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回老家,看姑姑家的才周岁的小外孙女洗澡坐在盆子里,可嫩可嫩的小手不停的拍打水面,溅出小水花,滴落在额头脸蛋上,偶尔皱起了眉毛,然见四周关注的眼神,便嬉笑开来,喔喔的叫嚷着不停……
其实自己小时候也很喜欢嬉水,长在长江边上,跟水莫名的近,跟鱼莫名的亲。家乡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临水的一面就是我们的圩田,圩田周围有圩坝,坝外就是河了。河里盛产鱼虾,每当开闸放水,水入沟,淌水塘,偶尔漫过良田,鱼儿好奇,随水来到了塘里,极少数更好奇的便逗留在水田里。所以在田里抓鱼就是小时候最乐见的事情。赤着膊子,卷起裤腿,乘着田水较浅,光靠一双手,偶尔也能抓出鱼儿来。
稍大一点,胆儿大了。也会跟着大人在池塘里抓鱼了。家乡那时的池塘一到农田灌溉的时节,水便浅了,闲着的大人们也怀有孩子的天性,或者说也嘴馋,便带着捕具就下去捕了。那时包括现在,自己的脑海中一直觉得老爸是个捕鱼高手,每次都能抓着好多大鱼。爸爸拿着网,我跟在后面拿着箩筐,喜滋滋的看着老爸把抓着的鱼放在筐里,而我即刻就把盖盖上,特担心鱼再会蹦出来。在折腾了一会儿之后,自己便不安分了,心早不在光光提筐的份上,便老想亲自去抓、去摸,最后抓出一个最最大的鱼来。然而,大部分时候都被老爸从幻觉中骂醒,还得本分得跟着后面,只拎筐不抓鱼。偶尔也会有例外,那大部分发生在大人们抓完鱼走了,而我假装着有事,或者找一个借口,又来到塘边,折腾好一会儿才走,其实大多没有什么收获,便嘟嘟着大人也不留点剩下……。
再往后,抓鱼逐渐得心应手了。下雨天,水沟里,鱼儿爱上水,上了水之后,在下面铺上鱼笼或者渔网,然后干等着就有鱼掉入网中。有一次印象特别深的是我看见别人放置好的鱼笼有鱼在蹦,而恰好,还没人在,在似乎苦思之后,落下尊严,卑微的取出鱼儿来,带回家去,心情瞬间大好,没见刚取时的扑通扑通跳的慌张,真不知道是不是有童心无邪这个词的存在。可年龄越大,胆儿也越大,在池塘水沟抓鱼受限于爸妈的唠叨,在大人的眼里水和火一样毕竟是个危险的角色,左右权衡之下,酷爱上了钓鱼。取一根鸭毛,去掉鸭绒,便留下个杆子,拿剪刀剪成一段一段的,就可以当着浮漂了,买好鱼钩,穿上线,再找一根竹竿,系上,拿着准备好的蚯蚓鱼饵,便可以去池塘钓鱼了。
那时我也算是个钓鱼的高手,而且十分着迷。放学回家就这个事,爸妈倒也支持,毕竟打发掉时间后还可以馋馋嘴,也倒痛快。现在偶尔想起来,特想插一句题外话,老爸老妈真是没操心过孩儿的学习的。钓鱼钓多了,都知道,池塘里鱼越来越聪明,不愿上钩了,而河里的鱼儿傻、饿、大,所以我逐渐转移地点,到圩边的河里去钓鱼。那里有一个优势是,在河边,有一种比蚯蚓更好的鱼饵——蚂蚱很多很多,所以,无鱼时就去抓蚂蚱,做到一边抓蚂蚱一边钓鱼两不误,现在想起来,蚂蚱吃粮,鱼吃蚂蚱,人吃鱼,走这一条食物链似乎比人吃粮复杂的多,但我更愿意走复杂点的——鱼肉鲜嫩可口啊。一段时间之后,考虑到河里开始禁止钓鱼了,加上学业似乎紧张好多,钓鱼也就渐渐少了、停了,最后只能回忆了。个中还有一些特别有意思的插曲,但受精力有限,也就作罢。
多年之后的现在,回趟家看见池塘里长满了野草,圩田也不知道变成啥样了,似乎并不适合去抓鱼和钓鱼了,即使适合,也没有孩时的冲动和感觉了,只能自我安慰,买来便吃倒显得自在了。但看着弟弟闲时拨弄的手机,看着姑姑的外孙女对水的酷爱,于是乎:
鱼之欢水,人之欢情,
时过境迁,天性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