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曾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人的一生,究竟该干些什么?我当然也不例外,但总得不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无巧不巧,在和朋友的一场闲聊中,我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唉,你说人活一辈子,到底该干些什么呢?”朋友的话音未落,我的思绪便已遁入了时光的河流中。
小学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做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初中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考入市内的重点高中”;到了高中,这个问题的答案又成了“考入一所不错的大学”——当初这三个答案都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它们是那样的理所当然,似乎是我天生的使命一般。后来到了大学,我如愿以偿的从题山题海中解脱出来,也终于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学会了独立思考,所以到了大三时,我第一次真正意义地面临着一个两难的抉择:就业,还是考研?
这实在是一个难以取舍的抉择,于是我下意识地选择了逃避。白天,我可以躲入网络中,躲进书本里,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还是不得不面对自己内心冷冰冰的、毫不留情的拷问:你到底想怎样?在短暂的寒假中,我几乎是为了这个问题夜夜失眠,直至郁火攻心,发起了高烧——正是这场病,使我焦躁的灵魂彻底冷却了下来,心境也随之豁然开朗,这个选择题的答案也自然而然地浮现在眼前:考研,就考我比较感兴趣的专业A!说干就干,回到学校之后,我以最快的速度查阅了大量前辈的考研经验总结,然后踌躇满志地购入各种辅导书,发奋备战,挑灯夜读,个中辛苦当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后来,随着与某位业内前辈交流的深入,我对专业A硕士的定位和业界内情况的了解也愈发全面,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咬牙放弃了半年来的努力,打消了考研的念头。同学聚会时,当听到“瘸腿将军,半途而废”之类似玩笑似讥讽的话时,我出乎意料的没有发火,只是轻轻一笑:没有经历过的人又怎能了解这“半途而废”中饱含的纠结、挣扎、遗憾和释然?
徜徉在回忆之中,倏然间,我脑中灵光一现。如来曾说:须菩提,过去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未来”自不待言,简说“现在”:当我们意识到“此时”的时候,“此时”就已经成为“彼时”,而不再是方才所意识到的“此时”了;易学中也有“简易、变易、不易”的三易之说,与“三心了不可得”颇有相通之处,正合“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人的一生,究竟该干些什么”——每当想到这个问题时,我总是不由自主的追忆往昔、展望未来、对比现在,如此循环往复。这问题就这样像个气球一样无限地扩展开来,最终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爆炸,炸出一团乱麻。其实,答案哪有那么复杂?
“喂,你出什么神呢?”朋友追问。
我“故作高深”的笑笑:“我知道答案了。”
朋友挑眉:“那你说,人活着究竟该干些啥?”
“该干嘛干嘛。”
若父母需要关怀,做孩子的就该去关怀;若孩子需要疼爱,做父母的就该去疼爱;若见人所为非法,就该去制止;若见人所行悖德,便该去教化……凡此种种,尽是“该干嘛干嘛”。
与朋友分别之后,我独自走在返回单位的小路上,一片色泽泛黄的树叶悄然描着弧划过耳畔,飘落在地。翻看手机日历,已是八月廿八,时节早已过了立秋——蓦地想起一句诗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再抬头看,那道路两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竟也透出些许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