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出身贫苦。儿时,母亲改嫁到朱家,随母在富裕的朱家长大。他少有志向,刻苦读书,为磨炼意志,营养心灵,经常有意放弃优越生活条件,寄宿寺庙,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吃完继续读书,赢得了“划粥断齑”的美誉。
范仲淹为官,宁为正义呼声而死,绝不默默苟且偷生。三十余年间,四次被贬,前三次皆因敢说真话。他倡导节俭,恳请皇帝及大臣减盛宴、去奢华、节衣缩食、体恤灾民。不论升迁贬谪,每到一地,都千方百计兴利除弊,做了很多惠及百姓的事。被后任宰相王安石誉为“一世之师”。
范仲淹“营养心灵”的人生修炼,为古人赞颂,也为时下官员开出了一剂良方。
一棵大树,修剪冗枝,去残条败叶,除病桠疯干,才能茁壮生长,成参天之材。一个官员,下真工夫营养心灵,陶冶精神,让心地纯洁澄明,高尚品德随身附体,不攀比,不折腾,不摆阔,不奢靡,走正道,才能有深厚底蕴和良好政声。
现在,许多官员都注重身体锻炼,讲究营养均衡,这当然没错。但仅有健康体魄远远不够,还需要营养心灵。身体如同“硬件”,心灵好比“软件”。身体不幸残疾,可惜但不可怕,心灵一旦残疾,就可叹复可悲了。
一些官员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在金钱美色诱惑下,无法约束自己。有的私欲膨胀,贪得无厌;有的道德败坏,生活腐化;有的滥用职权,为人谋利……“病症”虽然不一,“病因”却大抵相同,皆是心灵缺少“营养”所致。
注重营养,心灵不扭曲,可有效预防“病变”。一个官员,心灵洁净,身心健康,不论台上台下、八小时之内之外,都能知荣明耻、行荣抑耻,清心寡欲、遵纪守法,成为名副其实的公仆。以好作风,促政风,带民风。
营养心灵是一个“疗程”,需针对“病情”,“综合诊治”。其主要配方如下:
以书籍为心灵补品。人的品位由学识、修养、能力、言谈举止等诸多方面集合而成,但决定品位高低的关键是学识。学识的积累来自于读书,经常用好书滋润心田,心灵就不会污染干枯。
与书交友,亲书爱书,从书中汲取营养,充实丰富自己;以书为师,好读书,读好书,引领心灵向善向美;和书为伴,徜徉书海,沐书香氤氲熏陶,陶冶情操,自觉去庸求进,去懒求勤,去俗求雅,不断提升自己,就能够有教养、有情义、有魅力、有威信、有建树。
精神食粮汲取多了,人格品质和精神境界自然就会提高,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就能得到加强,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用俭朴做心灵鸡汤。开国起家,莫不由祖父之节俭;败国之家,莫不由子孙之奢侈。从商纣王的“肉林酒池”,到周厉王的“烽火戏诸侯”;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下扬州观花,到唐玄宗“芙蓉帐暖度春宵”……无不证明,由奢而腐,由腐而亡的必然规律。
政治上的正派离不开生活上正派的支撑。“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历史铁律警示我们:不奢华,不腐化,才能站得稳;走得正,行得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把廉洁当心灵澡堂。经常沐浴出汗排毒,净化纯洁心灵。常修为政之德,坚持秉真持正,慎重用权,不以妄心害真心,不贪、不庸、不懒、不昏,精神家园必大放异彩。
有些教育活动,说教过于繁杂,形式替代效果,大会小会不停地开,文件一个接着一个下,但由于心灵缺少营养,往往事倍功半。
顶一下,推荐阅读~
墨未浓分析很好,但是没有分析心灵致病的根源,那就是:体制。
谢谢推荐。
谢谢,欢迎参与讨论。
好文!建议上报中纪委印发全国学习!
谢谢,欢迎参与讨论、发表意见。
顶一下,推荐阅读~
谢谢推荐。
通过故事娓娓道出自己的观点,好形象,好生动!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就
本已写好了点评,不知弄到哪里去了?只好重新补发一条,见谅!
难得这样关注,多谢了。
不光看得仔细,而且理解透彻。一一分析,逐段点评,准确到位,合情入理,使
你的文章写得棒!每次我都能看到你高水平的文章,有清新之感!能为你点评是
顶一下,推荐阅读~
谢谢推荐。
顶一下,推荐阅读~
谢谢推荐。
顶一下,推荐阅读~
谢谢推荐。
寓意深刻,形象贴切,针对性强,意义深远。好,点赞!
谢谢,实在过奖了。远握。
顶一下,推荐阅读~
应当号召每一个人民公仆来向老师学习!好文,点赞!
谢谢推荐
过奖了谢谢您的点评很高兴与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