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让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用简单的道理阐明了课外阅读的作用、类型、方法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激发兴趣指导阅读坚持阅读拓展阅读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而课外阅读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美德,提高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小学生课外阅读是以学生为兴趣,自主获取信息的一种学习途径,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因此,我们就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从而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然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并非一蹴而就,也不能立竿见影。学生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出现“如饥似渴”的状态,必须谆谆善诱。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认为可以对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介绍读物梗概激发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地向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卖火柴的小姑娘》《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可介绍《安徒生童话选》等。这样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课外的兴趣,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3、学校内采取了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通过在学校组织课间阅读的集体活动,和“推荐一本好书”的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并能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这些活动都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起到了激发作用。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效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引导学生会读书,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我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
3、选读法。在确定了阅读目标之后,指导学生从大量阅读资料中挑选、汲取最需要、最实用的材料和知识。这种读书方法的具体做法是:①确定目标。即先确定需要研究和学习掌握的对象,然后查阅目录,从中相应选择各种图书资料。②认清关系。即搞清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以便纲举目张,举一反三。③提炼重点。即抓住阅读材料中最需要、最实用、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认真的精读,还应当以广读博览为之提供条件。这种读书方法的优点是阅读速度大大高于一般的通读,解决了资料多与时间少的矛盾,而且能保证把主要精力放在急需阅读的材料上,使学有所得。如:在学习了一组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后,我让学生有选择的阅读百科知识方面的书。
4、摘录批注法。在阅读中让学生把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划记号、作批注,或把精彩的词句段落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当然,指导孩子阅读课外读物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指导孩子写阅读提纲,指导孩子举行阅读经验交流,故事会等等。
三、通过比较,加深理解。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的文章题材相似,但写法各异,有的文章结构相同,但内容又不一样。如:我经常布置学生找不同的作者写的相似的文章,读后让学生互相交流。通过交流,教师及时评价鼓励,既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如同样写冬天,有写的寂静荒凉,一片破败的景象,有的则写的满怀激情,充满希望;再如同写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有的通过主人翁的言行来表现其美好的品质,有的则通过反衬的手法写周围人的冷漠态度反衬出主人翁的高尚品质。这样一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不仅同一体裁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而且可以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也可以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
我还在课余时间指导孩子分类剪贴和摘抄。我想学生在广泛阅读报纸、杂志或其他书籍的时候,一定会发现有保存价值的材料,而这些材料又很分散,时间久了,又找不到了。这时可将这些材料剪下来,贴在一本本子上,进行分类汇总,积累资料,随时翻阅。特别是一些报纸连载一些学习方法,像《小学生学习报》上就经常连载一些写作知识和精选片段,剪贴下来,等用时查阅就方便了。(允许剪贴的书报)
四、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我作好阅读计划,每星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并一月举行一次读书活动。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因此,我们要在课外阅读的生活领域里,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五、拓展阅读,提高能力。
鼓励学生利用语文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多读书,勤动脑,逐渐达到会读书,善读书,从而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跃。
首先从其它学科的学习“热点”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精神。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成功者。”放眼国外教育,以专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是一大特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有所发现,培养学生敏于发现的能力。因为“发现”是创造的先导,是创造品格的外在体现。
其次从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出发,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能力。从个性发展来看,学习是一个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为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而不能代替学生由依赖向独立发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
综上所述,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方法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获取知识的质与量。阅读也是一种较复杂的智力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随着阅读去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则对于他们的智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的,贯穿一生的,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课外阅读这一活动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的开展不仅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使学生养成了善于抓住事物本质从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也将成为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因此,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也就是说,阅读让语文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带着学生在书海里畅游吧!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庞晓兰《如何让孩子喜欢阅读,产生阅读兴趣》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3、束德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几点尝试》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
4、方幼红《加强课外阅读丰厚语言积累》小学语文教学通讯。
5、陈霞《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初探》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
6、缪振东《激发课外阅读兴趣开拓课外阅读空间》新语文学习(小学教师版)。
作者:四川省遂宁市 但秋
顶一下,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