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存在着各种问题,普遍的是:人与人之间不合,产生了各种摩擦。这问题归根究底是性格不合造成的。
大学里的学生可以说是来自“五湖四海”,南方的婉约派,北方的豪爽派……都集聚在了一起,文化差异,习俗差异……都显现出来。最重要的是,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性格也会不同。
距离产生美,大学生合宿已然没有严格看待这句话。大学四年,宿舍里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总有点小摩擦,处理的好的,开开心心的度过了大学,处理不好的,就得带着四年的胡思乱想度过,最后还留下个自己不善于社交的自卑心理。
现在大学里聊的最多的就是以后的走向问题。最后发现就是两条路,一是出校门,而是留在学校考研。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宿舍里立马就会出现分派,考研一派,找工作一派。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只不过,总会存在有一点点概率的苦逼事件:其一,只有一个人找工作,其余的都考研,看着同伴都考研,每天奋发图强,自己能不受感染吗?能不怀疑自己走的道路是否正确吗?其二,只有一个人考研,这可就要疯了,看着宿舍里的人每天开开心心的玩,自己却不得不为了躲避这些干扰,蹲在图书馆看书,最后还给人留下个“不合群的印象。”
现在常常可以看到有大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我能一个人走吗?别人会用异样的目光看我吗?我怎么样解决宿舍问题?……这些问题也许问的稀奇古怪,但是也有人产生共鸣,这不就说明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了吗?
这些问题可以归于心理问题,正是心理对自己产生了不自信的想法,才会问出这些问题。于是我们渐渐的发现,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越来越被人需要了。
有没有人想过提倡学校宿舍向单人间发展,这样大家之间就有了距离,距离会产生美。
这也许是消极避世的态度,但是对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有用。它可以给予大学一定的空间,可以培养大学的自主独立,对于改善人际关系也有好处。
进了大学普遍会被教育人际关系很重要。但是与人交流不一定要“贴身”,有时候,给大家留一些空间对于交流更有用。
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种症状“焦虑依赖症”。过度依赖自己的某个朋友,只对这个朋友好,也希望这个朋友只对自己好,结果只要这朋友一与别人交流,自己就会显的焦虑。有没有人有症状?我想不只一个。
对待这种焦虑,我尝试过,的确,你对一个人付出的越多,你想得到的也就越多,甚至会对那个人没有满足你心中的要求而感到不满。但往往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心痛的还是自己。最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开始着手于做自己的事,尽量与这个人保持距离。结果最后真的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相对于之前依赖那个人所表现出的自卑,现在显得自信很多。
在大学里,如果你是一个人的话,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你有更多的时间供自己支配,你可以完成别人做不完的事,亦可以走出自己的一份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