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在这趟班车的车厢里响起这首歌时,不禁撩动我心头触角,主要源于这优美的歌词。演唱者降央卓玛用她那绵长宽阔的嗓音来浅吟低唱,使人思绪随时光倒流回仓央嘉措所处的时代,感悟他那恋恋红尘的心境。 六世达赖仓央嘉错(一六八三至一七零六),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出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因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在14岁时自藏南迎到拉萨。途经浪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师,剃发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由于长久的民间生活经历已在他心底里驻留下难以抹去的色彩,即便在清静庄严的布达拉宫圣地,他还是向往那自由率性的凡间。然而此时的西藏,政局动荡,矛盾激化,这也注定了其英年早逝的悲凉命运。 仓央嘉措的诗词热情生动又不失朴实优美,在川藏一带广为流传歌诵,并译成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印度等文本在世界各地流传,深受许多读者喜爱。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任何经久不息的作品必是融进时代时事,以及契合众多读者的共鸣点。仓央嘉措诗词鲜活刻画了自己情感世界的波谲云诡,并牢牢抓住“恋情”这个人类亘古未变的共鸣话题。 论起情事,众人皆兴趣盎然,仓央嘉措亦不能免俗。按常理,身为宗教领袖的达赖应当伴卷参悟来禁锢人欲,但他所要追寻的是自由空间和人性解放,于是借诗抒发自己的郁闷和压抑,从而绘就一篇篇有社会冷暖感知的作品。 如果旅游去布达拉宫,在仓央嘉措的塑像前,导游一般会停下来为游客讲一讲他的传奇。这位当时世人寡闻的达赖喇嘛,在数百年后开始接受着人们的朝拜、想象以及消费。不禁让人油然生起“古来仕宦皆寂寞,唯有著者留其名”的感慨。仓央嘉措寂寞一时,成就千古,皆因心力之作流泽后世。
感悟仓央嘉措的心境
阅读感言
所有关于感悟仓央嘉措的心境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