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把上海称作海上的城市,因为它的天蓝得纯净。长江经过万里奔忙,在这里略微顿顿脚便平静的投入海的怀抱,于是外滩无限风景。几十年岁月沉淀,让申城的繁华褪去浮躁,兴许闹市依然喧腾,但不短命,于是美由内而外,如同成熟男人的眼神,女人的梳妆,耐人寻味。不再流连于光影交错,老旧的弄堂里一壶淡茶也是愉悦与人生。
申城的夏天来得迟去得早,相比星城的炎热,于我而言这里如同传说中的昆明,只不过偶有台风肆掠,暴风骤雨洗礼,然而这个城市的胸怀将其依依吸纳,雨停路面更是清爽干净。所以申城的早秋,便已有些凉。清早去校园里小跑或者骑着单车,环绕四周,树叶还未现出衰弱的脸色,草尚青,风裹着秋的凉绕着手臂直觉神清气爽。仰头看天天高云淡,俯察内心心已蔚然。时不时看见学子勤而好学,听见朗朗外语;老人们老而不怠,神游太极;情侣们或喃喃细语,或依依而行。校园外已是一片秩序有然的忙绿,汽车电动车自行车各安其道,它们或许已跑在不同的阶层,或许只是囿于不同的时段,然而都演绎着生命的奋斗与奔腾。
是的,秩序!你可以不喜欢这里的人斤斤计较,可以厌恶他们的排外自大。然而你会情不自禁的欣赏这里的秩序井然,当你尝过其他城市的乱。在并不宽敞的马路旁,安然的走在人行道上,看着电动车与自行车在其专用车道上穿梭,我能体味到那份对生命的照顾与尊重。
常和同学朋友聊起复旦大学开学的迎新标语——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惊讶于复旦的那份大气与自信,然而这里的国际化随处可见。大街上常见的老外,学校里中法中心和中德中心时不时举办的国际会议于与交流活动,岩土楼下张贴的外国著名大学招生告示,教研室突然进来的女生会是留学归来的师姐。申城人对外来文化也有一种独有的包容,只是天平常常偏向崇洋媚外的一端而忘了自我的分量。
我不是看不见瑕疵,如果我可以,我愿意为抹去一丝的瑕疵而尽一份力,如果我可以,我愿意为增添一分的美而奉献。我不是乐不思蜀,醉心于此,我依然留恋家乡的青山绿水,小农的生活,一两年的光景便要离开此处,然而却不会忘记申城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