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团成员有幸拜访“王一品斋”,直接而深刻地感受到了湖笔制作这样充满了匠人色彩的传统技艺。通过工作人员的介绍,我团成员惊讶于其用料的讲究和制作工艺的繁复,一浸一梳,一选一剔,千遍万次,方为开始;一散一开,一握一梳,千挑万选,方出精品。在更细致的讲解之下,我们了解到这样精细的两道工序只是十二工序中的部分而已,更是120余道大小工序中的部分,如此这般的细致严谨或许就是它传承两百六十余年不仅不湮灭于世反而更加熠熠闪光的原因所在了。同时两百余年对纯手工制造的坚守与传承更是令人震撼,我团成员在现场见到的每一双被水泡肿泛白又充满了皱纹的双手都显示的是湖笔传承者的隐忍与坚守,坚守着的,湖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底线。一只湖笔,毫毛之间,束的是质朴的匠人精神,融的是绵延的民族血脉,映的是泱泱华夏精粹的一个缩影,这样的精粹,使我团成员感触颇深。
人们大都惊艳于大家挥毫时的潇洒与墨宝的艺术价值,殊不知,这一根笔杆一束毫毛,所凝结的,也是不亚于大家墨宝的。它的价值贯穿古今,是匠人的坚守与传承,更是华夏文明的缩影。
微毫之间,华夏之影,岂能轻弃?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顾毓
2017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