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本质在于精神上的慰藉与启迪,我们阅读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它文字下用身心去领会的精髓,只有读懂了作者笔下字里行间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在阅读中受益。科技的发展将名著以视觉画面代替文字的效果呈现,似乎是省去了阅读整本原著的时间,却无法领悟人物的内心以及对社会的抨击,只了解其基本故事情节亦是对名著的亵渎,文字才具有传递情感的力量。
《巴黎圣母院》,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维克多·雨果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形象,以其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以及毁灭性的结局,给人以巨大的震感。每个人物的设定都与宗教息息相关,副主教克罗德·福罗洛在教会教义的枷锁下,将自己禁锢在自己打造的桎梏中,最终成为了宗教的牺牲品;爱斯梅拉达作为善良、美丽、纯洁、坚贞的化身,最终却被宗教法庭绞死。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省城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他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上任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至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雨果最为法国人津津乐道的浪漫事迹是:他于30岁时邂逅26岁的女演员朱丽叶·德鲁埃,并坠入爱河,以后不管他们在一起或分开,雨果每天都要给她写一封情书,直到她75岁去世,将近50年来从未间断,写了将近两万封信。贯穿雨果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等。
《巴黎圣母院》写于法国风云变幻、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随之建立,人民群众的处境日益恶化。拿破仑以平息国内判乱和击退国外封建联军而震动全欧洲,但随后就是波旁王朝的复辟。1824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执政,是波旁王朝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极端保皇分子入内阁,天主教会势力更为猖獗。1830年七月革命后,掠夺革命果实的银行家统治着法国,金融资产阶级进入全面胜利和巩固时期,但同时,无产阶级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一时期法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折之中,各种斗争十分激烈、尖锐,而《巴黎圣母院》这一经典名著就是在这一被动的背景下写成的。
一、被教会扭曲的可怜的黑色灵魂
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身披神职人员的神圣光环,表面上过着清苦禁欲的修行生活,事实却道貌岸然,在庄严肃穆的宗教权威之下,禁欲主义使他倍受身心摧残,扭曲了他原始的灵魂,当他看着爱斯梅拉达被绞死的时候,他身上透露着宗教恶势力的本质便被暴露得淋漓尽致,最终毁灭了爱斯梅拉达,也葬送了自己。
在我看来,在克洛德·弗罗洛恶魔嘴脸的标签背后,更多的却是可怜,他不过是宗教势力的牺牲品,他的灵魂需要洗涤,但却没有人去拯救他,他心理活动不断变化冲突。爱是一种本能,最初他爱上爱斯梅拉达是那样的纯粹,但作为一个神职人员,他的禁欲主义是虔诚的,他也曾试图向上帝忏悔,甚至他禁止爱斯梅拉达到圣母院跟前的广场来,以为看不见她,他就能恢复他的圣洁生活,重新皈依上帝。然而他的道德观是与其本能的欲望进行着激烈的冲突,使他的灵魂和肉体受到了双重的摧残,而他越是压制自己对爱斯梅拉达的爱,他的内心冲突越是激烈,最终因爱而妒,由爱生恨,亲手摧毁了他所得不到的美好,他对爱斯梅拉达的喜爱变成了迫害,最终变成了一种兽性欲望。
究其本源,是他生活的社会背景、特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的思想与行为,在天主教会作为封建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工具的大背景下,宗教限制了他的身心自由,他的逆反心理得不到救赎。他也曾是一个善良优秀的人,听话、勤奋、好学,他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别人眼中的优秀神父。1466年盛夏的那场瘟疫,是他有生以来所面临的第一场危机。那场灾难,夺走了他父母的生命,使他成了一个孤儿,在这场巨大的变故中,他接受了现实,毅然承担起弟弟的家长的责任,他把弟弟视为珍贵的东西,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面对被人遗弃、相貌奇丑的卡西莫多,克洛德对他流露出了深切的同情。他在收养卡西莫多时暗自许下心愿,出于对小弟弟的爱,他要抚养这孩子长大成人,将来小约翰无论犯下什么过错,都有以他的名义做的这桩善事来赎补。虽然这是一同情、善良、怜悯之举,但体现更多的是对弟弟小约翰的爱。但是这种善良最终在宗教的摧残下转变为黑色的灵魂,深深的折磨着他,当他在墙上刻出了希腊词的字母命运时,徘徊于上帝和爱斯梅拉达之间的他内心该有多么痛苦啊!克洛德的死,既是对他罪恶的惩罚,又是对他内心的解脱,这是他的必然走向。
二、暗黑中的一缕阳光
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雨果理想中善良的化身。他的相貌极其丑陋:他长着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身体的高度和宽度差不多,下部是方的,两腿从前面看,好像是两把镰刀,刀柄同刀柄相连起来。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这也恰好是通过夸张的手法为后文强烈的对比做好铺垫。尽管卡西莫多受尽了嘲弄,但他内心崇高,是一个富有正义感、富于感情的人。他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慕不同于克洛德疯狂的占有欲,也不同于花花公子弗比斯的逢场作戏,是一种无私的、永恒的、纯真的爱,始于感激,忠于尊重,陷于人性。
雨果赋予了卡西莫多一种缺陷美,外表丑陋的他却有着纯洁的心灵,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死刑架上救出了爱斯梅拉达,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爱斯梅拉达,这种无私的奉献和克洛德的占有欲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于卡西莫多来说,克洛德是他的"再生父母",他对他只有惟命是从,也曾奉命在深夜抢劫爱斯梅拉达。然而,当卡西莫多认识到了克洛德肮脏的内心以及封建教会势力的黑暗时,他亲手将克洛德从钟楼上扔下去摔得粉碎,即是出于对爱斯梅拉达强烈的爱,更是对封建宗教势力的反抗,此时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对克洛德言听计从的卡西莫多了。最终他以一种凄美的方式——与爱斯梅拉达一同长眠来守护自己所谓的爱情。
二、真善美的陨落,对生命的哀叹
爱斯梅拉达是完美的化身,内在与外在都美得令人惊异,她高尚、纯洁、善良,当诗人格兰古瓦即将被乞丐王国绞死的关键时刻,她毫不犹豫地以愿意和他结婚的方式救下了诗人;当卡西莫多因为抢劫失败,被皇家卫队逮捕,被绑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鞭打示众时,她还不计前嫌送水给受刑时的卡西莫多;她很轻易的爱上弗比斯,仅仅是爱他华丽的外表,爱得如此肤浅,却又如此忠贞不渝,当爱斯梅拉达跪在屋顶上,他还渴望能弗比斯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当副主教克洛德利用种种卑劣手段想强迫爱斯梅拉达接受他的爱情时,爱斯梅拉达宁死不从。她善良却不失原则,她的毁灭也是对封建专制残酷统治和教会邪恶势力的有力控诉,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雨果以悲剧结尾,悲剧中又体现着浪漫主义,凄美的悲剧更为令人震撼,留给读者的是无限的感触与遐想,这也正是文字的魅力,唯有静静阅读,才会引发读者的思考,而唯有学会思考,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