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来到老家,村口那棵老榕树依然坚定的矗立在那里好似张望着归家的游子,只是树下那抹苍老而执着的身影却不再出现。
从小我就跟着外婆一起生活,平时总爱和其他孩子们在村子里嬉戏打闹。但是,自打我记事以来,总有一个身影在我的视线里频繁的出现,以至于如今我依然记忆犹新。年事已高的她,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不堪但却干净整洁。岁月在她的身上留下了一抹抹痕迹,半白的头发凌乱着,眼角的皱纹清晰可见,不知生活带给了她什么使得她的眼睛经常泛着一层白雾。她总是喜欢对着村里的孩子微笑,但换来的却是孩子们恐慌的眼神,也许是因为她那不雅的外表让孩子不安,亦或是对她的恐惧,但是村里的大人们却对她喜欢接近孩子没有强烈的反映。她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每天傍晚都会拖着那狼狈的身体,迈着颤巍巍的步伐去村口静静眺望着远方,直到夜幕慢慢浸没了整个村子点亮了万家灯火,她才失落而归。不论春夏秋冬还是风吹雨打,她就像一尊雕像守候在那里,只有旁边高大的老榕树与她相伴。
她像一个谜一样的存在着,年少的我不禁去找外婆打听她的故事。那晚吃过晚饭我就迫不及待的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坐在炕上等着外婆讲故事。外婆告诉我,已经很久没有人叫过她的名字了村里的人都叫她傻姑,其实傻姑并不疯癫只是在之前受了刺激才变成现在的样子。外婆说,傻姑是个可怜却善良的女人,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很不错,家里有几亩地丈夫是个本分肯干的农民,他们有一个聪慧懂事的儿子,当时村里很多人都羡慕那一家人。可是后来傻姑的丈夫迷上了赌博,一夜之间就将家里的地和一点积蓄输光而且欠下高利贷被人砍下了一只手。由于没脸见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傻姑的丈夫就直接喝农药自杀了,但是高利贷债主仍没放过这可怜的孤儿寡母就将孩子抓了去,傻姑的儿子走之前只说了一句“妈,等我回来”。从此之后傻姑整个人都变的孤僻,由于家庭变故带来的刺激是她在一夜之间就老了10岁,但是因为儿子临走时的一句话她就开始每天去村口等待儿子的归来。村里的人都很同情她就商量着每家出点钱养活傻姑,而且谁有不穿的衣服也会带去给傻姑,但是都被傻姑剪了给儿子做衣服,年复一年的做。直到有一年傻姑一如既往的村口等待儿子,回来时却背着一个昏迷的青年。外婆顿了顿说她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情景,傻姑吃力的背着那个衣着狼狈奄奄一息的青年一点点向村里挪动,边走边喊救人。村里的人都匆忙从家里跑出来将这个青年送到村里的小诊所,还好他只是饿晕了没什么大事,众人都松了口气而傻姑却突然哭了起来。等那个青年清醒之后大伙才知道他没有家只是流浪至此,听完他的经历傻姑就冲到青年的面前说“孩子,以后你跟着我过吧。”因为傻姑也是靠大家的帮助,所以那个青年是吃百家饭才活下来,傻姑给那个孩子起了个名字叫志国,这是她儿子的名字。在以后的日子里,傻姑把志国当自己亲儿子疼,所有东西都给他最好的,还省吃俭用的供志国读书,甚至把留给儿子的衣服都拿出来给志国穿,几乎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和心血,这些大伙都看在眼里。不过傻姑还是每天去村口等儿子,只是这次她的身边多了个志国。
自从她有了志国以后就不在像以前那样颓废了,开始接一些零碎的小活挣钱,因为她的针线活做的好,村里很多人都愿意去找傻姑做个衣服绣个花样,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她赚点小钱。日子一久傻姑也存下了点积蓄,她开始拒绝乡亲们的帮助,但是大伙都以志国要念书为由反对傻姑的做法继续出钱帮助她。志国与傻姑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的了解傻姑对儿子的思念仍未减少分毫,于是决定出去为救命恩人寻找儿子。开始傻姑坚决不同意,但是在志国坚持下还是妥协了,就这样志国带着傻姑的牵念与期许踏上了旅途。在志国临行时,傻姑和乡亲们在村口为他送别,傻姑眼含热泪依依不舍只说了一句话“孩子,记得回来。”志国在临行之前虽然叮嘱过傻姑不要再去村口等待归人,但是傻姑仍然每天去村口的榕树下静静等待,而这次是等待两个儿子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