“抗美援朝时,他领导的成通纱厂捐献了两架战斗机,这是国内为抗美援朝而举行捐献活动的第一家企业。1954年,他响应政策实行公私合营,后来当选山东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1955年,毛泽东主席过生日,还请他到家中吃饭。今天想来,前辈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家产,但他的创业精神、实干精神、爱国精神就是留给我们整个家族的最好财富。”苗希山感叹道。
三
“一把瓦刀天下闯,养妻养儿养老娘。”不知哪年哪月,桓台人认准了盖屋打墙这行当。
明末清初,平时以农为主的散居工匠,农闲之余就云集在一起为居民、官绅、商户营造各类房屋。清嘉庆朝以后,桓台的木工作坊相继出现,较有名气的可达30多处,招揽庙宇、桥梁、庄园等工程,兼营农具车辆的制作和维修。桓台的古建筑以神奇壮观,新颖规范,施工精良细致而闻名,县境内的隋文宝塔、华严寺均系隋唐时代建筑的代表作;明万历年间建造的忠勤祠、四世宫保坊以造型奇美,气势宏伟,古朴典雅,工艺精妙而闻名于世;冯式住宅在清代被誉为住宅建筑的“建筑之根”……这些都已成为桓台人精湛建筑艺术的历史见证。
桓台在古代建筑和近代建筑史上都有不可磨灭的成就。1912年,基督教浸礼会牧师美国人卜道成等人在济南建立齐鲁大学,桓台人孙学源承建了该套建筑,主要建筑包括办公楼、教学楼、藏书楼各一栋,以及大礼堂一座,其中,办公楼为砖、木、石结构,造型优美,凝重大方,虽然经受了80多年的风雨侵蚀和战争创伤,至今仍屹立在济南大地,可谓中西合璧之杰作。庄严肃穆的济南基督教堂是1920年由桓台人杨长利承建的,这是一座有着浓郁的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光、高、教”的原则和特点,施工精细,技艺高超,至今其大角砖石砌体垂直度仍为“〇”,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毫米,这在当时的条件下其质量如此之高优,是难能可贵的。到了1948年,桓台在国内外开办的建筑营造厂、建筑公司以及包工队多达90余家,有7家在国外。
新中国成立后,建筑业得到了新的发展。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以其设计新颖规范,砖木结构精巧成为郑州的一大景观,这个著名建筑就是由桓台县荆家镇工匠修建的。荆家镇孙桥村工匠之多,冠全县之首,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东孙桥村路一条,不当瓦匠就烧窑,剩下两人没啥干,小清河里玩渡槽。”1959年,桓台的5名能工巧匠参加了北京十大建筑工程的施工,荆家镇孙桥村的工匠林兆功因参建人民大会堂有功,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改革开放以来,给桓台建筑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全县有建筑资质的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百余家,号称八万建筑大军。1985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彭真回祖籍桓台视察时欣然题词:建筑之乡。
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桓台县始终把农业放在基础的位置,把粮食生产放到突出的地位,像传接力棒一样,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在山东乃至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因之有“山东不压桓”之美誉。1990年秋收前夕,国内著名的农业专家、权威的统计人员、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各级领导纷纷来到桓台,在全县任意抽出1100块地片,进行近于苛刻的测量,结果表明:玉米单产平均611公斤,加上夏季小麦单产419公斤,全县一举突破亩产吨粮大关。
桓台高产开发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桓台人科技意识的觉醒。祖祖辈辈耕作的农民兄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坚定自信地驾驭自然,驯服土地:一听说来了新良种,人们争着在自己地里试种;农技人员下乡,走到哪里都有人围住请教科学种田;连县领导下村,农民也拽住要良种要技术。有一次,县农业局派农技员到田庄镇讲小麦精播,先是细雨霏霏,听课的农民仍不挪地方,后来大雨如注,有的撑起伞,无伞的站在屋檐下,仍然静静地听。科学,走向了大田野。这种历史性的巨变,绝非朝夕之功,而是经历了一个艰难的积累过程。
顶一下,推荐阅读~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