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杜月笙,不是通过《杜月笙全传》,而是早年在《读者》杂志上看过的一篇关于梅兰芳的文章。那篇文章中的一句话“梅兰芳在民族大义方面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但他对待孟小冬就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了”,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国难当头,梅兰芳蓄须明志,值得称道,但他对孟小冬始乱终弃,的确有失大丈夫风范。做为一个京剧名角,孟小冬最终投入青帮大亨杜月笙的怀抱,难免让人把梅兰芳与杜月笙做个比较:杜月笙是上海青帮的龙头老大,梅兰芳是民国时代著名才子,她嫁给杜、梅任何一位都不会辱没了自己,而杜月笙年近六十,妻妾成群,这难免让人探索其中缘故。《杜月笙全传》给出了答案:杜月笙出身贫寒,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成名之后就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听戏是最好的选择,悠闲中就能获得知识。因此认识了孟小冬,她的戏杜每场必到,殷勤备至,情深意重,因此孟小冬嫁于杜月笙就不难理解了。
不论是在纷乱的年代还是在和平岁月,如果你对待朋友或爱人不真诚,即使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或者腰缠万贯、富可敌国亦或文武兼备、人人称道,他们也会义无反顾的离你而去。相反,如果你对朋友和爱人坦诚相待,即使你恶贯满盈或穷困潦倒、无隔夜之食又或目不识丁,他们也可能不离不弃,伴你左右。一个人待人接物如果能达到至诚的地步,那便金石可镂;如果心存虚伪的念头,那他与人相处会使人觉得面目可憎而惹人讨厌,一人独处,面对自己的影子也会觉得万分羞愧。
看梅兰芳、孟小冬、杜月笙三人的爱恨纠葛,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块顽石也有它闪光的地方。梅兰芳是位具有浓厚爱国精神的杰出艺术家,但他对待孟小冬则是他一生中不光彩的一笔,杜月笙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充当屠杀工农的刽子手,坏事做尽,但他也曾被蔡廷锴称为“上海抗日的地方领袖”,对孟小冬真诚一生。足见,我们不能轻易对一个人的优劣下定论。
相关专题:
荐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