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部属
文/大野狼
部属即为下级,做好一名成功的部属并不容易,部属常会感到来自上级的压力而不快,常听人抱怨:“不知我这领导怎么想的,成天不干什么事,却给我安排这么多做不完的琐事。”如此心态做部属,如何能不累,如何会有乐趣,如何能成功呢?
职场中人,谁没有上级,谁又不是部属?就算贵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那他也曾做过部属。一个成功部属的使命,就是要使上级成功,团队的事业成功,于此同时自己的才华才能获展从而成就事业。作为部属,若整日将自己与领导摆在一个层次上,比谁干活多少,压力怎会不大?团队的事业只会分崩离析,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自己的事业也就无从说起了。团队运行的特点决定,下级的成绩、荣誉往往是要通过上级来体现的,作为部属要有这个雅量。
楚汉相争时,项羽的部属范增,是个有才有识之人,是项羽的重要谋士,项羽很重视他,封历阳侯,尊其为“亚父”。但范增不是一个好的部属,他没有使项羽成功,反而中了刘邦谋臣陈平的离间计,遭到项羽猜忌,愤然回乡,在途中忧愤而死。且看刘邦并不算一个好领导,既无远见,又粗俗,但他有几个好部属如张良、萧何、陈平等,能容忍其不足,扬长避短,为其出谋划策,甄选将才,他们知道刘邦成功了,他们才有成功的载体。诸葛亮是个好谋士,他忠于蜀汉,死而后已,但在做部属上,他却有不足,使其功败垂成,关羽因孤傲的失误被孙权所杀,刘备怒而兴师,诸葛亮不能劝阻,又不能帮助刘备获胜,致使刘备兵败身亡,这其实也是首席谋臣诸葛亮的失误,此一战蜀汉70万大军毁于一旦,从此再无力量,问鼎中原,诸葛亮后来六出祁山,皆铩羽而归,最终累死军中,这是当日的失误造成的恶果。敬爱的周总理,既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领导,又是一个优秀的部属,他协助毛主席将人民军队从小发展到大,并建立人民政权。在文革中更是忍辱负重,即维了护毛的尊严,又尽可能使国家良性运转,真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我以为一名优秀的部属当具备如下条件:
一、摆正位置,做好基础工作。领导就是领导,部属就是部属,二者有本质的区别,远景规划是领导做的事,部属不要越俎代庖,而手边基础性的杂事琐事是部属应该主动去做的,让领导有时间去考虑团队的发展。部属当然可以提出远景发展合理化建议,但具体的确认操作,仍是领导的事,成绩当然也是领导的。
二、海纳百川,团队利益至上。人都有其个性,领导亦然,很多领导在下属面前,更不会注意礼貌礼节,言谈举止更接近其本性,部属会有不被尊重感。周恩来与毛泽东,可谓“贤相近,习相远”,二人生活习惯,工作作风相去甚远,但却能长期和睦共事,成就骄人伟业。这与周恩来总理所具有的海纳百川的心胸是分不开的。其实工作首先是为了自己的能力能有所体现,是为了整个团队的发展,并不是为了某一个人,团队成功了自己才会成功,若因为某一领导的不尊重,就消极工作,说怪话,拒绝学习,拒绝提高和进步,这就如同自断筋脉,最终受到影响的只能是自己。
美国作家比尔。考斯比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用在描写愤怒的部属身上是非常确切的,他说:明明被带到了河边,口渴的人却用一种老掉牙的固执拒绝喝水,仅仅是因为有人在命令他们,这就是我们的毛病。所以对领导,对团队说三道四之前,最好先从自己的能力入手,看看自己是不是在某些方面有太多缺陷了,这才是从领导带来的压力中解脱的正确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