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壁者演绎
一道古老陈旧的墙
傲慢地立着
在路的中间
人们来到这里
看它已是满身伤痕弱不禁风
叹口气气气气……
摇摇摇摇摇头……
绕过去绕过去
再不对立
一个学者
研究这堵墙后
开始埋怨教育示范人们的后辈
看我满腹经纶
看我满脑智慧
看我骨头最硬
看我勇敢前行
撞一条正路
为人们
为后人
冲上去
鼻子歪了
又冲上去
脑袋破了
再冲上去
头颅留在了墙里
学者死了
人们不知其故
一个洞留在古老陈旧的墙上
墙璧暗喜
期后人再至
后人来
拐弯斜过很容易
海阔天空退一步
墙被后人遗弃
尘埃骑着黄叶安全落地
学者的气味在墙上再也找不到踪迹
墙强忍着残破还在伫立
那个洞越来越大
成了黄鼠狼和老鼠的府邸
一窝一窝一窝
随着人的死期将至
人们相约做一个同样的梦
梦里愚公说来
来把这堵心的墙强拆去
从此人们的路通往八方天地
怎样走随便你
1982年7月17日
(这是写在一张单位信笺正反两面的存稿,正面顶部还写有“存在主义和伤感主义”等字样,记得那会儿是新解放思想时期的开始,萨特的存在主义刚刚在我们中间流行。因此,那堵墙的存在是合理的。至于伤感主义是为何写上去的我就无从考证了,因为至今我也记不起一二不知其皮毛。文字略有改动)
暗想
深秋一枝花
花瓣渐零落
零落香未尽
尽是邪淡薄
正正派派小天使
乐乐呵呵好奴役
叽叽喳喳两交耳
玲玲莲莲凑福气
走吧
你这刺玫瑰
我忍着你赐的痛
走吧
你这花玫瑰
我看霜下黄花落
走吧
你这冷玫瑰
雪在怀里暖心窝
(1982年11月4日晚文中的“玲玲”好像是我恋着的女孩,“莲莲”好像也是我同事,她有个表姐与我是高中同学,记得我曾学着同桌君的样子故意踢过莲莲表姐的凳子,莲莲也是顶替母亲就的业,比我晚一年进单位。据说她是我们当地“红艺校”的成员,就是现在专门培养有文艺专长的孩子们的学校,“红艺校”这名字不仅有时代色彩还是美女云集特别令我们男孩子神往又感困惑的地方,好想知道传说中里面那些早熟早恋的故事。玲玲莲莲她们两个可能是好朋友,莲莲好像也知道我喜欢玲玲,疑心生暗鬼,自恋乱猜想,每当她们在一起说闺蜜语言时候,不谙世事的我就猜想那是在说我呢,直到后来才稍稍想明白点,人家大姑娘俩哪有闲空闲心闲情讨论我啊,呜呜~~。)
沉默的
当我面对着苦闷的时候,我常常在僻静处坐下来独思苦想过去未来加当下。当无聊和寂寞缠绕着我的时候,我也会一个人坐下来追索缘由,揣摩他们笑从何来。生为常乐还是乐在苦中,我也有无数的欢乐和兴奋时刻,但就其笑的价值已不足分文,更谈不上给我留下什么美好的回忆和收益。所以昨天还在大笑狂笑干笑自以为笑过他人能笑到最后的我今天应该知道自己的笑值燃点很低,还是默默地向下沉去好一些。沉默啊沉默,我喜欢你我需要你我愿意终生陪伴你,因为只有你才能让我安下心来写几行自以为很是秀丽的字来。沉默不是金,沉默是一种效天仿地的态度,也是向自然致敬的状态,因此无需爆发,更不会消亡。
南极
千年千尺的冰雪啊
南极的土地
沉默在冷酷到底的怀里
赤道
烈日烈晴的纯阳啊
赤道的土地
沉默在骄阳的火唇里
人生
神出鬼没的人生啊
人生的土地
沉默在死后的爱情里
1983年2月27日正月十五糟文一篇
(以上是存稿的内容,不知当时受了什么刺激,为何为谁去沉默。这不重要,更不重要的是我的的确确沉默下来了,不再像人那样说的永远比做的好。只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的又该在何时结束因为想永远。)
旧作两则
月亮你的光呢
月亮我喜欢你象喜欢太阳一样唯恐你一夜不升在我头上
月亮我爱你像热爱忠诚一样就怕你在残缺时候把脸蛋蒙上
十五刚过你为何惨淡惆怅灰蒙蒙心意荒凉
银白的纯洁不见了给月下人带来了无限旷想莫非你在乌云里就会前途渺茫
相信乌云遮不住太阳就应该相信月亮
燃起来吧你这名副其实的夜明珠虽说太阳借你一点光
亮起来吧你这夜间的太阳给在静谧之夜守候的梦
一丝希望一把柔软一捧温暖一滴流淌一粒想象一路成长
(1983年2月28日胡乱写)
把过去牵回来让我美美地咀嚼回味或欢乐或高兴或悲哀或悔恨
冷静回放得与失至少对自己是友好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前进一步
在心里都要后退一步看看望望那些走过的路还在那里才好
因此我说人们啊当你忘记回忆时刻你就停滞不前了已经生命也已结束
回忆与前进结伴是一首欢腾的歌勇敢而真正的人啊握住时间的根
前进时不忘回头查看自己刻在时间上的脚印实不实
看过去看自己看未来如动不动我是我
(1983年3月11日)
(两则小短文,虽是旧作却因满篇感慨万千又无具体事件好像是放之四海而无不可以,重读从前的自己甚是喜欢。)
得到的多付出的就少
夏夜我在灯下
全身赤裸
挂一丝吧
一些声音由远而近
偷拧我一把
夏夜我在灯下
眼底一片光
别的都睡了吧
也有在风口处吹着的
可我还是希望在灯下
不做飞蛾
它拧我一把
随手去抓
谁的肉肉红了
夏夜我在灯下
明亮的底片上
有一亩亩先人的田地
我想起汗滴禾下土的力量
这是要在夏夜的灯下沐浴吗
做只飞蛾
身体被飞来的横火撞击着
再将灵魂提出躯壳
烟熏火燎的欲望啊
重生是必须的抉择
夏夜我在灯下
底片收到光的信号
图案印在了地上
我多想使她升腾啊
像就像东升的太阳
我若还能燃烧
就算我的汗水流成大海也浸不灭
夏夜我在灯下
攀上山峰
崖顶趴下
夏夜在消失啊
我到不达颠颠
欲火未焚身
力已不从心
夏夜下夜
我在灯下……
1986年8月2日凌2时25分
得到就是得过,失去的不一定就再也得不到。
夏夜,我在灯下读书,习字,英语,道理。
夏夜,炎热,蚊叮虫咬。
夏夜,额头流汗,面颊汗流,它们落到我的书纸上,在我夜行的路上与我相逢,一如滴到我的田地里,滋润,浇灌,希望。
(文字应该是在单位住集体宿舍时留下的,这时应该是毕业回单位了。嘿嘿,好一副汗流夹背青春夜读图。)
老师的微笑
我的老师走上讲台
带着一个浅浅的微笑
有如应时的春雨
浇透了满室的幼苗
给春草以蓬勃之血
给茁苗一结果之号
我们端着脸静悄悄
一个问号弹出
我的老师又报以微笑
颦眉间那知识的阶梯已经架好
随那微笑一起升高
一个句号点下
微笑还在老师的眉梢
一时间锁儿打开了
我们轻舒气是个回报
我的老师走出教室时
也有一个微笑
挥挥希望的手掌
师生不再客套
留下动力无穷尽
留下思路之遥遥
我们的目光射出窗外看今朝
1985年9月25日教师节征文
诗又如何
那天,我说:诗是一种规定,小说是一个解释。
说诗是一种规定是指诗作者和读者都是自己规定自己。诗歌的文字字字画龙点睛,诗歌的空白是作者和读者不同时空的交汇区间,这个区间又因互不隶属而空白。诗歌的意境是作者规定给读者的自由,诗的目的作者自己也不会太清楚。小说是一个解释是指作者向读者阐述自己对某事件的观点,感受,推理及结论等等。它的文字是细腻而逻辑的,小说的留白多是被动的,它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不是越多越好,它要自圆其说,它的目的是作者和读者共有的。
图解如下:小说是作者向读者解释其圆心,半径经旋转构成的圆的所指所含,其留白大多在圆内。而诗是作者拿自己的规定启发读者自己去规定圆心和半径,至于圆心定在哪里,半径多大,画的圆方任由你去。读者在读诗的同时获得了作者的规定,但结果却因作者和读者的相互规定产生了不同。因此,也可以说:小说是作者的,诗歌是读者的。
7月28日大概是1986,87年不到88年。
(《老师的微笑》是为学校庆祝教师节和国庆节而举行的首届诗歌征文比赛而作的短文。“首届”是肯定的,说是比赛有点牵强,因为学校全体师生一百五十人左右,满打满算学生才一百多号。就算都读过诗歌,真正喜好诗歌的能有一半吗,那么敢写诗歌的能有几人呢。记得老师讲完这个消息没有多少掌声,我是暗地里憋足了劲想要参赛一把的,从来没有露脸的机会,嘿嘿,这次露一小手。后来老师又催了一次,班长心里也有了数,那日期是交稿的日子。国庆节放假回来,墙报上就有了同学的作品,呵!还不少呢,好大的喜功啊,长江,黄河,昆仑,长城,上下五千年,祖国好山河,蓬勃青春志,革命先辈血……大气磅礴,气吞山河。我的呢,在边上在角边在角上在边边角角上。我记得那会儿的报纸千篇一律歌颂,不会是照我同学抄的吧。我记得我没参加二万五千里也没投入到热火朝天的革命事业中去,不会是我不爱国吧。长城黄河昆仑长江我没有身临其境过,它们不会怨我没去买门票吧。我就见过我的老师因此我只能体会我的老师而且看上去还是很小时候的老师难道老师越大给我的印象越是不好吗,不会是嫌我太小气太过幼稚的用词了吧。不知是何人物给出的评判,据说几个参赛的同学都获奖了,一等奖二等奖我是三等奖没有四五等奖。————《诗又如何》是自己首次谈论对诗歌的认识。记得那天在单位与几个人突然就谈起了诗歌等等,我就说了“诗是一种规定,小说是一个解释”。之后大家马上就跑题到了女人那里,晚上我就有了上面几句粗俗肤浅的认识。————近一段时间集中整理了一些旧作短句,把年轻时的“诗作”改为今时的“短句”,既不惋惜也无悲哀,因为我不想规定自己和他人。想那会儿朝气蓬勃,整天山花烂漫,自然是花儿盛开的时候,今儿个晒的就是那几经风霜雨雪的花儿的果,不由的我不爱她。今后的博文还会有“短句”出现,但再也不会集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