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坐在公车上,突然抬头,泪差点涌出眼眶,那背影,真像父亲。这几天,一直在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看到先生的《背影》,便又想起父亲来了。
还记得,去年那个9月。开学前几天,在外工作的父亲,突然回来了,他以前从未在这大热的天从外地回来,一年里能见父亲的日子,也就只有过年那几天。一直在想父亲为何这时候回来了。后来方才知道,父亲是为了送我。我笑着对父亲说:“干嘛回来呢,这么热的天,还得坐一夜的火车,你儿子都长这么大了,还会连南昌都找不到?”父亲竟笑起来了:“你这孩子,回来送你倒还不乐意了。”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对我从未这样和蔼过,在家里,母亲才是最疼我和哥哥的,父亲一直都是个严父,他虽不曾打过我,但,我一直记得上小学第一天,他拦着母亲,让我自己去的学校。我也从不曾埋怨他,后来见识的多了,反而越来越觉得父亲是为了我好了。
最终也没让父亲送我,依旧是我自己,背着重重的行李,独自来了南昌。不是觉得自己长大了,想显给父亲看,而是实不想像朱自清先生那样,要走时看着父亲的背影,泪流满面。临行那天,父亲让母亲买了站台票,背着行李硬要把我送上火车。汽笛一次一次响着,火车就要开了,父亲还一句一句地叨念着---注意安全,看好钱包行李---还是我把父亲撵下了车,他从没有这么唠叨的。抬头看看车窗外,母亲竟然哭了,父亲对着车摆摆手大喊着“注意安全”,贴着车窗,看到父亲红红的眼睛,我却哭了,想想,竟和《背影》里那么地相似。旁边一个大娘看看我,说:儿行千里父母忧啊。是啊,刚擦干的泪,又流下来了。
孤身一人在南昌,半年里无一日不想念在外打工的父亲,在家务农的母亲。在路上一次次见到那一个个背影,40来岁,和父亲那样的相像,心里都难免一番难受。寒假离校时是那么的心急,不是想逃离这笼子一般的大学,而是想早点回家,瞅瞅父亲、母亲。半年不见,心里的念想如洪水破堤般地翻江倒海一泻而出。回到家里,刚好赶到父亲也从济南回来。大笑着搂着父亲说想死他了,父亲却笑得像个孩子。听着父亲述说着在济南的见闻,他脸上洋溢的那种得意,让我觉得父亲好可爱。脸上的笑容却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酸楚,父亲的背没有小时候背着我时那么平坦了,儿子大了,父亲却老了。
今天,坐在寝室里,突然听见室友在唱歌,原想笑一笑他的,心里却突然难受起来。是李健的《父亲》:“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泪又不听使唤了。窗外,夜深了,月圆了,蝉也叫起来了,夏天又来了。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