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缺乏正常家庭教育的农村青少年逐渐能够从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中获得一定量的学科教育资源,但由于课本、师资、学校以及周围环境等的局限性,学生能够受到的艺术教育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人格的全面发展更多的依赖艺术创造出对“美”的认知感,因此校团委“艺路同行”社会实践队以“湛江地区农村青少年艺术教育状况”为课题进行调研,旨在为“如何让农村青少年接受更高的艺术教育水平”摸索道路。
在晴空万里的七月,4名组员将需要5天内完成对湛江赤坎区、麻章区和霞山区共22个村落的走访调研,剩下的时间则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在过去的两天里,当一天将近12小时的走访工作结束后,她们纷纷表示“想好好调研,真的不容易!”
“一天走了29公里,访问了7个村落,有感动也有郁闷”。
据回忆,组员们风尘仆仆地赶到新坡村委会时,已经将近中午11:00,但在访问过程中,干部们都十分积极配合地为我们的调研提供了有效建议。主任还关心到天气炎热问题,贴心地送上矿泉水,让初次接触调研的组员们深受触动。
当然,前进路上不能总是一路顺风。在走访过程中,由于自我介绍不妥当等原因,组员们无法取得村委干部的充分信任,以为她们是来收集非法信息的,还吃过几次闭门羹。大家手足无措,但后来通过及时反思,得出“可以把之前的记录表展示出来”的经验,以增强说服力。
“一天中变化最大的不是移动的太阳,而是蜿蜒多变的道路。”
有一些村落远离基地,甚至远至7km以上,但组员们仍计算着时间无畏出发,经历“水泥路—泥路”的变化,其中要趟过不少田间泥路和颠簸的乡道。
“水泥路的尽头,就是泥泞小道了。恰好昨夜下过一场大雨,小路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积水,不知深浅。我们不敢开着车过去,只好推着慢慢走”。组员美珍如是说。
一路上都是望不尽的稻田和甘蔗地,稀疏的几户人家若隐若现,行人也少见。当她们去走访当地的青少年后,她们发现青少年多以“打手机游戏”为消遣方式,对音乐、美术、经典书籍知之甚少,面对着我们的调查问卷无从下手。对此村干部说:“我们这里乡村大都以务农为主,孩子们散学后帮助农忙,基本上对艺术教育的意识都很淡薄,打游戏成为了最有效的娱乐方式;主要是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不及时,教育资源有限,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也不是立竿见影的。”
熟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可见一个地区交通的便捷,不仅是让经济富裕起来,更重要的是带去先进的教育资源,使村民的思想得到更新,会致富脑袋。
“想要学东西,还是要到基层”
仅仅是两天的走基层,让组员们感觉到:不下乡就不知道“人间处处有真情”的切身体会;没有“面对挫折时及时反思”的锻炼;没有对“作为师范生,应该如何更好地审视教育差距问题”的思考……
在下乡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变数,都会引发组员们的深刻思考;而每一个问题,又会在以后接触基层的过程中寻到答案。
这不就是下乡的真正意义吗——基层会告诉你所有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