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生一般会成长三次。
第一次,是在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的时候。父母不再依着你的要求,无论是无理还是有据,不再由着你闹腾,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同学不再处处为你着想,因着你的自私肤浅;朋友不再次次同你玩耍,因着你的任性胡闹。
第二次,是在发现自己不管怎么努力,有些事终究还是无能为力的时候。挫败感呼之欲出,不言而喻的伤感充斥着,
第三次,是在发现有些事可能会无能为力,但仍旧尽力争取的时候。
正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无名碑上这样写道:“当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范围,决定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些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成为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在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这谁又会知道呢?”
这是没有铭的墓碑,不知道为谁而立,却一直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我们能确立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说出来也不费劲,但是做出来呢?那可就不一定了。年少时的“科学家”“宇航员”都成为谈资,真正实现的又有几个,说出来容易,做起来不易。
都说少年时,风华正茂。意气正风发,怎可不得意:
在黑夜中,只要你抬起头,就会发现银河耿耿,星光月色能照亮你深藏的幽幽梦想;在跋涉中,只要你俯下身,就会发现花溪潺潺,足边缓缓走着的波纹能濯洗你日益蒙尘的心。仰首俯瞰,万物之景收入眼中,即便是这样,我们也终归躲不掉那些个失去,有失才有得,所谓精神、物质的补偿也不过如此这般。我,还有我们,你,还有你们,都该明白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温暖,从来都不缺四面八方伸出的援手,艰难困苦固然不可挡,但还有人力的作用常在,记住途经坎坷时,请不要关上你的窗,看开一些,你会发现,窗棱边有个支柱始终在立着,不倒。
因为年少,总不把年轻当回事,多年后的今天,或许我们还在感慨岁月的荏苒,宛如白驹过隙,却不知曾经的美好,静若扶柳烟翠,当忆起,便是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都经历过千千万万,都跋涉过山山水水,却生生迷失在了当途,沉醉在纸醉金迷中,不知归路。
苒苒休的即便是物华,也难以欲语泪先流。最是年少时,一语方休,一曲才奏。我们知晓它的蹉跎,却参不透它的落寞。
只道是: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年少多时,一时嚣张,一时惆怅。
顶一下,推荐阅读~
顶一下,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