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的我,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给奶奶,本想过问一下奶奶的身体状况,劝慰一下她老人家要保重身体,勿为我挂念,可电话那头的奶奶每次都会抢占话语“先机”,一接到电话就急切地问道:“长啊,最近身体还好吧,”一会儿又关心的说“长啊,你一个人在外头没人照顾了,奶奶又照顾不到,你要懂得自己照顾自己,多穿点衣服,别着凉了,要注意营养,买点好的吃,别舍不得,”一会儿又嘱咐我道:“在学校要好好读书,听老师的话,不要太贪玩了。”电话这头的我只有附和着答到:“好的,我会的,奶奶放心。”这样的对话,头一两次我也觉的没什么,可次数多了,我也不免心生些厌倦,心想奶奶是不是有点唠叨了,每次都对我说这样简单无聊的话,我耳朵都听得起茧了,更何况我都上大学了,成年了,而奶奶和我说的那些话包括说话的语气都好像是一个大人在关心呵护小孩一样,作为一个已过弱冠之年的小青年,我又岂能一次又一次的忍受这样的“不公对待”。有几次在电话里我甚至明显暴露了我的这种不满情绪,可奶奶依照“一意孤行”。奶奶的执着使我不得不开始思考奶奶这样做的缘由与用心了,这时,我与奶奶的一些最深刻的记忆便清晰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开来。
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写字只能用铅笔的,每当我用完削好的那段,我都会理所当然的跑到奶奶跟前说“奶奶,帮我削铅笔,”这时候的奶奶不管在忙什么都会立马停下手中的活,走到厨房拿来菜刀,接过我的铅笔便削起来,我就在奶奶跟前站着看着她削,奶奶削的是那样的认真,动作是那样的熟练,削时也总不忘叮嘱我道:“写字不要太用力了,那样铅芯很容易断的,”小小的我若有所悟地点点头。有时我要求奶奶帮我把铅芯削的尖一些,因为那样更好写,写的字迹也更清晰明了些,奶奶则不以为然的说:“削尖了不好,既浪费了铅芯又容易断的。”奶奶削好了铅笔后,郑重的把它递给我然后又语重心长说:“长啊,你要好好读书,长大后才会有出息。”当时的我并不能体会的奶奶说这句的用心及包含在这句话里深层含义,只觉得这是一句很熟悉的话,一句奶奶常对我说的话。长大后我才渐渐的明白——是的,在农村,在艰苦的农村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想生活的体面,要想出人头地,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至少奶奶对此深信不疑),所谓“知识改变命运”针对的更多是我们这些天生苦命的农村孩子,就“改变命运”而言,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来的更加迫切,更加重要。而对于在农村吃了一辈子苦的、深刻地明白生活不易奶奶而言,她对我反复强调的那句话又包含她怎样的良苦用心,寄托着她对于我的怎样大的期望!
孩提时的我特别顽皮、任性,有时外面下着大雨,我和弟弟便要跑到雨中玩耍、追逐、嬉戏,这时屋里的奶奶见了,
大失所色的喊道“你们快上来,这样会生病的”可我们觉得在雨中很刺激,很爽快,不肯上去,奶奶见我们不听,气得直跺脚,破口大骂道“短命鬼,怎么这么不听话,”我们却不吃这套,对奶奶的话仍置若罔闻,继续在雨中寻找那种特有的快乐,奶奶没折了,长长的“唉叹”了一声后竟也冲进了雨中,在屋前的一棵柳树上折下一根树枝后,直冲我们追来,我们可不想尝那树枝鞭打的滋味,乖乖的跑进屋里。进屋后,奶奶的怒气有增无减,拿着那树枝在我们身上恶抽了几下,口中还教训道“我让你们野,让你们不听话……”,奶奶抽完后立马手一甩,将拿树枝丢到一旁,径直走到衣柜前,迅速找来我们的衣服要我们快点换上,挨完“揍”后的我们很不服气,嘟着嘴站在那一动不动,奶奶见我们一副生气的样子又不肯换衣服,就索性帮我们换,一边还带着安慰的口气说到“你们以为奶奶愿意打你们吗,奶奶只想让你们长长记性,叫你们以后不敢再做同样的傻事了,不要再那样调皮、任性了。”可就在那时,我分明看到奶奶的衣服也是湿淋淋的,那水珠正一颗一颗地往下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