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农村”成了几乎所有人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父母对孩子讲的最多的是:“好好学习,否则将来就只能回村种地,一辈子没出息。”社会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榜样,都是怎样努力成功离开农村的典型事迹。目前威胁农业的两大因素:一是来自于耕地的减少;二是大批青壮年从土地上逃离。在“现代农业”的口号下,谁将会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呢?
幽静曲折的小道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那么的苍老,犹如老人脸上的皱纹,深邃而沧桑,默默的期待着。虽然晚霞铺平了回家的路,然而那柄苍老的锄头变得异常的沉重。劳作了一整天,疲惫不堪的身体此时怎堪承受无尽的思念和忧伤?天依旧是那片天,地依旧就是那块地。只是原野上多了些许孤影。
贵州毕节市五位留守儿童在垃圾箱里急匆匆的走去,最初的他们是多么的可爱。这则新闻让我陷入了沉思。我国的留守人口群体是一个庞大的数目:2000多万的留守老人、4700多万的留守妇女、2000多万的留守儿童。而恰恰目前他们正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批建设者。只要你接触农村就会发现,很多地方目前的农业是老年妇女撑着的。几十年的农业丰收是靠人们对土地的依恋和感情维持的。
毕节市的五位儿童失去生命的事件,让我想起了2010年4月新华网的报道:辽宁省朝阳市南双庙乡梨树沟村五名孩子意外食物中毒的事件,其中一对双胞胎女孩不幸身亡。他们同样是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一部分。他们的爷爷含泪告诉记者的一句话是:“哎!都是因为家里太穷了。孩子一年到头也没有水果吃,所以才捡了有毒的苹果干。”
灿烂的笑脸让人打心底的心疼,懂事又勤劳的他们担负着同龄人不该承担的农活,每天都向奶奶问着同一个问题: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家?回答也总是那么简单的重复:快了。但这又谁能知道肯定的答案呢!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在“现代农业”政策思想上又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把农业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长期目标。“民以食为天,土为农之本”,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致使许多农田荒芜的报道频见报端。这已成为社会担忧和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农村中老年人不会终将是新农村的建设者。作为一名农村走出来的学生,对于农村再了解不过了。“现在的年轻人不会种地了,也不愿意种地了,将来的土地谁去种?”“呆在农村连个媳妇也娶不起,现在结婚最起码的条件是城里有套房子。”这样的声音频频回响在耳边。人去屋空,土地在呜咽。农村在逐渐地空心化。
以前的我简单的认为只有我们雁北的黄土高原上才存在这样的种种问题。曾经的父母一再劝阻自己不要报考农业大学,而我始终是难以理解,最后也只能顺从。当2012年暑期实践过后让我彻底的改变了自己过去单一的看法。其实土地荒废、青壮年外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村小学倒闭等一系列问题普遍存在于广大的农村。
有人戏称种地的是“38619925”部队,即“妇女、儿童、老人、二百五”。虽然是戏称,但也真实的反应了农村的现状。新时代“现代农业”的建设将会靠谁来建设?这也许是我们每个人该思考的问题。
“谁是农民?”这个本来是一个人尽皆知的概念。而今却变得模糊起来。使我们一时难以找到农民在哪里?因此导致本意是提高农民收入政策,最后受益的往往不是农民。本意是要提升农民的素质,但最终却不知道应该提高谁的素质。由此看来解决“谁是农民?”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它实在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农民待遇最重要界定的概念,也是缩短城乡差距的关键指标。
新时期的现代化农村建设者将会是谁呢?我认为将会是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一方面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大的困扰,被迫去创业。另一方面基层工作单位却缺乏有思想,出谋划策,开拓创新的青年工作者。大批异地求学的学子很多是希望毕业回到家乡发展,只是因为青年人感觉受太多舆论和经济的束缚。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小康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当中国农民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不再受到种种歧视的时候,才能给国家提供安全的农业环境。社会才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