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论语》,我仿佛回到了两千5百多年前,看到了一个面容慈祥的老人在书塾里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娓娓道来。时而低声沉吟,一排排的学生屏息静听,时而抬头凝思,时候点头会意,时而拍案叫绝……读着读着,我仿佛又来到了几千年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战国时期,战火纷纷中的孔子从容淡定,不慌不乱,周游列周给各国君王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幕都给他的学生记录下来并成为永垂不朽的散发着思想光芒的巨著《论语》。它终于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正统思想。尽管岁月变迁,几千年过去了,但孔子的思想仍然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之间,深深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方法。这不得不提到一部代表着大部分中华人民思想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电影著作《简单的美丽》。
它是一部带有重庆地方特点的接地气的作品:主人公简丽是一个性格泼辣的现代女性,与处于叛逆期的儿子相依为命。有一天,前夫赵兴国回家偷走了她所有值钱的东西,这让它的生活陷入无底洞之中:前夫情人赖在她家追拿前夫偷走的钱财;房子前夫还赌债了,中介公司劝它尽快搬走;更甚,患有痴呆症的公公也跑来求助于她。艰难而困窘的生活使得简丽不得不向亲戚们求助。利益所迫,亲人都避而远之,唯好友李小琴常陪伴左右,嘘寒问暖并积极的帮他介绍对象,谁料好心做了错事。简丽两人完婚之后,才知道包大明是个癫痫症病患。李小琴参加的是非法婚介并从中得利,这让两人的友情受到了考验。无独有偶,简丽被检有脑瘤,生活再一次跌落谷底。在大家的帮助和支持下,简丽得以康复并过得幸福而甜美。
在这片子当中我们不仅一次感受到了简丽对公公的无私的爱,从帮他洗脸到边打工边照顾他可以看出简丽是一个尊敬老人的好女人。而早在几千年前,作为孔子思想核心的“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仁者,即“爱人”,就是爱别人,最重要的是爱父母。“孝”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它与“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孝”指尊敬顺从父母。 《论语》中对这个孝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可见古人对父母的尊重是非常重视的。
简丽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对老人的好都是发自内心,无半点做作。这深深地影响着儿子,儿子对爷爷也是疼爱有加。迫于生活的压力,简丽忍痛将爷爷送到养老院,儿子知道后自己去领爷爷回来。这就是孔子思想中“身教法”。“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以道德修养为重,所以能身体力行,不断地完善自己。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从子贡对孔子的评价可知孔子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礼让,可见孔子非常重视自身修养,为学生做出了好榜样。简丽就是给儿子树立好榜样,言传身教。
对儿子的教育,简丽因材施教,儿子文化课不好,但是体育成绩不错,作为妈妈的它就积极鼓励孩子多朝这方面努力。并不是像今天很多父母那样,逼着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要是他们的成绩没有达标,否则轻则警告或吓唬,重则体罚。不适当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孩子兴趣得不到更大空间的发展,错误的教育方法甚至伤害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孔子一直坚信既然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那么在教学中就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冉有平时做事退缩,所以孔子鼓励他放开手脚去做;而子路却胆大敢为,所以孔子对他多加管束。这种因材施教法,契机契理,所以孔子的学生出现了七十二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