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东新
我与写作有缘,但不知始于何时。
记得读小学、初中那会,我鲜有习作作为优秀范文在全班宣读,作文得分老徘徊在“60”分至“70”分之间,总认为自己不是写作文的那块材料。但我自幼酷爱读书,平时里也喜欢胡乱涂鸦一下,可能是钟爱文学或父辈遗传的渊薮吧,骨子里流淌和燃烧着写作的激情。
一次老师命题一作文,难度颇大,我便请教当中学教师的父亲,可以说这篇作文是在父亲手把手亲自调教下精“雕”细“琢”出来的,当时颇自鸣得意,认为无人能敌,成为范文简直是“小菜一碟”,不料作文本发下来时竟让我“大跌眼镜”,一个鲜红的“68”分令我至今想起仍能“口吐狂血”。从那以后,我便觉得当了十多年语文教师的父亲也不过如此(可能自己当时太年幼无知的缘故)。这算是我与写作的第一次“结缘”吧。
高二那年,几个“狐朋狗友”凑在一起,当时全县每所学校都流行搞文学社,我们白牙市镇中学也成立了“真钟”文学社,我有幸“发表”了那么几篇小“豆腐块”,便“骄狂”得不得了,以为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乃当世“才子”一代“文豪”也。于是酝酿着向各大型报刊杂志社投稿,整日沉湎在所谓的”文学创作“中,居然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拼凑”起一部四五万字的中篇小说,投稿之后居然还收到了编辑先生言辞恳切的退稿信,鼓励我多多投稿。这无疑给我注入了一剂“鸡血”,我写得更勤了,连吃饭、上课时间都用上了,一心想成为“作家”,嗐!哪里还管什么高考不高考的。后来这事终被班长同志告发,班主任老师气得把我狠狠地臭骂了一顿,我这才幡然醒悟收了手,还好,总算悬崖勒马,没有一错再错下去。这可能是我写作中遭遇的第一次“滑铁卢”吧。
高考落榜后,我在家待业,百无聊赖之际又做起了“作家”梦,于是拼命地涉猎各类报刊杂志,吮吸书籍的精华,摘抄优美的语言文字,到图书馆借名著啃书山嚼文海,尝试着写诗、写散文、写杂文和创作小说、故事什么的。那段时间,我过得既充实又艰辛,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痴迷入梦的境界。可以说我后来的写作成功,全得益于这几年的刻苦磨炼、发奋用功,这让我拥有了写作的“第一桶金”。
我第一次发表处女作是在1996年7月里的暑假,当时我在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教书,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在写作上,那个时候投稿真是不易,投稿须先工工整整地誊抄在方格稿子上,装进信封,贴上邮票,通过乡邮政所转县邮政局才能寄出去,因此等回信的时间特别漫长,但也特别有成就感。最初我拼命地写拼命地寄,但所投稿件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我没有气馁,经常半夜爬起来写稿、改稿,有时写不出,就先爬到床上睡觉,等半夜醒来一两点钟头脑清醒时继续写。这样坚持了一年多,我的第一篇处女诗作《屈原颂——写在端午》终于在省报《文化时报》上刊登了。之后,我陆续在《湖南农村报》、《湖南广播电视报》、《湖南教育》、《永州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文章,成了全乡远近闻名的“土秀才”。
1999年以后,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事业上不如意,再加上结婚生子,我把全部心思都用在教学上,一心扑在自己挚爱的教育事业上,到2008年近十年间我基本上没有写作,要说有,也只是工作上的、形式上的计划总结、情况汇报等,至多是辅导学生参加各类征文、读书竞赛,拿了十几个省市县一二三等奖而已。可以说,这十年我的写作基本上停滞了。
也许得益于写作的缘故。2008年4月,我被领导发现并改行进了县纪委办公室工作,领导让我具体负责新闻和信息这一块,我终于可以拿起我久违的笔,把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诉诸笔端,把喜怒哀乐、爱憎善恶力透纸背,寻找和发现工作生活中的亮点和闪光,把它凝聚成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像一道道彩虹,铺满霓裳的天空。就这样,《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湖南日报》、《永州日报》相继留下了我探访的足迹。迄今为止,我已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章400余篇,4次被评为全省反腐倡廉宣传报道优秀通讯员;1次被评为全省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连续3年被评为全县宣传思想战线优秀通讯员。
回首写作带给我的苦与乐,我终于悟出:我离不开写作,写作也离不开我。
顶一下,推荐阅读~
顶一下,推荐阅读~
谢谢点赞
谢谢点评
学习学习
顶一下,推荐阅读~
顶一下,推荐阅读~
用血肉与灵魂浇灌写作吧!
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终会硕果累累,祝贺!
我也曾狂热的痴迷写作,现在有时拿以前写的东西看都觉得自己有点才气,可惜
顶一下,推荐阅读~
欢迎常来指导
谢谢推荐
欢迎常来指导
知音,顶一下
谢谢,也祝您同样成功
不要泄气,相互学习。
谢谢推荐,欢迎常来
顶一下,推荐阅读~
感谢推荐,向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