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读初中,少不更事的我不会想事。那时每天下午放学后我都的坐车回家,途中我总是呆呆的眺望车窗外的景色,晚夏入秋之际的黄昏是最美的,黄昏下有辛勤劳作的农夫,有刚归巢的小鸟,有在门前嬉戏的小孩,还有那晚夏的暖风穿过车窗而后拂过我的脸庞。
“好飘逸啊!要是我也能写出那么一比漂亮的行书的话,我就懒得读书了,直接卖字去了”我一边傻傻的看着车窗外用大红刷子在写字儿的人,一边默默的在心里感叹。我默默在心里想,那写字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写那么大的字儿还那么悠闲,时不时的停下来吸口烟端详一下自己的作品。“他在写什么?”,仔细一看是“重拳出击,打击"两抢一盗",轿子山派出所宣”。看着墙上那打动了我的文字,我心里却落了空,可惜打动我的只是飘逸的行书,而行书的内容却连我的心的边缘都摸不上。如果非要说,那文字在我心里留下的痕迹的话,那就是:“一笔漂亮的行书就这样被这句标语糟蹋了”。
标语不知从何时起,已经大规模入侵了我们的生活,今天走至大街小巷,学校、机构,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标语。什么“防火的,确保宾馆安全”的标语随处可见,而符合标语的事实却是少得可怜。这算不算是一种谎言?这算不算是一种欺骗社会的谎言?如果算,那标语真是一个社会的悲哀。(估摸着啊!人们要是不熟悉道路的话,认标语得了。)
当然标语也有它的有用之处,那就是一个机构它需要标语,它需要标语来体现它的上进,体现它的努力,体现它的大公无私,体现它正在为人民服务。
然而“标语”它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标语”往往会揭露出社会中那些不好的一面,如:“重拳出击,打击"两抢一盗",轿子山派出所宣”。这句标语。当人们在看到他是会想到什么?无疑人们想到的是这个社会并不和谐,还是有一些祸乱。在此我并不是在提倡人们对那些社会不好的一面采取漠视态度。我想说的是,人们在面对社会那些不好的一面的时候,应是用实际行动去遏制它、纠正它,而至于“说”的话,我觉着没必要,因为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有时候我在想,“标语”所写的内容需要这么公开示众吗?需要每一个人都去看到它吗?对于这两个问题,我想会有两种回答,写标语的机构会回答“标语的内容需要写出来,公开示众,因为机构需要人们相信它是上进的,它很努力,它的工作方向正确无误”。而平民百姓们会回答“标语内容关我屁事儿,标语的内容本就是机构应该做的、必须做的,写给我们看有什么用?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写那么多“标语”,想得到表扬啊!”。
每当我看到“标语”时,我就在心里打一个问号,“标语”它有必要写吗?其实写标语的机构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当机构真的是努力做了,那么我相信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机构的努力人们看得见。
“标语”真的不好,它往往会让一面单纯的墙壁变得复杂。请想象一下,一面铺满白色瓷砖的墙壁,和一面铺满白色瓷砖却有那么十几个大红的标语的墙壁,相比起来那个看起来让人舒服,哪个看起来让人心生恶心。
在上高中时我就有看《青年》的习惯,记得在某一期的《青年》上有一张图片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记忆,图片中是一条生机勃勃的街道,两边有长长的墙壁,而墙壁则被精美的涂鸦铺满(壁画),精美的涂鸦给这条街道注入了灵魂,原本一条平淡无奇的街道立刻活过来了。人们走在这条街道上时,让绷紧的神经得到片刻的放松,让散步的人更加悠闲自得,让赌气的恋人找到了话题。还有,在这张图片的下面还有一小句说明,“这原本是一条充满标语的街道”。这张图片给了我很多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