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很多事件的判断需要一些时间和实践做为背景,我们便能对任何事物的本质有了大致的了解。
年少轻狂时,我一直纠结于如何能够和各类人的相处技巧,脑海里有很多的条条框框鞭策着自己的行为或对或错,N久之后便会感知自己的表情,动作包括微笑都是那么地不够自然。这样的条条框框能够让一个人伪装一时,却难以维持一段时间,因为每个和自己相处的人不仅仅只是一面之缘,时间久了,内心会累。
事到如今,我早已抛开那些陈旧的“死规矩”,顺其自然地做最本质的自己。和人的相处需要几经周折,初期的接触无外乎礼仪的头等重要性,倘若这一步未能走好,接下来无论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形象都像是画蛇添足了。经过初期的交流,中期便是书写自我的关键一步了,大方向掌握内心原则,小事件不斤斤计较。成熟的人对一个人的评价都是从某个人的大方向品性出发。最后一步便是拥有诙谐的小细胞。诙谐,在我认为就是对困境时的一种洒脱,它很镇定,很智慧;又是一种傻里傻气的大智若愚。若是时常正经,便会疏远群众,又若是长久诙谐,会将自己定格成轻狂之人。我感觉一个人在拥有的大方向品质之余,稍许挥洒一点以令人拒绝的“诙谐”,会带动很多人想向你阐述他们最真实的本身。
不要关闭自己,不要过于理解“正经”的本意,也不要过于挥洒所有的热情。把握大方向的自己并放开小细节地与人相处,往往比100%正经或100%放肆做人更具有艺术性。收放自如会让我们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做最舒适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