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文・分享心情・感悟人生・www.yafu.me】
当前位置: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短文短篇 > 正文

【博客自传】蟋蟀斗狠

博客自传第一人的空间作者:博客自传第一人 [我的文集]
来源:雅赋网 时间:2016-05-21 09:27 阅读:165次   我要投稿   作品点评
蟋蟀斗狠

蟋蟀在我们这里叫“土蛰”,也有叫“和尚”的,这大概是为了区别一种叫“道士帽子”虫的缘故吧。严格地讲,“和尚”是蟋蟀的幼虫,是蟋蟀还没有生出双翅的状态。蟋蟀个大,沉稳,英俊,斗狠,叫声爽朗,最主要的是牙是圆的。与之相对应的是一种叫“猴子”的虫,它个小,猴急,叫声小气,咬一口就跑,它的牙是尖的。

小时候二哥经常领我去抓土蛰。先在家里叠好纸包,带上扣土蛰的铁丝笼子,拿上手电筒跑着跳着就到了郊外。土蛰这东西到了时节田地菜地里都有,品种好,个大,但不能随便乱进,这时节正是收获时侯,毁了庄稼可不是玩的。要进就偷偷进去,或是在夜里。荒岭野坡里也有,我们进去一阵乱蹦,就像鬼子进了村,受到惊吓的小虫虫四散乱跳,狂奔快逃。就如一潭静水突然落入几块石头砰起的水点一样,突然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二哥说你别老大瞪着眼往上看,你要仔细向下瞅,看见大的叫我来,别自己下手。

回家后就开始挑选,首先要“半斤”以上的。再就是有名字的,什么金鼎,银鼎,左翅,青头,麻头还有螳螂脖全留下。还有全须全尾的,点尾回头的,点牙张嘴的也留下。其它小的,猴子,一根狗(独腿)不是放生就是当场咬了看热闹。筛选后把它们单独放入小的泥罐内,罐内早把微湿的泥土整平好了,先扣几天稳一稳它们的性子。然后就开始每天早上凉罐,蹓水,清扫,喂食。食品一般是熟玉米粒,要用新鲜的山药叶子垫底(据说现在有用海参和西洋参喂虫子的,现在是赌钱)。过些日子,还要专门为它们外出寻找“伴侣”。那求爱的琴声瑟瑟,表白朗朗。天籁纯真,心声浩荡。

总是要等到临近八月十五的时候,才开始互相串门咬土蛰。今天挑上几个去这家,明天再挑上几个去那家,后天人家闻名来挑战。赢了一路说笑输了低头耷拉角,特别是去一家用一两个厉害的虫子就收了他们的市,那,那别提多高兴了。但树大招风,来挑战的人就多起来,早晚就全输净了。

仅有的一次,我和二哥拿了四个土蛰去他同学家咬着玩。他同学,养土蛰远近闻名,每年一百多,从来没有人拿回赢了的虫子回家。开始他先挑了四个相当的虫子对咬,那场面堪称世纪拳击大赛。进入比赛场,两条虫子先熟悉场地,见它们先用两条长须探路,走几步,叫几声(我来了,你在哪)。当他们冤家聚头之时,先把两条长须向后背去,再张开“姜紫牙”并把脖子伸平了,前面四条小腿稳住方向,两条大腿奋力拼命前蹬。最激烈的是四颗大紫牙斜插在一起,二位用尽全力反拧。用力用巧力,一拧一个翻。这两个小家伙哪里来的仇哪里来的恨,一面之缘就给对方如此凶猛阴招,实在让我大惑不解。那位摔倒后马上爬起来,叫两声循着对手继续张开血盆大口再咬,更有甚者两位跳出界外还在拼命咬。没有规矩,不讲规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那天我与二哥看得天昏地暗,心潮澎湃。四个虫子一一对咬下来,赢了三个输了一只。同学哪里丢过如此面子,不服再咬。再咬?明天吧,我们高高兴兴地胜利凯旋。

回家的路上,二哥说:真不容易,养了这么多年,头一回。

这是一个荣誉,是一个自以为是的荣誉。我答应道:哎。





杯中女人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傍晚,大哥从外面回来,神秘地从兜里拿出六个透明塑料高脚小酒杯来,他冲父亲一笑:喝点酒。父亲自是高兴,母亲为此炒了花生米,我想看个究竟。

大哥把酒杯刷了一遍,甩干水分摆两个在桌子上。我端上母亲刚炒的花生米,吃了一个,烫嘴,不酥。大哥倒上两杯散白酒对父亲说:爸爸,你看。父亲说:看什么?你仔细往酒杯里看。什么东西?没刷干净。不是,有个女人,你还没看清楚。嗯,是来。我伸了脖子看见酒杯底下有图画,拿起另一个空酒杯却什么也看不见。大哥得意地说:你去倒上点水。呵!呵!呵!呵!真的有一个女人啊。这个女人不寻常:波浪黑发披肩长,细密弯眼眉余稍。眸明有羞还含笑,唇启露玉欲莺啼。桃面香腮透春水,颌如小荷粉颈尚。斜肩慢抖来海量,V领装下杯不藏。我被这杯中的女人所吸引,我看的恍恍惚惚,我一饮而尽把这“迷幻”大口喝掉。顿时,我清醒了许多。

二哥也过来看了一眼,母亲听说后也笑咪咪地过来看稀罕。为了多看几眼这杯中美女,父亲和大哥不免多喝了一点。

父亲:这孩子,净买些喜欢玩意。喝酒用什么杯子不行,酒盅还有好几个,再说我又不经常喝酒···

母亲:孩子长大了,有想法了,该说媳妇了,好好攒钱吧···

大哥:荣华富贵,高人一等。不让我多上学没有关系,我有钱就行。傻了吧,没见过吧,美酒美人,好酒好菜。当我跪着过了冬天,就能富贵。当我趴着过完秋天,我人生荣华的冬天就到了。哈哈,哈哈···

二哥:拳头大的是哥哥。谁的拳头大,还用问吗···

我把这个杯中“美女”记在了心里。是这个酒杯告诉我:酒和色连在一起。







器在哪里



器在哪里


器在道上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器和道之间有一个

形而

形而

是何物



踩着道找器



器在哪儿

不在道上

在形而的下面

形而者

一物一道也

不对

道在形而上面



道在上

器在下

形而





不在我的道上找我的器

跑到你的道上拿你的器

我形而





爬上层楼

十岁左右的一天,因为要过年了,兄弟三个在母亲的再三叮嘱下,相约去父亲的单位洗澡。出家门上街一路向西过“药河”桥,进入西关地界。因为要走近路因此要走小路,小路就是在麦子地里走的人多了后形成的一条土路便道,上坡下坡,坑坑洼洼,也宽也窄,弯弯曲曲。时而贴着钢厂的后院走,还有冒着热气的水从结冰的墙洞里流出来。时而穿过一个村庄,老婆孩子晒太阳还有狗狗乱咬狂。冬天下的雪一场接着一场,有的路段被人踩成冰面了,还特别亮。我一路紧跟快跑,脚底下乱七八糟,总是在俩哥哥后面,我用尽全力也超越不了他们。算了,就让他们为我带路吧,谁让我自己吃成胖嘟嘟的一个人了呢,谁让我自己棉袄棉裤穿的像个爆仗呢。但他俩越走越快,根本就没有停下等我一等的意思,我懒得喊他们却又怕自己迷了路,我跺了跺脚想只要能看到他们的后影我就不怕,但还是小步快跑起来。

不知为什么,一片空旷的麦田里两块地会有一个近一米的差,一个近两米有四十度的斜坡像桥一样连接着小路的两端,凸顶的冰和凹面的雪被踩得有虚有实其连接处是无缝状态。我窜到这里时早不见了哥俩的踪影,我拔腿就上,一个出溜,我摔了一跤。我爬起来又上,刚要抬起另一只脚,又一个跟头。我推了推帽子,奇怪了,我后退了几步,加速往上一冲,又从半坡上坐了滑梯。这时我有点想哭了,我想叫哥哥,我想他们应该回来拉兄弟一把,哪怕是给我想点办法给我点鼓励等我一等也行。可是没有,什么也没有。或许他们正在讨论呢,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是个难题,也或许他俩正在打架还急需我去给他们解围呢。我定了定神,喘了喘气,我要尽快上去跟上大部队,不然就落伍了。经过认真而严密的思考,我想了一个方案:我屁股朝天,双手撑地,我左脚一抬,右手一爬,我右脚一蹬,左手再一爬,我左脚再一蹬,右手再一爬,我就不信我爬不上去。

我站在另一层楼上,眼前一片新风光,心里亮堂了许多。尽管这哥俩已在里外。

这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了,我还时不时地想起来回味一下,这是我的独家珍藏,他俩根本就无此享受。

我们都知道未来很难掌握,但当我们有时间回头看时却发现现在就在过去发生过。我很喜欢一个词叫“自作自受”,这是一个中性词,不偏不倚,不褒不贬,没有任何歧见。现在的你就是过去的你的连续,谁也替不了谁。这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更与宿命论无关。

因此,与其说兄弟们是个膀子不如说是对手更好。据说双胞胎还在母体时就开始生存的互相竞争了,生下来能闹的那一个肯定吃的奶多。我记得母亲曾说过:老二从小就“奸馋”,从小就会找好事。母亲奶水充足,每当我要吃奶时,他早就在边上等着了,他比我来的还早。他会用小匙在另一旁接另一自溢的奶水喝。





纠结毕业

我的小学读了五年半(加上在老家读的一年是六年半),小学毕业时我都十三岁半了。毕业论文是一篇在父亲单位的实习报告,语文算数常识政治体育等考试不是百分就是优秀,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学校要求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各自分头去父母的单位实习并提交一份实习报告。报告的大体内容还记得:首先要肯定伟大领袖的革命功绩,还要站在革命的最前沿分清国际国内的斗争形势,也要高喊“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抓革命促生产”等口号。实习报告最具实际意义的是关于父亲单位生产车间的数据统计和产品分析部分,一位叔叔这样告诉我:我们车间每月的生产计划是两台26车床,请问一年生产多少台车床呢?如果加上首季开门红,大战红五月,年底大会战,又多生产了四台26车床,请问一年的总产量是多少呢?还有车间的物料消耗和结余,人员的出勤情况统计等。我记得大信纸写了四页,信心满满地交了课外作业。

大概班主任老师读了每位同学的实习报告,大概小学生毕业校领导也很重视,大概他们对每位同学的实习报告的评定标准也有一个共识,大概他们也内定了实习报告评定等级的分配名额,我是后来猜了个大概。

在实习报告评比总结班会上,班主任老师向全体同学汇报说:这次实习报告大家总结的很不错,看来大家是用了心的,是听了党和毛主席的话的,希望大家毕业后再接再厉,成为合格的革命事业接班人。这次我们班共评出了五个实习报告优秀作品,十五个良好作品,其余的全部一般。我清楚记得,班主任老师单独在全班实习报告评比总结班会上针对我的报告作了特别说明:li同学的实习报告写得很好,很充实,有思想有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举例丰富,数据详实。按理,这篇报告被评定为优秀绝不为过,但因为名额有限,不得不忍痛割爱。大家要注意的是,不是因为报告的质量不好水平不够,而是因为名额问题。我再说说这五个优秀的报告,wang同学的报告在这五个优秀报告里是最差的一个,wang同学和li同学相比难分伯仲,我再强调一次,li同学的实习报告在十五个良好评定等级里是最好的。也就是说:li同学的报告是最好的良好。

我当时就越听越别扭,心想:就算是最好的良好,外面的人谁知道呢?

就这样我在最好的良好中奋斗了许多年,成了永远的最好的良好了。

后来听说:宁愿在良好中当最好,不能在优秀中当第二。

你看看,三十多年前我就实践了今天的理论。

相关专题:自传 博客 报告 实习

    阅读感言

    所有关于【博客自传】蟋蟀斗狠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