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让人很容易想起那首《回乡偶书》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十四、五岁离家,算起来也不算少小,近几年又经常回家,虽然少了这种“近乡情怯”的羞赧,但看着同学和亲戚家完全叫不上名字的小孩、儿时再熟悉不过如今蒸蒸日上的家乡新貌时,才想起自己已是外乡人的身份。
家乡在一个农村,民风朴实,在那里我度过了斑斓的童年。后来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举家迁到市内,但家乡带给我的记忆依然是那么清晰和甜美。春天和表兄弟一起放风筝、打鸟;夏天和小伙伴摔泥炮、藏猫猫;秋天帮助辛苦的父母秋收、晒粮;冬天玩冰猴、吃冰糖葫芦;尽管二十多年前家里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富裕,但童年的快乐并不会和金钱扯上关系。刚离开的十年,因为一直忙着求学,回家的机会很少,倒是母亲每次回来都会带回各种各样的消息,谁家的女儿出嫁了,谁家的二小子有出息了,谁家又新盖上大房子了,那时的我一门心思想着自己事,但家乡的这些变化还是让我欣慰。这几年,自己安定了,家回的也多了,家乡也更加富裕了。借着临近102国道的地理优势,一排排富有特色的酒店如雨后春笋,颇有点“把酒临风”的味道。大大小小的汽车修理部、大修厂为过往车辆解决不少困难的同时,也给朴实的农民增加不少收入,一间间气派的房子以及不亚于城里别墅的独门独院小楼,让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小时一起长大的表弟也加入到修车大军,据说手艺还不错,十里八村的车主碰上难题还会专程来请教。
一直以为这里是我的家也就应该是母亲的家,但因为今年春节一位长辈九十寿辰,才知道这里并不真正是母亲的家,母亲真正的家离这里二十几里路,当我们一行五人一路颠簸来到我生长三十多年从未回过的村子时,母亲眼里的那分欣喜让我动容。出来迎接的是一大群面带笑容的舅舅、舅母、表兄、表嫂,虽然面孔都是陌生的,但只要一报上名字来,都会亲热得执手相看。母亲和她的表兄弟们聊起他们小时候的事情,犹如我经常想起和表兄弟拌嘴、玩耍的情景。
当我们舍不得掸掉身上故乡的尘土踏上归途,看到道路两旁已经长成在车窗外疾驰而退的钻天白杨时,那种感觉蕴含了无数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温暖,兴奋,激动,还有一丝远离家乡的惆怅。我想此时母亲的内心一定比我更加激荡,因为上车那一瞬,母亲的眼中分明有泪光在闪动。我想无论在故乡还是在他乡,我们和这片土地一刻也不曾远离。
顶一下,推荐阅读~
顶一下,推荐阅读~
顶一下,推荐阅读~
顶一下,推荐阅读~
:[笑哈哈][笑哈哈][微风]新年吉祥[微风][给力][给力][心][音乐][赞][赞] //@对酒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