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秧歌始于明,盛于清,变革于民国,发展于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加繁荣壮大。它是由祭祀活动演变而成的娱乐活动,又通过文化交流,不断充实和丰富内容,如秧歌从宗教活动中吸取了音乐营养之后,才有了伴舞的乐队。现在秧歌中演奏的唢呐曲牌有不少就是神曲,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和政南部牙塘、石咀一带的“牛犊爷”借用巫师羊皮鼓,旱船表演中有扮演观世音菩萨的,演唱词中“九绣我佛莲台坐,十绣童子拜观音”等,无疑是受祭词的影响。再如“春牛”,古代有以春牛祝岁的习俗,因为牛是农事活动中的主要工具,堪作农事的象征,所以和政秧歌中的玩春牛等杂耍节目不仅是古代习俗的继承,而且也体现了各族人民共同祝愿农牧业丰收的愿望,更具有高原农牧业地区的特色。再如《舞狮》,据考,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而且是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入的,说明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的和政地区,接受它的机会比内地更早。到了明代以后,大量汉族移民迁入,又带来了南方的旱船、鞭子、竹马灯;民国初年来河州地区经商的山西、陕西商贾又传进了“跑驴”。和政秧歌在清代之前一律为“地蹦子”(即不踩高跷,徒步表演),民国初,有少数人开始踩五寸跷子,大多数仍为徒步表演。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青海马家军(马步芳的国民军)一个连驻防和政,春节时士兵玩起了高跷秧歌(跷高三尺),有四大光棍、打狗熊等节目,很受群众喜爱,民国二十三、四年,和政县城附近的群众和龙泉书院也相继玩起了高跷秧歌,从此,县城附近高跷秧歌逐渐取代了“地蹦子”。之后,和政秧歌经过不断的更新、完善,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歌舞表演形式,成了汉族群众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期间闹新春,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
形式内容:和政秧歌节目丰富,阵容庞大,演员多达二百多人。形式多样,有说有唱,载唱载舞,并伴有武术、杂耍、杂角表演,气氛热烈,异彩纷呈。和政秧歌大体上由“前五角”、“中三角”、“后五角”三大部分以及“杂耍杂角”组成,行进和演出都按前后顺序进行,只有杂角可以穿插在队伍中间,任意发挥,随处即兴表演,取乐于观众。
和政秧歌的基本排序为:
1、前五角
〈一〉流星:流星排在秧歌队的最前列,用以开路打场,一般由二人至四人组成,须有一定的武术功底且体质较好、身体矫健的人担任。白天使用铁(铜)制流星,夜间为火流星,其衣着为传统的武生打扮。
〈二〉仪仗队:排在队伍的第二位,置大幅横额二、三幅,写有该秧歌队的队名和宣传口号等,并有彩旗若干面为辅衬,以增加秧歌队气氛。与此同行的是秧歌柱子,现称为主席团,是秧歌队的总指挥,一般在五人以上,多为本村(社)德高望重的组织者和老把式(导演)担任,胸前佩戴写有“主席团”三字的红色小彩条,主要负责秧歌队的组织联络工作,并在秧歌出进场时致“告毕词”、接受馈赠礼品等。
〈三〉旱船:旱船传统的有一只船、两只船、四只船、八只船等不同的题材,表演内容多取材于历史典故,如“童子拜观音”、“匡胤送金妹”、“东吴招亲”、“八仙过海”、“薛丁山大战樊梨花”、“七仙女”等。旱船表演时,其进场由“四大光棍”伴唱《十绣》的曲调引船,同时有专用的鼓点和唢呐来伴奏。表演形式有“稳荡”、“飞驰”、“旋涡”、“搁浅”等,同时伴有互相打斗、停舟盘旋等战斗情节。旱船表演气氛热烈、神情激荡,将每个历史典故表现得活灵活现,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四大光棍”:由四个男角和四个男扮女装的女角组成,扮男角的戴礼帽、墨镜,上身着白衬衣、黑坎肩、肩上斜搭宣传政策的绶带,下身着黑裤子,腰挎眼镜盒、腰刀,右手持扇,左手叉腰,扭动起来,舞步矫健,动作潇洒大方;扮女角的踩低跷(约1。5尺),戴假发,配以钗簪首饰,黑纱制成的独辫,末端彩绸扎结,垂于膝下,上着大襟绸缎服,下身穿罗裙,一手持扇,一手拿彩巾,亦戴墨镜,歌舞时,动作小而优雅舒展、婀娜多姿,尽显年轻女性的矜持、羞涩之情,在表演中演唱的传统曲令有《织手巾》、《绣金匾》和《兰桥相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