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纱又称“响云纱”,因走路会沙沙作响得名,旧时上海人以其香烟的颜色叫香烟纱后来江浙一带的人称香云纱,广东人称莨纱。是岭南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手工织造和染整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一直有贵族面料“软黄金”和’“纤维皇后”的美称,是真丝中的极品。
这个夏天,寻梦纱社会调研队的成员们开始了一趟追寻香云纱之旅。从大良到南海西樵再到伦教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从街头到专卖店再到深入工厂,我们竭尽全力地寻找最接近原始香云纱的一点一滴。
烈日当空,我们在大良街头访问路过的每一个行人。有时候我们也会受到拒绝,但是我们也从很多老人家口中得知了许多关于香云纱的信息。在街头采访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很严峻的现实:传统知识的断层。很多老人家谈起香云纱都口若悬河说个不停,但是当问到年轻人和中年人时他们大多表示不了解,甚至是没有听说过。很多人对香云纱的印象就是款式陈旧,色调单一,不符合社会审美的追求。而且香云纱的价格十分昂贵,很多人会因为这些而不会去购买香云纱服饰。
在香云纱园林酒店,我们发现了一家名为“莨拾捌”的香云纱服饰专营店。当听到我们是一群专门调研香云纱的大学生队伍时,莨拾捌的店面管理人员Mark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Mark为我们介绍了这个店铺名称的来源,该名字来源于顺德香云纱染整技艺中用到的薯莨液中的“莨”,以及工序“三蒸九煮十八晒”中的“拾捌”。这个有寓意的名字也蕴含着莨拾捌想向更多人去传播顺德香云纱这个传统工艺的美好愿望。
Mark为我们介绍到他们的设计团队都是由一群90后设计师组成,因此我们在店铺内看到的香云纱服饰的款式都十分时尚和新颖,更加符合年轻人品味。
而在一家偏僻的香云纱服饰专卖店里,我们发现了许多与其他专卖店不同的香云纱衍生品。精美的刺绣、用香云纱作画布的油画、用手绘画做花纹的香云纱服饰。在这家店内我们发现了许多香云纱的可能性。
很多人总是说香云纱只适合老人或者是上了年纪的人穿,但是在我们对大良的香云纱专卖店的调查和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开始重视对香云纱的创新,既然香云纱是只能作为一种高端产品,那就要更加做得精致,款式要更加创新。
而在走访南海西樵的香云纱博物馆和西樵香云纱传承基地中,我们可以发现南海西樵注重的是香云纱织纱技艺的传承。永鸿厂的四兄弟复原了手拉提花木制机,让香云纱的原始布料回归到最传统和原始的状态。在提到香云纱这个市场的时候,张先生告诉我们现在在市场上由太多的假香云纱,都是加入化工面料,使得香云纱的原始布料不再单纯。他们一直坚持这只做最原始的布料,不会加入任何的化工产物,但是在款式上就会大胆地雇佣大量的年轻的设计师,在款式上大胆地进行创新。
在调研之前,我们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如何让香云纱更加接近年轻人的品味和让年轻人更加容易接受呢?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香云纱只能作为一种高端产品销售。由于复杂的织纱工艺以及染整工艺都会使香云纱的产量难以提高,一件香云纱成衣背后是无数工人的汗水,因此它的价格无法降低。而且由于香云纱必须经过薯莨汁的浸染,它的整体色调都是十分暗沉的,不适合年轻人的品味。张先生的一席话点醒了我们:人都是会长大的,总有一天年轻人也会长大,到那时候他们的穿衣追求和品味就有所变化。所以我们并不一定要把重心放在如何让年轻人接受香云纱上,而是应该把重心放在如何让年轻人知道和更加了解香云纱文化上。
这个时候香云纱走入课堂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张先生在为我们介绍西樵香云纱传承基地的时候就跟我们提到过后期会有学校组织学生在这个基地中体验一天,让学生更加了解香云纱文化。而在走访伦教香云纱博物馆和伦教文化大楼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会有一些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到这些地方游玩和参观,更加了解当地文化和香云纱文化。但是根据我们在街头采访得到的信息得知,目前还是有很多年轻人只听说过甚至根本不了解。我想这可能是香云纱走入课堂的力度还不是十分之大,只有少数学校会有这种文化觉悟带领学生感受这些当地的传统文化。
在这短短的几天中,我们寻梦纱社会调研队不仅仅更加了解了香云纱文化,也借此机会更加了解了我们故乡的当地文化。有很多东西明明就近在咫尺,但是我们却总是忽视了他们,因此有很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渐渐地消失。虽然这个调研活动的调研对象是我们家乡的香云纱,但是我想我们队员得到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或者是传统工艺的一种深思和考虑。当人们总是习以为常的认为这些东西都很常见的时候,并不知道在这种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是这些传统工艺的呐喊。
我们对香云纱的追寻还未停止,而我们对传统工艺的关注也不会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