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难题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在外表光鲜亮丽的城市周边,农村垃圾呈“步步紧逼”之势形成新的“垃圾围城”。
在北京,不仅是在房山区,记者了解到,在一些远郊区,类似的“垃圾山”并不少见。记者近期在朝阳区十八里店乡采访发现,该乡多处堆放着大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有些已经形成了“垃圾山”,里面有大量废弃的沙石、砖头、渣土、塑料袋、木板。沿着大羊坊路公路两侧,这里形成了约1公里长的“垃圾带”,里面有沙发、装潢材料、马桶、药盒等。
随着垃圾处理能力的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基本都已经做到全部收集和处理,但农村垃圾处理能力却十分薄弱。“过去依靠自然环境的自净力就消化了产生的垃圾,但人口聚集到一定程度,加之垃圾成分的变化,垃圾和污水都必须要有配套的处理设施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北京市政府参事、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说。
王维平认为,垃圾处理应做到“城乡覆盖,减量循环,创新引领”。具体说,垃圾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必须重视。以北京为例,平原地区的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已经完备,但是部分山区还没建立农村垃圾回收站。尽管山区人少,但垃圾处理不容忽视。
其实,北京市作为首都,其垃圾处理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体制不顺,农村垃圾没人管,屋前屋后、村头村尾随便扔,污染严重,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王维平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后,明确了农村垃圾归市政部门管,但各地执行情况不理想。
“偏远地区也要建立垃圾处理站,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垃圾的运输成本。此外,尽管政府是垃圾处理的责任主体,但是,如果只依靠政府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依据各地现实状况,选取科学、有效的治理方式,形成合理的成本负担机制,才可以在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王维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