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文・分享心情・感悟人生・www.yafu.me】
当前位置: 雅赋网 > 心情日记 > 心情日志 > 正文

听《梅花魂》有感

丝卓贝瑞的空间作者:丝卓贝瑞 [我的文集]
来源:雅赋网 时间:2013-11-01 21:04 阅读:1099次   我要投稿   作品点评

2012年10月17日下午,在赤岗小学拉开了本学期海珠区研讨课例展示活动的帷幕,首先登场的是由海珠区两位中心组老师分别执教的《梅花魂》第一、二课时,紧随其后的则是林老师主讲的《浅谈修订课标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要求》的讲座。

活动的两个进程下来,不难发现,之前的课例处处力图体现并落实林老师讲座中所提到的“五个度”。下面就此简单地谈谈本人的课后感受:

1、文本解读显高度。在文本解读方面,看得出老师能从多方面进行解读,比如单元的主题、课后习题的设计意图、作者的编写意图以及文本的一字一句等,老师都有所关注,并能通过对文本的细读,读出文字背后的深意,品出文字背后的情感。如:在第一课时中,梁老师就抓住了“玷污”这个词语,引领学生去品味“玷污”和“弄脏”的不同含义,进而体会作者在文本中选用“玷污”的深层意味;在第二课时中,刘老师直奔中心,长文短教,在学生的学习基础上,只抓第3、13自然段进行品读,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多次出现的“愈”和“最”字,使学生在字词之间感受到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2、课中指导显力度。在两个课例中,处处可见教师的有效指导。如:在字词教学环节,梁老师出示了“折”字的三个读音,并让孩子针对“折”字在文中的特定含义选择正确的读音,巧妙的渗透了多音字根据字义辨别读音的方法;为了攻破课后第一条习题,梁老师更不惜花大量的时间,呈现了整个概括事情方法指导的过程,更把对学生概述能力的训练落实到位。从课堂效果看,学生确实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所进步,渐入佳境。

3、表达训练显强度。在第二课时中,刘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补白,在音乐、图片以及老师动情的导语下,学生很快就走进了情境,走进了外祖父的内心,发挥想象抒发情感。这样,既能进一步地体会外祖父那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同时,又能让学生适时、适当地抒发自身所引发的情感,加深了抒情的体验。

4、课外阅读显广度。在第一课时开篇的导入中,梁老师不仅让学生回顾曾接触过的与“思乡”这一人文主题相关的诗句,还把另一组相关主题的课外诗词带到学生面前,为学生拓展了阅读面,更丰富了学生的对诗词的阅读体验。同样,这一教学理念在第二课时中也有所体现,刘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气节”这个词语时,不但列举了不少历史上坚贞不屈的英雄人物,而且还借此机会,向学生推荐了一些关于英雄人物事迹的书籍和文章。这样的两个设计都没有像以往那样,总在课末时才在作业布置中进行推荐阅读,而是巧妙地在课中适时地进行推荐,既遵循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进行了相关主题阅读的推广。

5、作业布置显梯度。在两项作业设计中,先有相关人文主题的推荐阅读,后有本课读写训练点的训练。不过,只看教案上的显示,我的理解就是两项作业都是必做的,如果是这样,那作业量会否稍大了呢?如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喜好改成二选一完成,那会不会更为合理呢?

两个课时下来,亮点纷呈,不乏可借鉴之处。但同时也引发了几点思考,简述如下:

1、训练学生概述能力的环节能否更为高效?

在为课文概括事情的环节,可能是执教老师想为听课者展示整个方法的引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让学生通过把握语句中的关键词,从而把握事情大意,并串联起来。但是所花的时间几乎有20分钟,这一环节是否对整节课而言稍显低效呢?同样是把握句段中的关键词,那能否让学生通过起小标题的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呢?我们可以先让每个同学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小组里面的评价筛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能把握关键词,又能在相互讨论中学会语言的准确及简练。是否这样处理,课堂的节奏能快一点呢?

2、课堂中所关注到的表达特色是否要和所设计的读写训练点相一致?

从整个课的板书可发现,两位老师总结出来的表达特色有:对比、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以及较为突出的叙事抒情。而在课堂最后的环节中则是让学生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训练抒情的表达方法。两者看来虽有一定的关联,但当我看到作业设计中的第二项时,我不由得大叹遗憾,为何不把作业2放上来这环节呢?我们可以利用那剩下来的5分多钟的时间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写个片段啊!就算完成不了,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大概说说。这样会否对所关注到的表达特色更有训练的针对性呢?

由于时间的仓促以及个人能力水平的有限,以上言说可能会有点辞不达意,言辞间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同行们能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专题:学生 老师 训练 作业

    阅读感言

    所有关于听《梅花魂》有感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