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至今,我上过两节围棋课。
第一节课,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准备,内容去年已经上过了。再次备课主要就是完善一下课程设计的逻辑性,丰富一下课堂中的语言表达,使课堂内容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来。上课过程中我还找其他队员帮忙录了视频,方便日后自主评课和反思总结。
第二节课上课前,我再次备课,仔细地看了上节课录的视频,总结衔接不够好,或者语言表达不太顺畅的部分,把教学设计充分完善。经过一番准备,我以为自己完全可以把这节课上的很完美了。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可能是第二节课前一天,刚刚写完作业,于是上课当天一直犯困。结果就是,准备得很充分,但上课的时候有些脱线,并没有完全按照设想来进行。要上好一堂课,还是需要较多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另外的可能性就是学生的反馈对老师的影响。可能这个班的学生总体显得比较沉闷,使我也不由自主地闷了起来。可能第二节课的课堂导入没有第一节课那么有吸引力,使得学生无法投入,进而影响我的表现。因为这个班和上一个班不一样,没有PPT辅助,课堂可能就会显得比较单调了。
两节围棋课上完之后,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表现,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能由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每节课的学生都不一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喜好。有了教学经验,上节课学生的表现就在我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图式,难免将它带到下一堂课上。
有了一个理想的教学设计,有了实践的经验,怎么来把这堂课尽可能完整、完美的展现出来呢?这是我本次三下乡希望突破的一个点。也许讲课也和心理咨询一样,需要重新地,把每一节课的学生当成一个全新的个体来对待,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撰稿:梁一
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蒲公英”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