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毕业一个月了,盘算着这一月的生活,似乎又陷入了一种熟悉的困境之中。月初到杂志社报道的第一天,主编和气地说:好好干,多和同事们交流,新人嘛,还是放开点尽快融入团队,转正应该没问题的。我心里想着也是,之前有足够的实习经验,不过换了个环境而已。虽说有心理准备刚开始的日子肯定是又无聊又没人理,按理说我都经历过应该会很从容地面对,但是我确定我又陷入了一种熟悉的困境之中了。我越发的觉得,以我不变的性格,哪怕是经历过的痛苦,再次经历时依旧是痛苦。
于是我又习惯性地让自己在夜晚冷静,闭着眼不断对自己念叨:你都迈过了多少坎儿,一切都是不过如此,不过如此……
过去的日子开始在脑中闪现。想起小学的时候,老师是多么的圣神呀,明知道寒暑假作业交上去老师根本不会去看都是直接当废纸卖掉,可大部分人还是剩最后几天赶通宵都要把作业赶齐了才觉得踏实,这是一种儿童时期的敬畏,一旦过了这个时期,哪怕是刚上初中,渐渐知道了原来老师周末晚上也会去茶馆打麻将,原来老师收我们的补课费不是交给学校的,心中就会不屑地哼一句,老师,不过如此!想起刚考上大学那阵,我一个从来没出过县城的乡下孩子就要去首都北京上大学了,天安门,故宫,长城这些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就要真实地出现在眼前了,这么大的城市,没见过地铁,公交车坐丢了怎么办,又激动又紧张又害怕,后来到了北京,什么都见了,还参加了国庆60周年阅兵,大学四年,外地同学来了都能领着满城转悠当导游,北京,不过如此。还有很多,第一次去知名电视节目当观众亲眼看见喜欢的主持人,不过如此;第一次去某地方卫视的知名相亲节目做编导,了解到被炒得火热的台前幕后,不过如此;甚至在毕业时拿到梦寐以求的大学文凭时,心中的感慨也是一句,不过如此。
每当陷入困境时在脑中过一遍往事,都会起到一定的疗效。我时常和过去的我作对比,除了一些具体的事情,还有一些观念思想上的东西,比如大人的世界,我曾经以为大人就意味着独立,责任,原则,可当我渐渐进入到成人世界,发现周围的大人并不是这样,有的人没有责任感,有的人没有原则,有的人还是像小孩子一样,我疑惑小时候面对大人时的那种敬畏感为何到现在显得如此不堪一击,是有些所谓的大人其实并没有长大吗,后来想想,人就是这样,就算长大了也就是这样,没有那么的崇高和伟岸,我从我父亲身上看到“父亲”并不一定意味着“榜样”,“顶梁柱”,很可能一辈子就是个“混混儿”而已。我从我继祖父身上看到“老人”也不意味着“慈祥”,“善良”,他年轻的时候什么样,他老了应该还是这个样子。我从我做官的姑父身上看到“公务员”更不意味着“神圣”,“纪律”,这就是一个谋生的工具而已。
我知道此刻作为职场新人的困扰迟早会过去,不过终究每次还是会不一样,我就靠着心理暗示慢慢让我度过这一段吧。记得刚到北京的时候,吃不惯北方清淡无味蘸麻酱的涮锅,时间久了,懂得感受这平淡之美,才发觉舌尖的味道,脚下的人生,经历过习惯了,也就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