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区洪村志》
主编: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洪村村委会
出版发行:洪村出版
印刷:洪村印刷厂
策划:傅应辰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历史
第三章自然地理
第四章政治
第五章农业
第六章工业
第七章人口民族
第八章习俗
第九章教育
第十章建设
第十一章卫生
第十二章通信
第十三章文化
第十四章人物
第十五章交通
第十六章旅游
第十七章大事记
附录
***正文***
第一章概述
洪村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中南位置,北纬34°48′1.13″,东经117°35′54.74″。枣台公路、十里泉路(030县道)纵横穿过。洪村以小麦、玉米为主要农作物。本村桃园,出产品种为毛桃、油桃、血桃。洪村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生产总值完成4500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8亿元。洪村炮楼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第二章历史
洪村始建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因由洪氏建村,故名洪村。
清朝,为山东省兖州府峄县管辖。
1953年7月,滕县专署与湖西专署合并建立济宁专署。是时滕县、峄县、薛城、凫山县均属济宁专署领导。洪村公社所属峄县第六区。
1961年9月12日,撤销洪村公社,并入齐村区西王庄公社。
1961年9月12日,撤销洪村公社,并入齐村区西王庄公社。
1983年11月,洪村所属市中区西王庄公社。
1984年,西王庄公社改为西王庄乡,洪村所属西王庄乡。
2014年11月,市中区撤销西王庄乡,设立西王庄镇。洪村隶属西王庄镇。
第三章自然地理
第一节土地
洪村是市中区海拔最低,平均海拔51.2米。
1954年,土地总面积约3200亩,1998年,土地总面积为1.28平方千米。大量的沙和少量的黏土混合而成的沙土占35%。
第二节水
洪村境内主要是峄城大沙河流域,境内全长3.4千米,流域面积约112.2平方千米。
地下水量为84.88万立方米。
第三节生物
全村林木果树类植物杨树、桃树、柳树、梧桐树、松树、苹果树等6种。
水生经济植物草鱼、甲鱼、蚯蚓、蛇、龙虾、青蛙等10余种。
鸟类有麻雀、喜鹊、斑鸠、水鸭等5余种。
陆地动物有猫、狗、野兔、刺猬、老鼠、黄鼠狼、野鸡。
家禽有鹅、鸭子、鸡。
家畜有牛、羊、猪、马、驴。
第四节位置
洪村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中西部,北纬34°48′1.13″,东经117°35′54.74″。面积约1.28平方千米。
第五节气候
洪村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较多,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3.9℃左右,西王庄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明显,夏季受海洋季风控制,多东风或东南风;冬季受大陆季风控制,多北风或西北风。
第四章政治
第一节区划
1953年7月洪村公社辖横沟、小北岭、石羊、西花沟、南陆庄、杨楼、小新庄、西大楼、小李庄、宋楼、小王庄。
1984年撤销洪村公社,洪村辖小北岭、北洪村、南洪村、东胡(小新庄)自然村。
第二节村长
自建国以来洪村隶届村长有五位。
第二任:傅修志(1950年-1960年)
第四任:王冒全(1980年-1990年)
第五任:王广学(1990年-2000年)
第六任:王广科(2000年-今)
第三节书记、会记
书记:李玉银(2000年-今)
会记:周传峰(2000年-今)
第四节理事会
大总理:孙忠海
二总理:高桂才
三总理:傅守启
委员:宋忠乾、贾继珍、孙忠才、孙忠海、高桂才、王广科、李玉银、傅守启、陈熙荣。
第五章农业
第一节种植
洪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业。全村农业种植面积达6759.35亩,其中农作物种植681.34亩,桃果品332.559亩。洪村以小麦、玉米为主要农作物。水果种植品种为:毛桃、油桃、血桃。
第二节水力
2000年全村通自来水。
2015年区水力局为我村开挖3口地下水井,只有一个可以使用。铺设管道4千米。
第三节养殖
全村共养殖户8家,其中1家养殖牛;4家养殖猪;3家养殖羊。肉猪年产量达120头;羊年产量320只。
第四节豆腐
洪村以前做豆腐的以傅家豆腐为主(20年前就停产了)因为此地井水好,因为泰和化工厂能生产了。
第六章工业
全村工业企业10家,建工材料企业6家,服装厂加工企业1家,蘑菇生产基地1家,化工企业2家,其中泰和化工厂年产量达3亿。
全村个体工商户达到7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品外贸出口量占总销量的60%以上。
第七章人口民族
第一节人口
1980年,洪村总人口1500人,1990年,洪村总人口1800人,2000年,洪村总人口2000人,2012年,洪村总人口2600人。
第二节姓氏
傅姓占56%;王姓占10%;刘姓占10%;周姓占2%;宋姓占5%;孙姓占3%;陈姓占2%;其他姓氏占12%。
傅姓以傅说为姓氏氏祖,解放前傅姓氏傅湾村的傅氏三兄弟迁到洪村当时只有几十人,,目前已有二一千多人。解放前为一家,目前为三大家,两家为“付姓”,一家为“傅姓”。
第八章习俗
第一节生活
一、饮食
山亭区的饮食习俗,就整体上二说,是属于北方类型:虽受京、津、沪、宁影响,但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水平、传统文化不同,与南北方均有差异,具有自己的特点。
早餐,又称“早饭”、“早起饭”、·‘清起饭”:午餐,又称“晌午饭”;晚餐,又称“吃晚饭”、“喝汤”、“点心点心”。早餐,一般在早上八九点钟吃;吃午餐,一般是在下午二兰点钟时进行;至于喝汤的时问,因季节而异,冬季天黑得早,—般说喝汤,只是吃一点干粮(煎饼),“点心”一下;夏季天长,喝汤一般在晚上八九点钟进行,或者更晚一点。
城镇居民,不论春夏秋冬,均为日进三餐。进餐时间随上下班时间而定。早餐多为早上六点半至至七点半;中餐多为中午十二点左右;晚餐多为上午六点至七点。
城镇居民的早餐,多购于市,且早餐品种较多,可供任意选购。午、晚两餐多为自己制做,特别是晚餐,因时间比较充裕,做得较为丰盛。星期天、节假日,亦有许多人家吃两餐。改善生活多选在星期天和节假日。
二、服饰
服饰,俗称“穿戴”。包括衣着和种种有关衣着的饰物,它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常言说“衣食住行”,衣占首位,足见服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山亭地区,不同时代,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的人,服饰的式样、制作,差异很大,细微的差别处则更多。因人们的年龄差异、性别不同,所以服装款式也多种多样。可以说,老人有老人的服装款式,少儿有少儿的式样。
婴幼儿服装款式。婴幼儿在服装款式上,基本没有男女性别上的区分,多是以穿着方便、舒适为宜,其他方面的讲究不多。一般说来,男女婴幼儿都穿开档裤,这是为了婴幼儿大小便不能自控、随时随地可能拉大小便而特制的衣服。
老年人服装款式。也不太强调男女性别上的差异,不讲究服装的式样、质料等,只满足于肥大舒适。比如喜穿带大襟的褂子、棉袄,农村老年妇女常芽大红袄外罩“毛蓝褂子”。老年:男女还喜欢穿“送老”的衣服,以祈“冲喜”,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中青年男女在服装的款式上,比较讲究,款式比较多。
男子上衣,清术民初以来,在山亭地区比较流行的有:小褂。亦称“褂子”、“单衫”。分大襟、对襟两种。青年多喜穿对襟的,中老年多爱穿大襟的一小褂一般缝五对、七对布制排扣,禁止缝订四对、六对排扣,俗谓订四、六排扣为“四六不上线”,即不成才意。小褂下摆左右,各缝制一个布袋,俗称之为“兜”。大褂。一般为大襟,氏及脚面,也有稍短的。单穿、套棉袍穿均可。清代有对襟无领的大褂,多为官服衬衣。与其他上衣相比,大褂有长,大、排场的特点,平时穿大褂,成为“身份”的标志。马褂。辛亥革命以后,这种服装在境内流行。分对襟、大襟两种,多套在长衫、长袍外面。长度一般不过脐,缀五对布扣,左上部有小布兜。当时穿这种衣服,被视为“有身份”的标志,俗谚有“长袍、马褂”之说。棉袍、大夹袍。长度与大褂基本差不多少,质料有棉、绸、缎、呢等。中青年男子冬季常穿的衣服还有:小棉袄、小夹袄、坎肩(有夹、棉两种)等。富贵人家,还穿着各种裘皮长袍、小皮祆、皮坎肩等。
中青年男子下衣,主要有裤、工匠用的围裙。
裤子,有单裤、夹裤、棉裤之分。均为宽裆、肥裤角,镶裤腰。做裤子的布料颜色,多为黑、蓝、棕色。裤子穿上身后,腰间向右打折,今人戏称为“向右转”。以布腰带扎束,布腰带义叫束腰带,以布缝制。后来慢慢被皮革腰带、尼龙腰带等所代替。
夹裤。这种裤了表里两培,在两层之问套蹦棉絮,即为棉裤。贫穷人家制做棉裤时,多拆旧夹裤做里,难得全新。皮裤。普通人家的老人,多以狗皮制作皮裤,俗谓“狗皮裤子”。这种皮裤,暖而和血,颇受老年人或患腰痛病人的欢迎。富裕人家,有用狐狸皮等名贵兽皮做皮裤的。扎腿带子。用布裁制或以丝线织成的扁而宽的带子,在躁骨处把腿角扎起来防风寒,以后相沿成俗。中青年一般在冬季扎腿,有些老年人,一年四季均扎腿,否则,被视为衣饰不整,有失体统。围裙。是铁匠等工匠及屠户、厨师等干活操作时所穿用。早期只以厚布、油布等材料制作、解放之后,渐以帆布、橡皮等围裙为常见。
中青年女子上衣,在清末民初以前,流行于山亭地区的有:
褂子。女性所穿褂子的特点是:领高、袖宽,长过膝。领口、袖口和襟部,都缀有彩色镶边。随历史的推进,不断倡导妇女解放,女性褂子渐短。袖窄,多不再镶边。所用佰料颜色以红、蓝、青、玉白为多,亦有许多用蓝印花布制做的。女性做褂子,多以监中间红的“三滴水”为时尚,全国解放后,中青年女予渐渐不再穿大襟褂子,而同男性一样,穿着列襟褂子、夹袄、棉袄。所谓夹袄,即用两层布料制做,分里、表两层,央袄的两层中间套放绵絮,就是棉袄早年的夹袄、棉袄均长过膝,后来渐短,般为大襟,既封团又防寒。云肩。俗名叫“云肩了”。常绘制有五头、如意、莲生贵子等图案间杂垂珠络缨,下缀流苏,精巧美观大方,既可装饰,义可遮肩防发髻污染。后来,此物多为新婚嫁娘佩戴。现住已经罕见。兜兜。俗名义叫“兜且十于”。为青年妇女贴身的“内衣”。是用方块布,上角剪去成半圆彤,下角盖到脐下,左右两角及上半圆两端,各缝上系带,上带挂在颈项,左右带系扎于腰间。其用布料多为红色布,上绣各种花朵或“鸳鸯戏水”、“喜鹊闹梅”、“富贵有余”等。旧时,女子常用此作为恩爱传情的信物。旗袍。原来为满族女装,几经演变,或长或短,或镶边或不镶边。旗袍还有长袖和短袖之分、开衩与不开衩之分。因旗袍用料名贵,加之穿旗袍干活不方便,所以,农村妇女穿旗袍的绝少,只有大家闺秀、女学生、贵妇人才多穿此装。尤其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明婚礼上,搀扶新娘的“女嫔相”如不着旗袍,即视为缺憾。几经变迁,旗袍至今仍然广为流传不衰。
流行于山亭一带的男女皆可穿着的服装有:
大衣。男女都可以穿用。女式大衣款式多样,层次丰富。男式大衣以庄重、大方见长。大衣用料多为呢料:毛料、礼服呢等,穿起来尤显高贵。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呢料大衣逐步增多,翻毛裘皮或人造毛大衣亦逐渐兴起。
风衣。亦名“风雨衣”。先前用油布制做,用以防雨。后来出现西装风雨衣,晴日可作外罩穿在外面,随演变为平时穿用。
西服。本为西方引进服装,因穿着大方、潇洒,备受国人、特别是中青年人的青睐,成为一时新潮时装。西服在鲁南地区,也颇为风行。
20世纪30年代以后,男性服装一般改为对襟褂,时兴短褂、小棉袄、撒腿裤子。女性上身着装渐短,以掩臀部为宜,穿撒腿裤子。老年女件仍然扎裤腿。机织棉布出现后,邑人皆称之为“洋布”,但居民穿衣仍以土布制做为主。
20世纪50年代韧,男装多留明兜、缀纽扣。衣料用布渐以机织棉布为主,花色品种增多。60年代后,青年以巾山式、国防式、学生式服装为人时。女子对襟上衣已普遍流行,裤子以适体为度。老人上衣亦开始兴对襟,冬季仍扎裤腿以防寒。文化大革命初期,时尚草绿军装,中期,风行银灰色服装,后期,时兴灰色茄克装、蓝色工装,浅彩色上衣开始出现。老人服装式样色调依旧。土织布基本绝迹,化纤衣料受到青年人的青眯。
20世纪80年代,青年服饰多变西装和牛仔裤:后流行。服装式样多变,变换周期加快。女装,由朴素转为艳丽。又趋于素雅。夏装衣料以柔、滑、轻、_薄、透为上。裙子渐短,西式女短裤已出于城镇街头,女裙已在农村出现。春、秋两季,以马夹、线衣为人时,并且多以内衣外穿为时髦。冬季以穿面包服、滑雪衫为时髦,机关于都多着雪华呢大众服装,以中山装、国防服、学生装、茄克式服装为主,用料以蓝、青、灰、白、草绿色为主:老年人服装款式、色调变化不大,儿童服装丰富多彩,并且在衣服上饰有各种装饰物,增加了美感。
三、居住
1、院落
新中国建立前,富裕人家以四合院为单元,数院相连,族人紧邻居住。—般人家院落布局亦以四合院格局为常见。院内北屋为正房,两端留风道。前方两侧设配房,略矮。南屋多为三间。一般在院子东南或西南方向启门。正房前植石榴树。左边门窗间设香台。锅屋、茅厕、猪圈、石磨均依院门方位而定。院内一般无井、院墙较高。20世纪60年代后,虽仍以堂屋为主体建筑,但多无配房,锅屋、茅厕等附设建筑设置仍循旧习。大门多独立,常建门楼以壮观瞻。门内影壁,或画彩画,或植青竹。70年代末,民宅多设压水井于院内。
农村择地建宅,带请人看风水。—般以宽敞、向阳、地势前倾、远离坟地的地方为宅院。20世纪50年代,田园入社,民宅建筑多缘旧宅而起。60年代,实行宅园合一,农民多于村外开设新宅。70年代,大部分乡村实行排房规划,择宅之风渐消。但关于建设民宅的禁忌习俗,在民间仍有较深的影响。
2、房屋
20世纪50年代,乡村建房仍多是草房。60年代,新房多为堂屋,一改两窗—门旧制,始兴两门一窗。渐有两山开气窗的人家。瓦房增多,以青色机制大板瓦为主,水泥瓦虽供市,行销不畅。70年代,时尚青砖到顶的瓦房,基石增至一米以上,外墙水泥抹缝,内墙抹白灰,三合一灰土铺地。时兴玻璃窗(后墙始有后窗),窗户多安钢筋防盗。山区瓦房逐年增多。进入80年代,城镇或近郊建房,多为带厦檐平房,时兴刷涂料,外墙刮沙,水泥铺地。两层小平楼亦已相当普遍。
3、住宿
通常以堂屋为正房,左为上房,老人住东间。中为明间,两边设隔山,靠墙安条几,条几前放八仙桌,上摆茶具,左右置座椅。正上方挂中堂,隔山悬镜框、壁镜、条幅、年画为饰。明间为待客或家人聊天之所。西间常放置粮食、什物,子女成人后居于此,儿辈分居于配房,已婚子孙多分居于外。20世纪60年代后,成婚即分居者逐渐增多。新建堂屋多为三间两门一窗,东面两间相通,有夹山相隔,明间待客,暗间父母、老人居住。无父母,或父母别居,则小夫妻居东间,西间或为仓房或为厨房。客人留宿,常于西间搭铺。宅院。50年代,田园入社,民宅建筑多缘旧宅而起。60年代,实行宅园合一,农民多于村外开设新宅。70年代,大部分乡村实行排房规划,择宅之风渐消。但关于建设民宅的禁忌习俗,在民间仍有较深的影响。
厢房。亦叫“配房”。配房或作大龄子女居住用,或作儿子婚娶后析居;或作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使用,一般不用来会客。
客屋。旧社会,富裕人家、有地位的绅士人家等,多建有两进或数进院落,后宅(亦称内宅)住家眷。前院堂屋明间专作会客或举行婚丧仪式之用,出入此屋的人多为客人,因而称此屋为“客屋”。
耳房。锁壳(屋宇式)大门,门洞两侧小间房,各从山墙开门直通大门,这种房屋就叫耳房。是富豪之家令长工或门勇(门卫)居住的地方,兼作“传达室”。
厦(读作sha)儿。不用独立的房墙,多就主房墙、院落墙搭成,没有“屋脊”,房顶面只一面斜向一边。厦儿一般建在后院、院落的某一角落,用作“磨房”、“牲畜棚”、“柴草棚”等。城镇居民多搭厦儿于院墙一侧,作储藏及灶房之用。
窝棚。亦称“窝铺”。一般作为工地的临时工棚。往往用秫秸或苇杆扎成框架(实际上是“屋”墙),两端各栽一木棒,上架一横梁,上面再铺放秫秸、谷草,“墙”壁抹上泥。这种房,易建易拆,适合临时性使用用房。
瓜屋子。顾名思议,它是瓜农用以避风雨、遮日晒的简易小屋。一般只用四根木棒支撑四角,上架几条横棒,再铺些秫秸柴草即可。也有用秫秸夹制成两面“墙”的。在这样的棚子下看瓜,十分风凉,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俗谚有“瓜棚过夏天,赛如活神仙”之说。
地窖子。又叫地屋子。一般是以秫秸、木棒搭建,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取其冬暖夏凉优点,作简易工棚编织料、篮、鱼网等。
修建房屋时的信仰习俗。旧时,人们盖屋、择居,喜欢择“风水”宝地,须请“堪舆”先生(俗称二知先生,即既知阳又知阴)察看风水。盖屋上梁时,要遵行一定的仪式,起码要贴上梁对联。常用的对联有:“上梁逢黄道,立柱遇紫薇”、“上梁喜逢黄道日,竖柱巧遇紫微星”、“鲁班问梁何日上,太公答日此时吉”。另外还要贴条幅“上梁大吉”、“安门大吉”、“安窗大吉”、“太公在此”等等。贴完对联、条幅,还要燃放鞭炮。
直到80年代,乡村盖屋仍须遵循许多禁忌。比如住宅不可直堵大路,也不能直堵胡同。否则,认为不吉不利。还须在宅院面道拐弯处立镇宅石,镇宅石,上书“泰山石敢当”五字,以祈吉祥。
4.发式与首饰
民国初,男子多以蓄发为美,后来,多剃光头,男童留囟毛,女童则留马蹄盖扎小辫。少年,光头;少女,扎大辫子,乡村少女多扎一条辫子。嫁女,盘圆髻于头后,网发,开脸,这是妇女结婚的标志。老翁,光头留须;老妇,绾疙瘩鸠子。建国后,男青年留平头、分头,女子剪短发或扎辫子。城镇嫁女,不再盘圆髻于后、网发。20世纪60年代,烫发出现,曾风靡城镇数年。文化大革命初,烫发、网发、大辫子均被禁止,老、少妇皆剪短发,少女只扎羊角辫、刷帚把子。后期,农村中年妇女仍蓄发网头。嫁女,或留辫子或剪发,婚否无差别。70年代后期,男童留平头,女童梳娃娃头。男青年蓄长发留鬓角,女青年烫发再度兴起,初虽受非议,终因美观大方而不衰,继而又受到中、老年妇女的青睐。一般男子仍喜欢平头或分头发型,妇女仍以剪发为主,披肩发为部分女佩饰。儿童传统佩饰有七家锁、长命锁、古钱串、百家绳、玉佩、核桃饰物等,还有立春的吃豆鸡,端午的香荷包,五毒兜肚、长命绳等。一般女童常饰耳环、耳坠、手镯、香荷包、红头绳,少女常戴发卡、戒指。嫁女梳网子头、佩插簪。少妇戴帽勒子,饰玉斑、玛瑙,带银链,中年妇女戴川壳子,饰顶簪、对簪、簪花子。老妇常饰耳环、戒指、手镯。
男子婚后常饰绣花布腰带,佩青布香囊。老翁有戒指、斑指、玉块、玉牌等。
5、炊具
民国年间,烧水用铜壶、锡壶、铁皮壶、黑色大沙壶等。冲荼常用提系瓷壶、红泥壶或黑沙壶,配用小花碗。普通居民家没有保温瓶,冬季常用瓷壶冲开水,外裹棉套以卧草囤保温。
20世纪50年代以后,锡壶、铜壶日渐稀少,镀锌铁皮壶和钢精水壶为一般居民家所使用。保温瓶作为家庭必备饮具进入居民家庭,农村多用竹壳保温瓶。冲茶多用端把瓷壶,茶碗多为厚壁粗瓷。70年代,乡村农家竹壳保温瓶渐渐被废弃,代之而来的是铁棂壳和塑料壳的保温瓶,少数家庭已备全铁皮保温瓶。近年来,农家多备有塑料方桶,用于下田或外出拉货带开水。城镇居民多用喷花铁壳保温瓶和少量的高压保温瓶,还有使用塑料壳保温瓶的铁棂壹保温瓶乎绝迹。茶具多为小型细瓷套具,夏季,城镇多使用凉水套具。今多用瓷壶。酒瓯多为粗瓷,个头小,地方有“牛眼小瓯”之称,如今很少见到这种酒瓯。锥形瓷质烫酒壶仍有人使用。城镇居民家庭名各有高脚玻璃酒杯,多在重要宴请时使用。近年来,城乡居民逐渐形成喝啤酒的习惯,城镇居民多以塑料桶、杯沽啤酒,少数人家配有啤酒套具。乡村居民多以茶杯代替啤酒杯使用。
山亭一带做饭用的炊具,在种类、形状、大小方面,一般变化不大,只是在用料上有些变化。炊具主要有锅、刀、铲、笼、鏊等。菜刀、菜铲、擦板、笊篱、桌案,为家庭炊事必备用具。家庭馏食品,过去常用竹制的或秫秸挺子自己穿制的筚盘,如今多数家庭使用双层钢精锅,使用铝制筚盘。20世纪80年代以前,淘粮洗菜,常用秫秸挺子勒制的弯筚子、笊篱和柳条子编制的卜篮筐,现多为竹编或彩色塑料小筐取代。鏊子有两种,大的摊煎饼,小的烙单饼。锅与灶的变化较大。60年代以前,—般家庭备有两口尖底铸铁锅,大锅做饭,小锅做菜,灶多为砖砂砌成或泥巴捏成烧柴锅框,用风箱鼓风助燃。城镇居民家庭多使用憋拉气炉灶或蜂窝煤自燃灶,有的使用小型电动鼓风机助燃。有些职工家庭开始使用液化气炉灶。80年代以后,市区多数居民使用上了煤气灶。城镇家庭饭锅以钢精锅为主,少数家庭备有平锅、高压锅,也有使用电煲锅的。乡村一般仍使用旧式炉灶,钢精锅也已普及。燃料是柴和煤,冬季多用憋拉气炉子,做饭取暖两用。城镇居民中,已有部分家庭使用炒勺做菜。
举行宴席时,常使用火锅。火锅所使用的燃料,有木炭、酒精等,前者多在乡村使用,后者多在城镇使用。电火锅面市,因其使用方便(接卜电源即可)实用,受到城镇居民家庭的青睐。
6、卧具
民国年间,一般家庭多使用雕花面子床,富裕人家使用雕花顶子床,贫穷人家使用简易术床,俗名“耙光子”床,也有使用棕屉、皮屉、麻屉等屉子床的,通常垫草苫铺苇席。另有一种麦草睡包,元宝型,是传统的小儿卧具。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一般家庭普遍添置竹制或钢管尼龙躺椅:城镇时兴钢制双人床高低木板床。乡村仍以雕花面子床为主,城镇仍以板式双人床为主,并有坐卧两用的沙发床出现,席梦思高档卧具亦在少数家庭中出现。
床上铺垫物,建国前一般人家只铺一张苇席草苫,富裕人家才铺垫棉絮、毡片等,老人在冬季铺垫狗皮。20世纪70年代以后,普通家庭都铺垫棉絮,城镇有铺条垫的。60年代以前,城镇居民一般盖棉布被子,绸缎被子不多,只有新婚人家制做绸缎被子。70年代之后,乡村仍以棉布被子为主,城镇居民多数使用绸缎被子,也有一定数量的棉布被子和鸭绒被子。钢木家具、玻璃钢家具进入居民家庭。此间,电镀折迭椅、沙发、藤椅、竹椅盛销城乡,电器家具陆续进入城镇居民和部分乡村居民家庭。洗衣机、电冰箱已为城镇居民必备之物,其中双缸洗衣机备受欢迎。
7、日常用具
民国初,乡村居民照明多使用食用菜油灯,后以煤油灯为主,当时称之日“洋油灯”。城镇居民多用玻璃罩子灯、马灯和土捻子灯,农村家庭多用土捻子灯。建国后,罩子灯使用普遍,户外多用风灯,也称保险灯。20世纪60年代以后,城镇居民陆续用上电灯,乡村仍以煤油灯为主。进入70年代,乡村也陆续用上电灯,但仍备油灯,以防停电电使用。
汲水常用木桶、瓦罐、铁桶(俗名洋筲)、勾担、井绳等物。多数家庭备有大水缸。进入70年代,城镇居民多用上自来水,平原乡村也有白建水塔供水的:山区多备大铁桶用地排车拉水,或用独轮车推水,远途挑水的现象已经绝迹。近年来,有些山区也用上了自来水。
盛装杂物的器具,有叉子、笼子、挎篮、条子筐头。一般簧子是乡村必备之物,主要用盛粮或其他杂物,也是喜庆盛装礼物的常用器具。叉子、筐头为农家必备器具,用以送粪、挑土、担柴。
煎饼筐,乡村几乎家家必备。用荆条或麦草编织。近年来,人们多使用秫秸挺子串制的锅拍迭放煎饼一另外,还有一种麦草编织的囤子,也是用来盛放干粮((指熟食)的用具。
农村居民盛粮食习惯用瓦缸、泥缸。一种口径大的大靛缸似乎成为衡量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标志。建国前,少数巨富之家存放粮食用“囤”或“折子”。70年代,乡村出现了水泥缸存粮。城镇居民家庭多购粮于粮店,无大型盛粮器具,粮面多用布袋、水缸、小桶、塑料袋等。
家庭洗用具,建国前后,农村多用红泥烧制的瓦盆,后渐以瓷盆、铸铁盆、搪瓷盆取代。城镇居民多使用搪瓷盆和塑料盆。
8、生活禁忌
日常生活中的禁忌,敲碗意味着没饭吃。忌筷子直插入饭碗,说那是供奉死人的放法,盛饭,盛汤忌勺子往外翻,说是吃了会翻心。小孩蜕掉的奶牙忌乱扔,上牙放在门砧上,下牙扔到房顶上,否则,新牙就长不出来。
衣服下摆忌毛边,说那是丧服的形式。衣服的扣子喜单忌双,说那是“四六不成材”。忌九月里缝被,说是犯九女星,光生女孩。男人忌从晾晒的女人衣裤下走过,这样会女高男低,妨碍男子的运气。
居住禁忌,五月忌盖屋,有“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的谚语。忌对面房子的后寺正对大门上的门鼻,挂钢镜能破解,但镜子不能照到别人门上,否则容易引起纠纷,房屋忌四个“山墙”。老公公忌到儿媳妇屋里去。
旅行禁忌,忌黑道日出门,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都不能出远门,更不能在外住宿。忌下午走亲戚,问路忌叫“大哥”,要叫“二哥”。
其他禁忌,忌用手指虹,说是指了会烂掉手指头。忌见贼星(流星),见了家中要婴被盗,破解的方法,当时吐一口唾沫,用脚踩一下。老人忌说七十三、八十四,说是“损头年”,有“七十=、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之说。中年男人忌说四十五岁。随着人们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各种不科学的禁忌,大多为人们所废弃。
第二节节庆
1.春节
春节从夏历正月初一零点开始。子时,焚香燃烛放鞭炮,家长起床发纸,阖家祭祖先。幼拜尊长,家长赏压岁钱。同族年轻人结伴而行,依次到邻居家拜年、早饭吃扁食,食前先盛两碗敬天地、灶君。扁食尚素馅,取意一年素素净净,家庭和睦平安。扁食内包几个馅为麸皮、钱币等,家中人谁先吃到它,。矮今后有“福”、有“财”。早饭后,妇女妯娌们成群结队,走街串巷拜年。
春节五更乞长。大年五更,儿童起床后一声不响,先去紧紧抱住椿树,同时唱道:“椿树王,椿树王,你长粗来我长长,你长粗了做材料,我长长了穿衣裳”,以祈求长高个子。除此,还有年五更观天卜丰歉的习俗,即让孩子到院子里,看看东方天空呈什么颜色,呈白色则麦子丰收,呈红色则高粱丰收,呈黑色则歉收。
春节期间的吃食格外群究,初一吃素馅扁食,初二才吃荤馅的扁食,还要熬肉吃。初三中午,焚香于庭,祭神祀祖,全家团聚同酌,谓之“阒年”。初四吃馒头,初五再吃扁食,谓之“捏嘴”。教幼童不骂人不妄语,尊长敬老;谕青年,少说多做,勤业为先;告诫中老年人不吵嘴,不骂人。初六喝绿豆沫,即循古俗,煮菜为餐,敬火神,庄稼人开怀畅饮,社鼓喧天。初八为谷日,吃豆腐,谐意“都熟”,祈祷丰年一初九为果口,吃鲤鱼,盼“剩余”,山乡果尤为重视,至今依然。初十包饺子吃,十五日小年吃得丰盛,十六日喝面条。
供祭是过“年”(即春匍的开始,为了过个“早”年,刚交子时(半夜)或更早点,便竞相放鞭炮迎新年,老年人净手,发年纸祭天,祝愿一年发福发财。所谓供祭,就是点烛、烧香、摆洒、上供(摆供品)、磕头等。祭祀包括祭神和祭祖。祭神主要是祭天地,在院中主堂屋左侧香台上,搭天地棚子,棚周围插青竹竿数枝,以寓意“竹报平安”。供桌上(即香台上)摆三牲(猪、牛、羊)、果供(糕点、馍馍、红菠菜),同时祭灶神。祭祀神祉后,便开始祭祖先,一般在主堂屋内,设祖先位牌,桌上摆猪头三牲、香烛、纸杩,一些官宦、富豪之家,家中设有宗祠(家庙),祭品除摆猪头三牲、香烛、纸杩,还要更专盛。新中国成立后,祭天地的人家,逐渐减少。即使在乡村,搭天地棚的人家,也很少,只插数根竹竿以示平安。
春联、年画。境内城乡居民,非常讲究春节时的“新气象”,要张贴对联、年画,点缀美化住舍,使人看了赏心悦目。古人曾用“无边光景一时新”来描会春节的景象。
境内城乡居民历来喜在春节期间张贴年画,不分穷富,都要购买花花绿绿的各种年画,张贴在屋内墙上。门上、灶间等地方。最流行的年画,要数“门神”、“判官”(俗叫判子)、“灶杩”,可以说是家家必备。因门神、判官捉妖避邪,灶杩是“灶老爷”的神像又带有农历牌。神像类的年画,还有“天官赐福”、“和合二仙”、“财神”、“八仙过海”等。带有行业特点的年画也很多,诸如染坊的“葛仙”,俗叫“缸神”,纸坊的“蔡伦”画像,铁匠敬的“老君”你等。还有欣赏类的年画,比如,象征吉祥如意、富贵平安的“吉(鸡)庆有余(鱼)”、“金玉满堂”、“富贵花开(牡丹)”、“麒麟送子”等等。20世纪50年代以后,年画的内容渐渐清新、寓意更加深刻,如描绘祖国山河壮美、山水秀丽、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伟人肖像等年画多起来。
春联和年画一样,也是过年的重要标志。境内居民多称贴春联为贴对子。春联的内容、含意,多受着历史、时代背景、社会习俗的影响,有着强烈的时代感。贴对子一般在年三十这一天贴,但旧时穷苦的人,多在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就贴对子。据说,只要贴了过年的对子,要债的人就不能再上门讨债了。春节,各行歇业,放假三天,各剧场、商店、文化场所照常营业。初五各单位照常上班,燃放鞭炮,以祈开市大吉。
2.元宵节
元宵节,俗称“正月十五”或“小年”。农家祭神祀祖,上供焚香,发纸,放鞭炮。食扁食掺面条,谓之“风搅雪”,意祈丰年。
元宵节,又称灯节。枣庄花灯种类繁多,各有特色。面灯和萝卜灯的农家气皂浓厚,而彩灯的都市特点突出。面灯习惯用豆面、玉米面、高粱面等杂面制作。有生肖灯、月份灯,做工精细,形象逼真。生肖灯的寓意在于消除病灾,使人口兴旺。月份灯的寓意在于祈祷该月收获的农作物、水果和蔬菜取得丰收。面灯捏好之后,要上笼蒸煮,农妇观察灯中馏水的多少,以卜旱涝丰歉。傍晚,儿童挑灯欢聚,放花炮、比花灯。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除百病,老人举灯照遍住宅内外。人们端着灯相互照脸庞和眼睛,以避免害眼病。
民间的萝卜灯别具一格,利用萝卜的自然颜色雕成各种花样,十分美观。滕县(今滕州)的元宵节“打花”更是令人倾倒、人们用铁锨端着铁水,向树林中扬撒,火树银花,飞珠溅玉,令人拍手叫绝。
民国年间,每逢五谷丰登,城乡一连三日办灯会,长棚盈街,彩灯高悬,丝管悠扬,盛况空前。舞狮玩龙,跑马荡船,各显手段,一派歌舞升平景象。新中国成立后,时尚勤俭,很少举办灯会。进入八十年代,城镇、矿区、乡村多举办烟火晚会、电影晚会、书画展览。每到灯节夜晚,礼花腾空,五彩缤纷,彩灯盈街,鞭炮声聒耳,游人如云。
乡村有已婚妇女不能在娘家看灯的习俗,有“看了娘家的灯,死她老公公”之说。灯节的第二天,即为正月十六日,枣庄地区有家家接闺女的习俗。有顺口?留说,“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接妮子,接了妮子不是客,自己做饭自己追(吃)”。滕州称正月十六接闺女为“走百病”。接来的闺女,必须在二月二日之前赶回婆家去。山区有正月十六日吃乞巧饭的习俗。
元宵节这天,境内城乡居民,皆吃“元宵”。
3.二月二
二月二,俗谓龙抬头,也称龙头节。这一天的早晨,在太阳未出来之前,人们用草木灰在打斧场上或院子里,撒成圆圈,谓之“粮仓”、“粮囤”,中间挖小坑,并放人五谷杂粮,谓之填仓,意在祈祷丰年,实现“大囤满、小囤流”的愿望。三天后,即二月五日早晨,再将“粮仓”中的粮食,收回来放回家中的粮缸中,谓之“收仓”。
二月二清晨,家家用糖拌炒黄豆,谓之“炒蝎爪”。据说吃了炒蝎爪,一年不被蝎子蜇。早上,吃面条,名为“龙须面”。中午蒸大饺子,名为“蒸龙蛋”。境内乡村二月二不干活,全天休息,改善生活。有“二月二,不干活,坐下来,吃大馍”之说。且有禁忌推磨、动针线的习俗,怕压了龙头,伤了龙眼。
4.清明节
三月三,是旧时举行招魂祈祷的日子,在传说上,常与寒食节、清明节混淆。清明原为农历节气,多在三月初,有时清明节正好是三月三日,有的地方称此为真清明。
相传春秋时代,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十几年,曾割股肉给重耳充饥。后来,重耳登基为帝,大赏随从者,唯介子推被遗忘。子推耻于求赏,便与母亲隐居绵山,此事被晋文公发现,决定重赏介子推。岂知子推与母深藏绵山。不肯出来受封赏。文公感其恩德,下令放火烧绵山,意在逼介子推母子下山。大火熊熊,延烧数日。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文公很伤心,重葬其母子于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并用该柳树制做木屐穿在脚下,以示不忘介子推的恩德。后来,人们用“足下”表示对别人的尊称。文公放火烧绵山时,正好是三月三日,所以,老百姓每年三月三日,都来介山祭奠子推母子,并修剪坟场周围的杂草灌木。有时清明节正好是三月三日,久而久之,人们便把三月三与清明节,视为一个节日了。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扫墓、添坟是当地群众清明的一项主要活动。儿女们到祖先的坟墓前烧纸、添土,以寄托哀思,现今坟墓虽无,人们仍寻旧址,祭奠如故。新中国成立后,机关、厂矿、学校,常组织青少年到烈土陵园祭扫、拜谒,为清明注入新的、革命的内容。
清明节有插柳于户的习俗,儿童束柳花、拧柳笛、编柳帽、放风筝,群戏于郊野,俗谓“踏青”。同时给狗戴柳条圈。家家插柳于大门之侧,民谣有:“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乡民认为清明节这天,天气晴朗是好兆头,俗称“清明晒干柳,一棵秫秫打一斗”,是好年景。如遇阴雨天,则年景不好。峄城区(古峄县)在清明节这天,走读赴青檀寺赶庙会。
5.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午”、“端阳”等,家家户户插艾于门,以障瘟毒。日出前,男子采集枣桑嫩叶,烘炒贮藏,作为茶叶用以消暑。农妇收割天母草,阴干珍储,以备分娩之需。家家用荠菜、青麦煮鸡蛋,男女老少食之,传说是日煮的鸡蛋可以健身壮骨。城镇及部分乡村也有食棕之俗,传说:“吃了端午粽,一夏不生病。”乡村还流行用五色线扎手脖、手指,待下大雨时再扣下剪断,丢到河里就会变成蛇。滕县(今滕州)的妇女、小孩,习惯于端午节戴香布袋。花布缝制的香布袋中装有多种中草药,戴在身上,玲珑可爱,香味扑鼻,可以驱瘟避邪。
端午节的日出之前,村童习惯捕捉蟾蜍,剥皮或装药风干,做治疗疔疮的偏方药剂。老年人,常以石榴花浸泡水,用以养目等。农妇还要炒一些“糊粮食”,以作老人、儿童祛寒,消食之用。往往一次炒够全年所需。端午节禁忌。出嫁的闺女走娘家,必须在端午节之前回婆家,即不能在娘家过端午节,否则,就会倒大霉。有俗语说,“吃了娘家的端午粽,死得全家都不剩”,
端午节过后不久的五月十三,被称为“雨节”。如遇到大旱时,是日乃为民间求雨的日子。境内民间流传,这天是关老爷(关羽)磨大刀的日子,磨刀时所用的磨刀水,滴下来了,所以天就降雨。说来也巧,这天常常下雨,不下大雨也下点小雨,即使大雨小雨都不下,天气也变阴。因之,境内有俗语云:“大旱不过五月十三”。旧时。如遇五月十三这天滴雨不落,又骄阳似火,则预示全年大旱,于是,民间便举行仪式求雨,请“大王”(小蛇)、佛爷、关老爷显灵降雨。新中国成立以后,求雨之俗渐渐泯灭,只留一些传说而已。
6.六月六
六月六为晒衣节,俗语有“六月六,晒龙衣”之说,据说这一天晒过的衣服不生虫。
山区居民称六月六为“敬山神”节,极为重视,家家杀鸡割肉,做面饭。相传为山神生日,山神管狼,祭祀山神是为了祈求它管住野狼,使百姓免受野狼的危害,祭祀时,主祭人口中念念有词:“从南来了一蓬僧,背着蒲团去修行,无云山前有庙堂,砖墙石瓦修得强,山神老爷当央(正中)坐,两位哥哥相陪着,金纸银钱烧给你,你休叫恶狗(狼)进了庄。男人走路不害怕,女人走路不见它(撸狼)”。是日,小牛倌、小羊倌携点心到山上摆供,求山神保佑牛羊的安全。
7.中秋节
八月十五称为中秋节,或称“八月节”、“仲秋节”、“团圆节”。境内有节日源于元末农民起义的传说,是日,老人们常向孩子讲述这个传说故事,并解释月饼切开吃的原因。
八月,庄稼收割过半,年景丰歉已经定局,加之气候宜人,人们庆贺全年的丰收,主要以月饼来祝贺,互相送月饼,象征团圆。外出的亲人多在中秋节前夕归来。中秋之夜,各家各户设桌案于庭,摆酒肴,设水果、月饼,做上美味佳品。老人焚香祭月,谓之“敬月姥娘”。之后,全家围坐在一轮明月之下。举杯畅饮,共享天伦之乐,谓之“圆月”。饮酒赏月观天气,仍不忘记年景,农谚有“八月十五云遮月,待到来年雪打灯(即来年正月十五下雪);雪打灯,好年景”之说。
近年来,城乡居民以此节为大节,新婚女婿向老岳家送礼,不次于春节新婚女婿向老缺家送礼,不次于春节。
过去,有自制月饼的习俗。如今,城乡居民无有人再自制月饼。
8.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为重阳节。群众却忌九月套被子,说九月套被犯九女星,会只生闺女不生儿子。
山亭从前多在重阳酿造菊花酒,当地谣谚说:“九月九,九重阳。菊花做酒满缸香”。乡村农家则在这天日出之前采桑叶晾干为茶。旧时当地还在九月九开始给小女孩缠足,并有“九月九,小脚裹成黄瓜纽”之谚。此时天气渐凉,裹脚少受罪。死她婆婆娘”的说法。出嫁不到三年的闺女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娘家过重阳。
重阳节还是文人雅士。郊游、登高、饮酒赋诗的日子。境内峄城区古为峄县)的青檀寺,就留有十多首“秋日登青檀寺”诗。古代一些官吏也在九月九登山郊游,如明代人何允济,曾任峄县知县,他就留有一首《九月游青檀山》诗云:风轻策马问青檀,揽胜抠衣磴几盘。为爱名胜酬夙慕,兼逢令节(元好问有“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诗)缔交欢。清泉沁骨愁具涤,落水铺台日欲寒。扶醉归来月色好,菊花插满夜将阑。”居民常以重阳日下雨、晴天,来预测本年冬季雨量丰歉,素有“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之说。
9.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是日早晨,家家煮腊八粥,熬制腊八粥要用大米、红枣、豇豆、花生米或菱米、鸡头米、莲籽、栗子等果物。此粥要施舍、互送,并将此粥敬老天、抹到果树上,以祈老天赐给风调雨顺,果树多结果。
吃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从这一天起就要筹备过年了。滕州还有腊八节舍粥祈子的习俗。
10.辞灶
腊月二十三为祭灶日。民间俗称为“过小年”。这天的主要活动是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辞灶”。谓之“打发灶王爷上天”。滕州是腊月二十日辞灶,市驻地南部的辞灶日期遵循“官三民四王子二十五”之规,多为二十四辞灶。三日前,用秫秸芯扎马,供灶王骑马上天。傍晚,上果供,摆糖盘。焚香放鞭炮,揭神码,抹灶糖,裹草马焚于灶前,并再三祈祷灶王爷:一卜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日起,到过春节,天天大吉。相传辞灶后,百神上天,百无禁忌,乡村多在此间婚嫁,直到新年。新中国成立后,此俗渐消。
第三节礼仪。
1.生育
得喜。就是“珠胎暗结”的简称。生儿育女是家庭一喜,故称怀孕为“得喜”。或称为“有喜了”、“有了”、“有身子了”、“怀身子了”等等。将妊娠反映说成是“害喜病”。境内城乡居民认为,喜结良缘后,便盼着“早生儿子早得计”、“儿女双全”。对新娶的媳妇,总企望着“当年媳妇当年孩”,谁家的媳妇早生、特别是头胎生儿子,大家都夸“甜欢人”。俗谚有“万金难买头生(胎)子”之说。
妇女妊娠对某种食物的偏食,称为“嫌饭”,并以此预测生男或生女。“喜吃酸的生儿子”、“喜吃辣的生闺女”,故有“酸男辣女”之说。更有观察孕妇过门槛时先迈哪条腿卜生男女的习惯,若先迈左脚生男,先迈右脚生女,俗谓“男左女右”。上述这些,似乎成了境内居民信奉的“生育要诀”。
催生。选择预产前某日上午,孕妇的母亲,携带一定数量的鸡蛋、红糖、大米,登门探视,谓之“送催生米”,也称“催生”。催生的当天,即用带来的米熬成粘粥,孕妇一顿喝完,以祝愿分娩顺利。
添喜。婴儿降生,俗称“添喜”。实际上就是分娩,当地乡村居民亦俗称为“坐月子”、“拾孩子”等。添喜有大、小之分,生男孩称大喜,生女孩则称小喜。城镇孕妇分娩,均到医院,乡村孕妇分娩多在家中,铺麦穰于暗间,孕妇卧草而产。收生婆接生,嫂辈助产;分娩时禁风,门窗紧闭。待婴儿呱呱坠地,俗叫“落草”。
境内乡村有“借死不借生”的习俗,有道是:“宁让死人抬出门,不让血气来扑门”。即使是自己亲生女儿也不能在娘家生孩子,怕是“扑”了娘家一辈子受穷、人丁不兴旺。万一在娘家生孩子,要给娘家翻盖门楼子,婆家还要给娘家耙场,才能破解,逢凶化吉。外人出于不得已借生,要象征性地收取房钱。
报喜。头胎婴儿出生三天,遣族家晚辈男孩,去产妇娘家送平安信,俗称“报喜”。挎子、带红鸡蛋、挂面,用红布罩掩。生男孩,放书本于上;生女孩,放红花一朵。
送粥米。俗称“送米糖”、“送祝米”。姥娘、妗子、姨姑等备车前往。常携带米、面、鸡蛋、红糖、粉面、衣料、首饰、玩具等为礼品,前往新生儿家祝贺。
送粥米时,要先进正房,将礼品送给婆婆过目。稍事寒喧,将送给小儿的见面礼交给婆母,随后去产房探望母子或母女。
中午,设宴款待送粥米的男女来客,邀亲友同席相陪,谓之“喝喜面”。下午,送走客人,主人沿街分送红糖水,俗谓“散喜糖茶”。并分散红鸡蛋,散得越多越好。乡村多散给左邻右舍,或一条街或几条街,小的村庄要散遍全村。城镇除散给左邻右舍之外,有的还到所在单位散给同事。所要散的红鸡蛋,在染色上是男女有区别的,一般是:生女孩染大红,生男孩染玫红色。
婴儿出生多少天送粥米,并不全一样,北部的滕州、山亭区,不分生男孩或女孩,均于孩子出生后十二天送粥米;南部的峄城、台儿庄、市中区,生男孩十三天送粥米,生女孩九天送粥米。
坐月子。产妇分娩后,三天不下床,一月内不出屋,俗称“坐月子”。其间,产妇多拥被坐卧于床榻。禁见风,怕晾汗,方巾勒头。为滋补、催乳,多食鲜鱼、猪蹄、母鸡。满月之日,喝老母鸡汤发汗,免落下腰、腿痛病。
2.保育
哺乳。婴儿新生三日方哺。进哺前,民间常以大黄灌婴儿。初喂乳,需先喂他人乳,且男婴先喂已生女婴之母的乳,女婴先喂已生男婴之母的乳。初喂饭时,须以羊肉汤喂婴儿,俗谓“膻肠子”。之后,婴儿方可尝食百味,而无不适之虑。
搬满月。也称叫满月。婴儿满月,其外祖母家备车辆来接回一段时间,谓之“接满月”、“亮臊窝”,也有称“挪挪窝”的。产妇坐车携婴儿,必执一桃枝,枝上缀红壳花生、铜钱、红枣,作“避邪”之用。临行,婴儿额上点红点。归来,姥娘抹粉于婴儿鼻梁,俗谓“去时红大侠,回来白面瓜”。并为婴儿缝制一件替换小褂,谓之“褪毛衫”。还有置办项圈、手镯、长命锁之类的。
贺百日。婴儿满百日,姥娘再次登门探望,必缝一条裤子作贺礼。进门寒暄后,向里坐于门砧石上,给婴儿穿裤子,使其蹬出藏在裤腿内的馍馍蛋子,唤狗食之,意为外甥是姥娘家的狗。此俗部分乡村至今依然流行。城镇居民多拍百日照留念,乡村也仿此俗而行。
挂红子。桃花盛开之季给幼儿种牛痘,择日进香于庙,祈祷痘疹奶奶保佑。从庙中得红、绿布条各一,挂于门户。外人见“红子”皆回避。
铰头。婴儿第一次理发,俗称为“铰头”。铰头之前要烧香,并请邻家三个年轻的姑娘,手持剪刀在婴儿头上象征性地剪三下,铰头后,姥娘家要送给“铰头鸡”一对,或送给“铰头羊”一只。所送的鸡或羊,尽可能长期喂养,轻意不杀掉食用或卖给他人。
抓生。婴儿出生满一周岁,要举行周岁庆贺仪式,称为“过生日”,俗又称“周岁”。还要试试孩子的聪明程度,俗谓“抓生”。在“抓生”之前,家长将书本、算盘、秤、馒头、衣饰、小农具等生产、生活用品,放进盛粮食用的“升”里,也有放在桌面上的,任周岁婴儿抓取。家长们以孩子第一次抓取的物品,来预卜孩子将来干什么,有没有出息。
3.祝寿
祝寿,俗称“过生日”、“庆寿”、“做寿”。做寿起始年龄有着严格的限定,即人不过五十岁不为寿,到了六十岁才开始做寿,有祝“六十大寿”之说。一般的说,人在六十岁之前不举行任何庆生日、做寿活动。六十大寿做过之后,只有六十六岁生日时,方有隆重庆寿之举,取“六六大顺”之吉兆。
做寿时,一般不惊动亲友、四邻,只在家中接受直系亲人拜贺,稍事改善生活,喝长寿面条。已出嫁的女儿携少许贺礼来家,儿女们团聚,以凑热闹气氛,使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一般人家的庆寿方式和规模。其实,富裕人家的庆寿,远比此奢侈得多。富家祝寿,特别是整旬(如六十、七十)寿辰,必大摆宴席,亲友来宾送寿帐、寿联。寿帐、寿联常用吉语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也有送寿画的,多画老寿星、松柏、仙鹤、寿桃等等。祝寿之日,主家招待客人“早面晚席”,即早饭吃长寿面条,晚饭喝长寿酒。社会绅士、名流庆大寿,还要摆酒席,唱大戏,以示富有和威严。
亲友祝寿送礼比较讲究,礼品必为面条、花生等,面条,谓之“长寿面”花生,谓之“长寿果”。其余礼品不拘。已嫁闺女特别重视为父母亲庆寿。乡谚有:“六十六,闺女送一刀肉;七十三,送头面蒸的老板犍;七十七,闺女送只老母鸡;八十八,闺女送只鸭;九十九,闺女送条狗”。至今,老人六旬后,每逢数九,嫁女都送一只鸭或鸡,用以“抚劳”。每逢闰月,嫁女为父母送闰月鞋袜、衣服。
城镇居民祝寿,寿礼中常添“大寿糕”,“福寿酒”。现在过生日之俗日盛,已发展到中青年和小孩,尤以小男孩过生日最为隆重,已不亚于为老年祝寿。
4.贺居及乔迁
建房向来被视为大事,谓之“人生的三大喜事”之一。从动工到落成,有各种不同的仪式与活动。决定盖房动工前,要请风水先生择房基地,确定之后,要择吉日请瓦匠丈量、“开基”。开基之日,燃放鞭炮,房主要付赏钱给“掌尺人”。盖房上梁时间确定后,“东家”要遍告亲友,至日,亲朋好友携礼来参加上梁仪式,名为“贺房”,亦称搭膳。
搭膳,每有建房,亲友常携酒、炯、肉、食品为贺礼,表示祝贺。馈礼多少,依亲疏远近而定。20世纪70年代以前,多送粉条、面条、猪肉、鲜鱼、瓜干酒和低档纸烟之类。七十年代之后,乡村贺礼以鱼肉、曲酒、中档以上的纸烟为主。竣工,设宴酬谢工匠,常邀亲友与之同欢,以示感激相助之情,谓之“社匠”。乔迁新居,俗谓“搬家”。多在凌晨进行,天明之前搬完。届时,亲友常携烟、酒、鱼、肉祝贺,谓之“温锅”,早上,主人要设宴款待亲友。
当今,城镇居民乔迁新居,多在星期天请单位友好或请亲朋帮忙,搬迁前和刚搬到新居时,燃放鞭炮以示庆贺,搬迁后,主人备酒饭招待帮忙的亲友。待一切安排妥当后,亦有好友携鸡(吉)、鱼(余),前来祝贺的,人们多沿袭称此举为“温锅”。
5.婚嫁
结婚素有“小登科”之称,因此,备受到人们的重视。
成婚境内旧时婚嫁,要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按照十二属相和“五行”,合生辰八字,推算两人若不相克,男女双方家长同意,子女的终身大事就基本上定下来了。但要经过几道手续,虽不拘泥古人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也要经过提媒、议婚、下聘、传启等过程。
男女成婚必须有人提媒,也就是所说的要“明媒正娶”。
订婚,俗称“下通书”、“传启”、“过红”、“下柬子”等。通书,作为婚姻双方初步落实订立婚约、双方互相通报有关情况的一种形式,具有一定的书写格式。作为男方求婚的红纸小帖,书男方生辰八字,封面写吉祥祝词,一般写有“龙凤呈祥”、“月圆花好”等,折帖首页写:“幸借冰言,敬求金诺”或“幸借冰言,恭候金诺”等求亲字样。女方接“通书”后,要以同样的格式写回书,首页要“仰承玉言,谨遵台命”、“仰遵玉言、谨遵台命”等允亲字样,帖内写明女方生辰八字。为体现“父母之命”,通书落款是双方家长的名字。
请期。成婚过程中的各事项做妥当之后,便是选择举行结婚仪式的具体日。这就叫“请期”。请期往往数次才应允,以显示女方家最后一次对女儿的终身大事行使权力,也有以此要挟,向男方索要彩礼的。
旧时也有指腹为婚的习俗,这种成婚方式,往往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成功率极低,因此,很快即被废除。
迎娶所谓迎娶,就是男方家庭,在确定婚姻后、举行婚礼前,所要做的准备事宜。为了能使婚礼场面隆重、热闹、排场、欢天喜地,首先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请“执喜”。为了把人生“一辈子的大事”办好,喜事的主人,总想从亲友、邻居中,选定能全盘操办、主持其事的“执事”,俗谓“大老执”。具体安排落实“迎亲”、“送亲”、“安席”等准备事宜。
贴喜对联。婚嫁举行仪式的前一天,双方家庭要张贴喜对联。新郎要去上喜坟,即带些酒菜果肴,到祖先的坟墓前叩头祭奠。往坟头压一张长方形红纸,称之上喜坟,犹如人间贴喜对联一样。
至此,迎娶前的准备工作,基本上就绪。
男婚男子娶妻,要选良辰吉日,门庭挂红结彩,贴喜对联,亲朋好友要登门庆贺。旧时新郎披红戴花,穿缎靴,戴礼帽,穿大褂,乘坐官轿,或迎亲于女家,或迎亲于途。前有旗锣伞扇开道,后有人马相随。一般人家娶妻,新郎要迎于村口或迎于门前。花轿到,放鞭炮,去轿顶,进大门,跨马鞍,到院中。迎女客扶新娘出轿,坐于椅上,抬到香台前。举行一系列结婚仪式:拜天地、人洞房、撒帐、挑蒙脸红子、饮交心酒、喝过路汤。
婚仪中的“勒性”,也是值得一提的婚俗。新人未进婆家大门时,不让新娘下花轿,待停放一段时间后,才允准新人下轿。此俗谓之“勒性”。20世纪60年代以后,乡村已不坐花轿了,只在新人未进夫家大门时,要把大门关上一会,不让新人进去,也谓之“勒性”,这只不过是一种象征罢了。城镇用轿车接新娘,也有不让下车的,待“勒性”后才让下轿车。有些人只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增加婚事的喜庆气氛,别无他意。
女嫁女子确定嫁人,娘家要在嫁前做好嫁妆,俗称“赔送”。因贫富不同,嫁妆一般分为大、小三件,大、小五件,大、小八件、盒底等。凡是新房中所用除床及床上的铺盖外,都是女方陪送。新人的衣裳都要娘家制做,出嫁时把衣物填放在箱子、橱子、柜子里。金银首饰、梳妆用具等放在盒底里面。
旧时女子出嫁,要将辫子梳成盘髻头,要整容,插戴饰品,俗称“上头”。嫁女从自己娘家床上离开,脚不准着地,要倒穿其父或兄的鞋子,上打红伞不能见天。要穿男方送来的红袄、红裙子、红棉裤、红绣花鞋。顶着蒙脸红子。按照生辰八字,面向一定的方向坐在椅子上,椅子下放一铜盆,盆内有一串钱和豆油灯,称为长命灯,就这样抬着椅子转移上轿。
出嫁女要哭嫁,哭得越痛越好,掉的眼泪越多越好。不哭也要打哭,哭诉的内容多是离开家想念父母和“三从四德”之意。掉的眼泪,即称为给娘家的兄弟们留下“金豆子”,将来好发财。嫁女上轿走时,要放鞭炮叫“发嫁”。走时娘家哥、弟在轿两旁压轿,以免摇幌新娘,只送一段路即回,回去时要拍拍轿杆说:“xx,我回去了”。富有的并雇“跟屋”的丫环、嬷嬷。两名嫂子称“送女客”,要送到新郎家。
添箱。嫁女将嫁,其亲戚邻里要送“添箱”,添箱之物多为糕点糖果、香烟之类,有的也送一些钱,也有送衣物、床单之类的。
要避免“喜冲喜”。新人坐的花轿前往夫家途中,要尽量避免与另一新人的花轿相遇,避免冲喜,俗语云:“喜冲喜,一个成来一个秕”。万一两花轿相遇,两新人要交换手帕、顶针之物,以避“喜冲喜”之不祥。
6.特殊婚姻
招赘婚。俗称“倒插门”,或称“招养老婿”,是一种男到女家从妻居的婚姻形式。传统以男为主传承家庭,无儿家庭设法招婿入门,继承家产,传延子嗣,养老送终。赘婿多为贫困所迫,无力婚娶才走此路,婚后没有社会地位,备受歧视。还要从妻改换姓氏,三代之后才能复姓归宗。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到女家落户的新风尚。并在住房、生育、升学、招工等方面加以照顾。
娃娃媒。男女尚幼,双方父母即议婚、下启,为其订下婚姻。至婚龄即成婚,为早婚开方便之门。
私奔婚。多为本村近邻自由恋爱,一旦遭家长反对,便结伴逃往他乡,或藏匿亲友家中,同居后,请人说和,办理结婚事宜。
换亲婚。多发生在穷乡僻壤或家境欠佳者。由双方家长作主包办,双方以妹或姐换妻。也有三方或四方转亲的。
童养媳。俗谓之“团圆儿媳妇”贫困之家,有女无力抚养,便寄养在男方家中,待成人之后,择日成礼相配,俗谓“圆房”。新中国成立后,此类婚姻消失。
中表(婚)亲。俗之“亲上亲”,双方父母均为亲戚。常见的中表亲,多为姑舅亲和姨娘亲。这种婚姻为近亲结婚,对后代不利,人们逐渐回避这种婚姻。
冥婚。亦称“结鬼亲”,撮合冥婚者称为“鬼媒人”,是一种为死人缔结婚事的婚娴形式。这种冥婚形式,基本上绝迹,为人们所不耻。
服内成婚。这是一种古老陈旧的特殊婚俗,是正在热丧(即正在举行丧仪)中的一种结婚形式,多半是儿子已达结婚年龄,父母一方突然死去,不等到服孝期满(封建丧葬礼俗,服孝期内不能结婚),草草办理。也有因婆婆死了,借口等着用人,赶忙娶过妻子过来,好干家务。这种婚仪简单,只临时脱去孝服,拜完天地后,再换上孝服,以办丧事为主。
兼祧。近支(即兄弟问)中一房独子不能出继,而另一房乏嗣。如兄弟中的老大独子,老二无子,那么,长房便以其独子同时娶两妇,两房分居。待生子后以继承二房家业。这样俗渭“一承两祧”,也俗叫“借子传孙”。新中国成立之后,即取消此俗。
7.丧葬
丧葬,古称凶礼,是一个人人生礼仪中最后一件大事。俗谚云:“活养死葬”,丧葬虽为凶礼,但毕竟是人生最后的大事。
旧时,山亭地区基本上全采用土葬,治丧标准较高,礼俗相当复杂。尤其是对正常死亡的老人,俗称“喜丧”,漆棺厚敛,鼓乐发丧,请道念经,选地安葬。以此显示儿孙恪守孝道,甚至有因此破家者。现在,基本都是火葬。但旧俗未改,许多人家将已故亲属火葬(境内皆称火化)后,再将骨灰土葬,治丧礼仪则新旧参半。
初丧初丧是治丧的开端。丧前首先要处理亡故前的有关事宜。
临终前的沐浴更衣,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第一次化妆整容。死者为男性,通常由儿子和女儿来料理;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儿媳料理。人死了,忌说死字,一般称为“老了”、“走了”、“过去了”、“回去了”、或称“去世”、“逝世”。死人穿的衣服,谓之为“寿衣”、或称“送老衣裳”。穿送老衣服,一般只穿单数,忌讳穿双数。身上覆盖白纸,谓之“蒙脸纸”。富有人家、讲究人家及现代城镇人家,多用一块类似床单的布盖尸体。
在覆盖蒙脸纸(覆衾)之前,用红线系铜钱(俗称制钱)放入死者口中,有仿古人含玉之意。死者的两手,一持打狗“鞭”,即用棉花絮搓成的棉条段;一握打狗饼子,即按死者寿终时的岁数万烙制的小面饼,用线串成串,挂在死者的手腕上;有的还在死者袖筒内装些茶叶。据说人死之后有三魂(俗话有三魂六魄之说),一魂驻守尸骨,一魂的转胎投生,一魂奔赴西天。而西天路途遥远,。又有恶狗拦路,一旦遇到恶狗,便可以用鞭子打它们,同时把打狗饼子扔出去喂狗,以便趁机脱身,顺利到达西天冥国。
灵床前还要放一碗生米,上面覆一张烙饼,放一双并齐直插米饭内的筷子,谓之“倒头饭”。
入敛成服死者人棺,谓之“大敛”、“成敛”。棺材是死者的房子,要用上等木料,精心制作。境内的棺木,多以柏木、桐木为佳,柳木次之。
死者遗体入敛,须俟子女等亲人到齐之后举行。人敛前,棺底铺灰包及防腐药包,上覆白布一幅(贫苦人家以白纸代替)。
大敛告成后,每天要三次烧纸、哭祭,直到出殡为止。其间,富有人家还要请僧道念经,超度亡灵。
穿戴孝衣孝帽之“成服”,亦称“戴孝”。中国古代的孝服有五种类型,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统称为“五服”。以穿戴各种不同的孝服,标明与死者的关系远近。在枣庄地区,常听人说,我们还没有出五服来,即是指近门近支,能穿着服孝。
敛告成,孝男孝女亲眷均成服后,还要给孝男孝女砍制哀杖。哀杖又称“哀棍子”,一般为柳木的。在砍制哀棍子时,全家无论有多少孝男孝女,必须从一个柳树枝上砍下来,以表示是近门近支,是“一支子”人家。因此,大孝子(即死者的长子或长孙)的哀杖最粗,以下按年龄、辈数,逐次变细。
吊唁吊唁,是有关生者对死者及其家属的悼念和安慰。此为境内城镇和乡村,普遍流行的重要丧俗之一。开吊之前,要向亲朋好友报丧。否则,亲朋不能贸然前往吊唁的。
乡村吊唁,又称哭人。除亲属白天吊唁外,本村亲邻,世代聚居,也要去吊唁。妇女一般在白天,三五人成群结帮,前往哭祭,此时女眷要陪哭;本村的男人们多在晚饭后,带上块儿八角钱或携带纸、箔,也三五成群前往哭祭。当他们来到丧主家门前时,把提前准备好的钱、纸交给桌前的记帐人记上帐,俗称“上素纸”。之后,去灵棚哭祭,此时孝男陪哭。
城镇居民或机关吊唁,多携带花圈,结伴前往,程序与乡村相似,只是在哭祭前,要向灵堂行叩头礼,一般平辈、国家工作人员多行鞠躬礼,晚辈跪拜,尔后痛哭一番。死者的亲属也要在一旁陪哭,最后要屈右膝跪谢哭祭人,谓之“谢客”、“谢孝”。一般没有晚上吊唁的习俗。
出殡出殡之前,要请阴阳先生点穴择墓地,砌墓,择吉日发丧(出殡)。殡仪特别讲究,有钱有势的人家,要在丧屋前高搭灵棚,所有庭院、走道均以白布编织成长廊、布幔,大门口扎起高大的白色牌坊。灵棚及牌坊,均悬挂写有挽词的匾对,鼓乐仪仗,二官(祖道、祀土、点主)、宾相(司仪)一应俱全。请僧道对灵设坛,超度亡魂,制做金属冥器陪葬。用彩纸扎制车马牛轿(统称社号)及使用器物陈列,极尽豪华之能事。
出殡期间,还穿插“荣吊”、“祖道”、“祀土”、“点主”等四道红场。孝男孝眷亲属先后要行家奠礼、路祭礼、墓祭礼与安葬后的堂祭礼等三跪九叩大礼。均由宾相司仪,鼓乐伴奏,礼仪相当繁琐。
一般贫苦人家的葬仪较为简单,三日后,即敛棺出殡,掘土为圹,下葬后堆土为坟。也要请鼓乐班子吹吹打打,出殡的一些基本程序都要有,只是较为简单。一般用时间为一天,头天下午开始,第二天午饭后即行埋葬。出殡开始的当天晚上,要报庙攉汤。还要为死者饯行,烧纸钱、马、牛、轿等,谓之“冥钱”。
出殡这天,丧主家的亲朋好友都要到场祭奠、上礼钱,俗称“行来往”(亦有人称行往来)。根据本人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决定送礼的轻重。上礼钱又称靠帐。上的礼一般为现金、花圈、帐子、蜡烛、锡箔、荤馔(盒子、祭)、火纸等。
安葬旧时,基本上都是土葬,俗谚有“入土为安”之说。每个宗族都有自己的墓地,俗称“林地”、“祖坟地”。墓地是请阴阳先生选中的风水宝地,颇为讲究。
棺材抬到距墓地百多米处时,要抬棺快跑至墓地,谓之“抢穴”。目的是怕风水宝地被别的仙家、狐怪抢占去。棺到墓地,孝子及亲友再行跪拜大礼,接着下棺入墓穴,棺上置弓箭、陪葬品,然后用芦席或白毯覆盖。
圆坟死者的亲属为新坟添土,俗谓之“圆坟”。圆坟的日期,境内各地略有不同。有的地方,在埋葬死者的当天,就举行圆坟仪式;有的地方,则在埋葬死者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才圆坟。圆坟的仪式、程序也略有差异。祭祀丧葬礼俗,除了治丧期间的祭祀以外,埋葬之后,比较重要的祭祀
童葬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夭亡,通常不埋葬,只用谷草(又称杆草)卷住尸体,扔到野外或乱葬岗上喂狗。古人认为,这些夭折的婴儿是来讨取前辈子债务的讨债鬼,以让野狗争食对其惩罚。种过牛痘的婴儿死亡,也要用谷草卷住尸体,埋入地一角.不留坟头。儿童死亡,可埋入坟地一角,可以留坟头,但不能进入祖坟林地。凡未结婚的青年死亡,也作为童丧,一般用薄棺成敛,葬于地头或祖坟后的指定地点,堆一个小坟头,俗称为“小丧”。
童丧不举行任何仪式,不停尸在家,即死即葬,也不作专门祭祀。
8.礼仪禁忌
在嫁女途中,应避免与另一嫁女的花轿相遇,这叫“喜冲喜”。俗语云“喜冲喜,一个成来一个秕”。境内有“借死不借生”的禁忌,即不允许自家以外的任何女人在自家里生孩子。
丧葬,古称为“凶礼”,禁忌颇多。人死忌说“死”,称“倒头”、“老了”、“走了”、“回去了”等等。
节日禁忌主要反映在春节期间,一进入腊月,到处有神。说话做事,需处处留心,特别是每年的除夕、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禁忌多多。初一煮饺子,饺子开裂进水,不能说“破了”,意味“破财”;打扫房屋的卫生,不能从屋里向外扫地,要从屋门向屋内扫,“守”住财。已婚女性不能在娘家过正月十五,“看了娘家的灯,死她老公公”。二月二日不能推磨,不能动针线、剪刀,是怕轧龙头、伤了龙眼。五月忌盖房子,有“五月盖屋,令人头秃”之说。重阳节,出嫁不到三年的闺女,也不能回娘家过节,“回娘家过重阳,死她老婆婆娘”。九月里忌套被子,会犯九女星,婚后连生九个女孩,不生男孩。每月的初一、十五不能走亲戚。忌下午走亲戚、探望病人。
第九章教育
1980年洪村联校公10个班级,五年制,一个年级公两个班级,每个班级有五六十个学生。
2012年8月洪村联校新学期新开局个项工作实行“学校一处室一年级组一班级一教师”五位一体管理体系,形成以班级为重点,处室,班级,教师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的管理运行机制。
2012年6月洪村联校举行诵读诗文活动。
2012年8月洪村联校开展了专家释疑教师解惑有效推进新课改活动。
第十章建设
第一节公路建设
2000年洪村修建自己的洪村主道共计2.1公里。2014年修建600米。
第二节居民建设
村庄整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之一,全村基本上盖成二层楼。
第十一章卫生
1980年至2000年洪村公三家卫生所。最年长的是傅公文,医疗事业48年。
洪村内有一处卫生室,员工共10人,主要责任开展的了预防接种等相关业务。
目前,全村垃圾站3个,环卫工人4个。
第十二章通信
2000年,全村覆盖网络为联通、网通,覆盖99%。
截至2014年,洪村网络通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有线宽带覆盖90%,其中中国联通用户达65%;中国移动网络宽带覆盖10%,无线WLAN覆盖80%。
第十三章文化
洪村炮楼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又是2011年市中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四章人物
李文清:精修电机,是洪村及周边的修好手。
傅允海,在一九七七年农业学大赛,被评为“劳动模范”。
傅允水:精修拖拉机。是当地的一个修拖拉机好手。他修拖拉机从来没有修第二次的。此人与2010年正月去世享年66岁。
傅守利,男,出生地址: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洪村。父亲(傅允泉)早世,母亲改嫁,从小跟他大伯(傅允福)和他二伯长大。从小不好学习还是他二大伯(傅允海)哄他学习,小时候好爬树摸鸟。现为枣庄市四十一中体育教师。
傅敬启:精修摩托车,2004年就维修摩托车,代修电动车、自行车,2006年退休;2013年开汽车。
本村有一些贩香蕉如:傅允海(退休)、傅守林、宋后军、陈茂法、陈茂奎、王得喜(退休)当地人称“香蕉大王”。
洪村厨师有:傅守奎(已故)、傅华山(喜临门大酒店)、傅应泉、刘陪勤(新农村酒店)。
第十五章交通
洪村交通发达,枣台公路、十里泉路(030县道)纵横穿过。
2000年洪村修建自己的洪村主道共计2.1公里。2014年修建600米。
第十六章旅游
洪村桃园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洪村南部,是一个以毛桃、血桃、油桃为主要产品的桃园。
第十七章大事记
2011年
2011年9月14日下午一点半,导报记者来到紧邻山东泰和的洪村。吃过午饭后,59岁的付华龙和邻居——48岁的何友华一起坐在大门外哄着孙子玩。一听导报记者问起山东泰和的污染问题,付华龙赶忙把导报记者让进家里,并表示有许多话要说。“昨天夜里12点,工厂里装卸车咣啷啷地响,我就去砸他们的门,还让人睡觉不?”一进屋,付华龙就用浓重的枣庄话告诉导报记者。他的家与山东泰和仅一墙之隔,晚上工厂里装卸车时推动塑料桶发出的巨大响声让他和家人根本睡不着觉,他多次去厂里反映情况,都被挡在了门外。山东泰和门口传达室的人总是告诉他,领导不在,等领导来了就给他回复。但他从没等来山东泰和的回复。在洪村,与山东泰和一墙之隔的还有付华龙的两个儿子家。“不是一回两回,天天这样。孩子都上班,晚上睡不着觉怎么行?”他说,不停地去工厂里找也是为了孩子。就在付华龙情绪激动地向导报记者讲述噪音污染之时,何友华带着病历过来了。“我一闻这味儿就咳嗽气喘,今年8月被熏倒,住了20天的院。”何友华说,她家与付华龙家隔着一条小路,距离山东泰和只有十几米。顺风天,当山东泰和排放气体时,她就被熏得头疼、咳嗽气喘。
她拿出在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的住院病历,指给导报记者看,“医生诊断化工气体中毒,慢性肺炎。”她说自己的身体原来很好。早在山东泰和扩张之前,距离该村最近的是一家预制件厂,她在这个厂里打了十几年的水泥块。后来,山东泰和买了预制件厂的地,扩大到了村边。“一刮风俺就得戴口罩。要不,就被熏倒了。”说着,何友华从裤兜里掏出一个蓝色口罩。不过,坐在付华龙家里,导报记者并没有感觉出空气有什么异常。“白天还好。晚上8点多放气,夜里最厉害。”何友华强调,山东泰和经常晚上排放难闻的气体,白天是闻不出异味的。那么,村里有没有其他人被污染的空气熏倒呢?付华龙的妻子告诉导报记者,其他人现在并没有因此生病的,但他们也担心空气污染影响身体健康。既然空气污染如此严重,村民为何不向环保部门举报呢?“打电话给环保局,环保局也来了人,但白搭。”付华龙说,向环保部门反映情况后,市中区环保局来查过,但监测结果正常。他怀疑是区环保局在检查前通知了企业,所以检测结果才正常。同时,付华龙怀疑水源也被污染了。他告诉导报记者,村里人共用一口机井,这几年水里的碱特别多,沉淀后盆底积着一层白粉,烧开的水像白汤。“有钱的人都从外边买水喝。”他说,有的村民从枣庄凤凰山岭买水,一块钱一桶,再加上5块钱的运费,每桶水6块钱。从付华龙家出来,导报记者敲开了距离山东泰和几百米远的一户人家的大门。当导报记者询问是否要水时,男主人忙从房间里出来问是矿泉水还是地下水,“要是矿泉水就不要了,我早订好了。要是地下水的话,就要些,洗菜做饭用。”他说,村里的水不好,现在喝的是矿泉水,想再买些便宜的地下水用。在洪村的另一条大街上,几个商店都在销售桶装矿泉水。金福源超市的营业员告诉导报记者,不少村民怀疑地下水被污染而买矿泉水喝,另外,早晨起床如果早的话,有时会闻到空气中的异味。至于水和空气是否真的被污染,她不太清楚,但总是不放心。
2012年
新学期在即,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有效推广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西王庄乡洪村联校利用开学前教师学习班期间在会议室举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西王庄乡洪村联校以“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为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洪村联校每周一都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升旗仪式后会有国旗下讲话,这已成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再从这延伸到各个角落。
9月
西王庄乡洪村联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在中秋国庆小长假前期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学校安全工作。
及时传达安全工作会议精神。28日上午全国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下午就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加强安全教育,使省市教育部门领导的意见和要求能及时传达到每一个教师。
强化部门负责人职责。学校领导根据综治要求,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强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度,要求各部门要牢牢树立安全意识,防患未然。
排查学校安全隐患。根据上级要求,学校领导召开相关人员现场工作会,当面排查防火、防盗、防意外事故的安全隐患,全面检查了学校的每一个办公、教学场所。
10月
市中区西王庄乡洪村联校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
在10月8日的升起仪式上,校长孙宾分别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和《爱过就在你身边》国旗下的讲话。
各班先后开展了《国耻永难忘,民族当自强》和《我爱你,中国》主题班会,并以此为主题进行黑板报和手抄报创作、评比和展示。校园广播站“一个故事一首歌”栏目播出了“九一八事变”、“开国大典”、“腾飞的中国”等纪实故事和一批耳熟能详、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进行曲。
活动中,该校的孩子们了解了祖国的百年屈辱和新中国的日新月异,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13年
6月28日◆河道淤积形如墨泥池
该网友所反映的那条河位于西王庄乡洪村的东面,大西楼村的北面,大西楼的村民们称之为北河。流经此处的河段宽约8米,河面上除了覆盖着的绿色植物以外,部分河面呈现出土黄色,上面的泥土已经龟裂,记者本以为此处是已经干涸的河床,但没想到一脚踩下去,土黄色表皮下面渗出又厚又黑的淤泥,看起来甚是恶心,黑色淤泥旁边的河水也被染成了墨汁似的浓黑色。
顺着河道向南望去,发现这段河道类似于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少,从记者所在的位置一直向南成片的分布着,一直延伸了近百米的样子,黑色淤泥阻挡住河水,河道中间只有一条缝隙让河水从此处缓慢经过。在对面的河岸,有一处正在往河里排放黑色污水的暗渠,污水泛着白沫,记者不能判断是不是工业污水。
据河道旁不远处桃林里一位看桃树的村民介绍,自己就是大西楼村的,记忆中这条河的上游是周村水库,往下去应该是运河。
◆村民无奈打井买水喝
“原来这个河下面都是沙子,河水原来都有一两个人深,可清了,洗衣服做饭什么的都能用。你看现在的河,脏得不成个样子,浇地都不稀罕用它,更别提洗衣服做饭了。而且下面都是煤灰堆积的污泥,河水也是只有表层这么一点而已。”该村民说:“这村中河水出问题的情况已经出现十多年了,现在只要是不下雨,河水就变黑,下河洗个澡都嫌水脏,这两年用这水浇地时有死庄稼的情况发生,听说,以前有人喝这水后撂倒的。我们现在都是喝自己打的机井的水,还有人买成桶的矿泉水喝。现在这河水,真的是没什么用处了。”
据洪村内一李姓老人介绍,围绕该村的一共有三条河,西边的叫大沙河,东边的叫北河,另一个地方叫黄烟,现在就只有黄烟这个地方的水质还好些,其他两条河的水质都是差的不行。
李老先生表示,近些年来西王庄的小厂子遍布,包括像一些塑料厂、化工厂等不少,平时白天在家就能闻到四周传来的各种各样的气味,而到了晚上则更加浓烈,有时走在路上都没法喘气。
“自打西王庄来了这些化工厂以后,附近几个村内的井水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数浅水井的水质都差了很多。洪村里的机井水质更为糟糕。”李老先生说,“我向来都有鼻炎,也闻不着什么怪味。虽然这么多年以来都听村民说井水有怪味,建议我别喝机井里的水,但一来自己闻不到,二来家里就一个人,年纪又这么大了,这么多年也是一直凑合着喝。”
旁边一位姓孙的村民告诉记者,以前附近几个村的井水都非常甘甜,现在虽说还能喝,但总是有股说不上来的味道,反正就是难喝。现在各家吃水都是去村头的超市买矿泉水,或者骑车到别的地方拉水。
◆提到洪村村头那家泰和水处理厂过年给村民发油一事,该负责人说,这还是村里前两年向该企业争取的,算是企业给村民们的一点小福利。另外关于村民们怀疑这家企业排放让人窒息气体的问题,该负责人说:“泰和是一家生产来苏水的企业,各项手续都很齐全,村民们目前也只是对其怀疑,并没有证据证明这难闻的气味是该企业排放的。”
附录
历史参见《枣庄市志》
教育参见洪村联校
人口参见洪村村委会
★以上文章通过洪村村委会整理。
出版:洪村出版集团
发行:枣庄市中区西王庄镇洪村村委会
印刷:洪村人民印刷厂
字数:28千字
印张:1(1/32)
印册:1-100册
版次:2012年12月第1版
印次:2013年1月在洪村第1次印刷
书号:ISBN978-7-85221-360-2
定价:20.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