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文・分享心情・感悟人生・www.yafu.me】
当前位置: 雅赋网 > 情感故事 > 亲情文章 > 正文

我的外婆

东山的空间作者:东山 [我的文集]
来源:雅赋网 时间:2016-12-10 18:29 阅读:786次   我要投稿   作品点评

我的外婆

最后一次见到外婆,是在十年前的一个夏天,趁着出差的机会,顺路回到老家看望亲人们。当时的情景至今依稀记得,回到家中已是午后时分了,与父亲寒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外婆,她独自坐在老屋的堂屋前宰着猪草,见我回来那神情是格外的兴奋,但仔细打量发现,外婆老了,真的老了。仿佛一夜之间,便跨过了八十几个春秋。背驼了,腰弯成了弓形。记忆力衰退,口齿也不清楚了,看了我半天勉强记起了我的小名,但对我的爱人和女儿的名字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听父亲说,自从阿婆去世以后,外婆的的身体也大不如前了。最近两年内她不能洗衣,也不能烧饭了。只喜欢静静地搬一把藤椅在有阳光的院子一角一坐就是半天;母亲担心她会犯老年痴呆病,就让她帮忙做点宰猪草的活计。听我们闲聊时,她有一搭没一搭接我们一句半句的,接下来就慢慢地做她的活计了,显得十分安详平静。见她如此,我们谁也不愿意去打扰她。农家的晚饭简单而又温馨,外婆也没有多的言语,我也是简单地问候了些话语,也许是都有些累了吧,晚饭后都早早地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便急急忙忙地与父母和外婆告了个别就返程了,只记得当时,外婆与以前一样,扶着老屋前的栏杆,目送我远去,而没有想到这一去却成了永别。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当时我还在外出差,接到父亲的电话,说外婆去逝了……,就在那一刹那,眼泪夺眶而出,当时那感觉一片模糊,外婆的往事便一目目地呈现出来……

记忆中,外婆的命运实在是太多舛了。

外婆出生在远在自贡姓杨的大户人家,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家教是相当严的,自小受“相夫教子、三从四德”的教育,一直就养成了与人为善的品性。解放前,那婚姻都讲求门当户对,在媒人的介绍下,外婆嫁了毕家外公,外公生前的成分是地主,那是有土地家产的。但是外公没让她享一天福,在外婆为外公生了三个女儿后不久,新中国就诞生了,外公的家产自然全部没收。也许是积劳成疾,也许是打击太大,再不久,外公就去逝了。外公死后,留下外婆带着母亲和两姨娘,在那个年代,一个地主婆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地主崽儿,那日子的艰辛就可想而知了。

也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吧,还有也许是外婆年轻时也还算端庄动人吧。廖姓生产队长死了老婆,拖着三个未成年的儿女想要再婚,便安排媒人找外婆表明了心意。外婆没有讨价的砝码,自然是应承了,于是她便带上母亲和两个姨娘嫁进了廖家的大门。虽然廖外公对母亲和两个姨娘并不好(听母亲讲有些近乎虐待了),但是现在毕竟是根正苗红了,廖外公对外婆也还算是比较贴心,外婆也就安心地在廖家相夫教子了(听母亲后来说,刚去时幺舅还不满7岁),因外婆能干,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的。陆陆续续的,廖家和毕家的子女也渐渐成家了。原本想,这样可以依仗着廖外公,可以不安地渡过此生了。但是,没有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幺舅要准备讨幺舅娘的时候,廖外公得了脑癌,撒手归西了,外婆的精神一下就崩溃了。好在此时,母亲和两个姨娘已经安家,廖家幺舅婚事也已经落实了。因此,在母亲们的张罗下,把廖外公的丧事办完后,没有多久就把幺舅娘迎娶进了门。

到这个时候,幺舅是外婆养老的唯一支柱了,自幺舅娘进门后,外婆总是处处小心,尽力尽到一个母亲的职责。但是,婆媳的矛盾还是爆发了,在一起生活几年后,幺舅完全站在了幺舅娘的一边,没有办法,外婆与幺舅分了家。这个时候,我差不多也懂事了,只是记得后来的好长一段时间,母亲总要我有事无事的地都爱往外婆家跑,家中有什么好吃的都要给外婆送点去,还有就是常常去陪陪外婆,怕她一个人不开心。刚刚开始分家时,幺舅还会在农忙时帮助外婆做些重的农活,后来在幺舅娘的主张下,幺舅也全然不管了。母亲和两个姨娘觉得这样太过分,一气之下,把幺舅告上了法院,法院的判决最后还是向着外婆,由幺舅每年负担外婆的基本口粮。那一阵子,外婆好是心恢意冷,总是想不通为什么幺舅会如此对她,在法院判决后,她再也不愿意与幺舅挨近他们在一起过。还是母亲明白她的意思,她是希望与自己的子女一起生活吧。

于是母亲和父亲召集后两个姨娘、姨爹商议,提议干脆就让外婆到我们三家轮流过。只因在农村每一家每一户都是这样,所谓的养儿防老都有义务不是?这个理由充分又冠冕堂皇,谁也没说什么,只是商议着是几个月一轮或者一年一轮。最初外婆还是很开心的,毕竟女儿女婿都是亲的,还有外孙也是自己儿孙后代,对她也都挺不错,只是个人生活习惯不同,照顾的细心程度也不同而已。但是,时间久了,她还是渐渐觉得我们家相比要好些,我想可能因为是:一是因为母亲是老大,在关心方面更加细致些;二是父亲是个和善的人,对外婆一直都很好的;三是因为有阿婆的原因吧,也许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原因,阿婆与外婆年龄、经历都有相似的地方,有共同语言,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为此,几年过后,外婆就在我们家呆下了,也结束了她几十年来奔波的命运。

记得那些年,每年春节回家,总是很幸福的。每次见我们回家,外婆和阿婆总是椅在老屋的栏杆前,满面笑容的迎接着我们的归来。回家的礼物,总是少不了阿婆一份,外婆一份。把礼物送给他们时,便各自拿去各自的房间中放着,当然用时却也是不分彼此的。离开时,外婆与阿婆又都会椅在老屋的栏杆前目送我们离去,就这样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着。

外婆是一个非常勤俭的人。在在那个挣工分、土里刨食、物质匮乏的年代,全家人吃饱肚子都是一个奢望了,作为一个合格家庭主妇,勤俭持家那是必须的品格。毕外公死后,家中靠此品格支撑;改嫁到廖家后,更是靠此,把家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并完成了六个子女的成家立业。后来,到我们家后,更是做不完的活路,一大家人的生活物资,只靠全家人不停的劳作来换取。外婆也是随着父亲、母亲一道,日出而作、日没而息,为我们家默默地奉献着,那怕是到了生命最后阶段,仍然舍不弃是她的劳动工具。

外婆又是一个很讲究的人。也许是受传统的教育,自小就很注重自己的形象、衣着,无论在什么时候,房间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衣服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穿戴得总是整整齐齐的。在那个粗俗的造反年代,有些农村妇女并不注重自己的形象,粗俗不雅之举流行,在外婆看来那都是伤风败俗的。后来听母亲讲,外婆在去逝的头一天,可能是感觉到自己快不行了,自己把自己喜爱衣服翻了出来,整整齐齐地穿在了身上,第二天就安然地去逝了!也许,外婆认为这样才是最为体面地离开吧…

母亲后来告诉我们,在外婆最后的日子里,告诉母亲“自己死后不要埋得太远,以后外孙些回来,好去看她”。按外婆的心愿,外婆去逝后就埋在了老屋附近,每次回家时都要去拜祭一下,替她除除坟上的杂草,陪她说上一阵子话,再烧上一叠厚厚的纸钱…仿佛间,又看见了外婆那慈祥的笑容……

相关专题:外婆 母亲 父亲 生活

    阅读感言

    所有关于我的外婆的感言
    • 今昔雪盟 2016-12-12 评论

      顶一下,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