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文・分享心情・感悟人生・www.yafu.me】
当前位置: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杂文精选 > 正文

教育重脑不重心,人才注定迷路,社会仍旧迷离?(2)

作者:少阳子
来源:网络 时间:2012-07-28 20:54 阅读:708次   我要投稿   作品点评

知识是掌握了,但知识不具有稳定性,时时会变,哪怕书中记载的一个高度和深度。智慧会稳定,一窍通百窍,明白了永远就是你的终身搭档和心理老师,帮你赚钱和成功,然中国教育却从来没有启迪过智慧,甚至教书的人都是死记硬背,哪有什么有趣的智慧现象,都是干瘪瘪的文字条理,所以压根谈不上传道,只是授业和解惑。更不存在什么人才的成就感之类的,只有企业的成就感,比如学校的成就感就是它今年扩招了多少多少学生盈利多少……

无心而有脑,是当下堕落的社会现状。

心问:行尸走肉古今皆同,古人庸庸碌碌一辈子也未必出人头地,信息充分而有利的当今社会,我却无用武之地,我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脑说:脑子有东西就行,要什么出息啊,平庸就行了,心又不踏实了。

结果到最后,脑子有东西的人,反而被脑子无东西的人控制着,最后才发觉,人这辈子,表面玩的是脑子,其实玩的是心。脑子里掌握的东西都是知识,知识谁都能有,形形色色,谁的知识都不同,只有心才掌控着独一无二的智慧。

大脑的记忆从天文地理到三教九流,都可以表现在文字里,文字可以构成教科书,于是教科书就是一个社会表现形式,理论上是这样的,根据理论,学了教科书,就等于掌控了世界文明。举个例子——有脑的人自以为学好体育就可以进军中国足球,结果最后这个足协的领导把这个机会给了塞他红包的小混混,这体育人才这辈子白锻炼了,最后只能蹲在公园里的儿童器械旁喝闷酒。

心说,你学得多,记得多,用得太少。

心才是人生的真谛!

传统教育模式出来的记忆型人才都是重脑不重心的。

比如英语“天才”,记的词汇量庞大,门门考试都是A,托福雅思也不在话下,且还勤奋好学,最后当了导游,却碰见一个长得像黑社会的老外,当场吓得手足无措,所有的知识都乱了。

再比如物理,学到了工程师,和可爱的晚辈们一起看好莱坞,看到猫和老鼠从九楼窗台飞奔出去,猫落地没有摔死,老鼠凌空两个腿乱蹬反而跑回了窗户,工程师“聪明”的大脑信息来了,口说话了:“这怎么可能!明明是自由落体,老鼠怎么可能跑了回去。”学生笑了,受过这种教育之后可能会成为一辈子的无趣。

再比如美术,规规矩矩学画线条,画了一幅堪比相片的景物,最后不及一个文学家转行画的一幅什么也不像的巨额抽象大作。

再比如历史,受传统教育的人学了一辈子,用历史和别人讲道理,最后人们闭口不谈对错,只讲现实了。而其他“外行”人却把历史还原成真正的故事,像讲段子一样生动讲述出来,提取精神文明的营养,用于警戒和教育世人,哪怕是当做一场华丽的电影看看,也格外出色。

再比如地理,学好了延伸到旅游,最后发现,很多名胜古迹,都被人类相信教科书中神秘的记载大肆旅行给污染了,反而是去过许多名胜古迹周遭小地方的朋友,能够侃侃而谈。

再比如语文,从来都是班里的优等生,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最后却在一家上市外资企业一无所用,而以前班里还说脏话的差生,如今却在大学里给老外教语文,生活还过得很滋润。

有用就包括了取向、立场、目标、到最后的信心,是智慧的唯一出路,否则人类便空有智慧,无法生存。

如果我们把人所学,所记,所用的按一个比例来分成的话,中国传统教育出来的“人才”,是学9记8用1,而革新后的人才,是学5记4用3,最后哪一个成就大,无疑是用3的人,这种人不但压力小,大脑负担轻,而且心理负担更轻!说到这有些人不理解了,学5记4是大脑负担轻了没错,用的却是3,应该比用1的负担的更重才对——呵呵,你觉得一个能用他智慧四分之三的人自豪还是用八分之一的人自豪?智慧用得越多,人的心理负担越轻,这恰恰是人怀才和释怀的一个过程,智慧这东西,用神的话来说,就是人的排泄物而已,人排得越多,越轻松,当然人类的社会终究是要灭亡,它起源于智慧,也毁灭于智慧,自从人偷食了禁果落地那一刻起,就昭示着真理是咎由自取,与神脱离了干系。况且,人活着,本质上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生活来满足自己,不是么?

相关专题:社会 注定 人才 重心

阅读感言

所有关于教育重脑不重心,人才注定迷路,社会仍旧迷离?(2)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