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史书著作虽然也写到许多人物,但一般都流于片段,不够集中,而且人物往往作为某一历史事件的附庸出现。
但《史记》以写人物为中心,也就是通过记录人物一生事迹来反映历史的进程,围绕着人物来组织材料和篇章结构,从而更充分、更集中地刻划人物性格,并较完整地写出人物的一生和命运,这集中体现了司马迁的思想。
因此,人是《史记》的主体,在司马迁的笔下,有六种悲剧性的人物。
社会大变革的牺牲者
(代表人物:商鞅、贾谊、晁错)
商鞅西入秦关,相秦二十余年,严刑峻法,大刀阔斧,收取河西,威震天下。却在孝公殁后,惶惶如丧家之犬,处以极刑;贾谊的主张尽管在后来得到的实行,但司马迁以己之血液,注入他人之生命,将其塑造成怀才不遇、短命而亡的文人;晁错力排众议,主张削藩,忠心耿耿,鞠躬尽力,却成为“七国之乱”的牺牲品,朝服衣冠,腰斩于市。
显赫一时,但因自己的错误导致了悲剧
(代表人物:齐桓公、赵武灵王)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何其辉煌!却在“三小乱国”与诸子夺嫡的闹剧中暗淡地谢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中山,与秦国分庭抗礼,假扮使节,孤身入秦,可谓一世英雄,却因子嗣争位,围困而死,尸身俱腐,无人收拾。
为统治阶级建功立业但功高盖主
(代表人物:白起、韩信、彭越、黥布)
白起以怒海崩云之势,歼灭四十万赵军,直捣邯郸,却被范雎和秦王猜忌,夺去兵权,后来邯郸久攻不克,秦王不得已欲再用白起,白起却“宁受重诛而死,不做败军之将”,婉言谢绝,被秦王先贬后杀。
韩信,曾受胯下之辱,用兵如神,创立盖世功业,一代国士无双。却难免兔死狗烹之叹;彭越、黥布,楚汉枭将,为汉统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可他们却死在了刘邦的野心与吕后的权欲之下。
他们的结局都十分凄惨。刘邦曾许韩信“三不杀”,即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刀剑不杀。韩信最终被吕后主谋,萧何设计,在长乐宫的钟室被竹片杀死。正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彭越被贬为庶人,流放巴蜀,路遇吕后。一代枭雄,低声哀求,如丧考妣,却并没有换来她的同情,反而警示刘邦不要放虎归山,终致殒命;黥布被逼造反,但天时不再,兵败身死,为天下叹。
由此可以看出,司马迁认为:帝王的野心可以创造英雄,也可以毁灭英雄。像刘邦这样“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枭雄,是不会容忍其他英雄来分享他的江山,哪怕是一城一池、一郡一县。这也是英雄的悲剧。刘邦终结的,不仅仅是东周列国六百年乱世,更终结了一个英雄辈出、风雷激荡的时代。
以后纵使再有英雄,也不会有人喝彩。像曹操,文韬武略,超世之雄,力挽狂澜,傲立中原,却被骂为乱臣贼子;鲁迅一生为救国人之精神,殚精竭虑,却像秦宫里孤身行刺的壮士,寂寞地走完一生;就连司马迁本人,也是命途坎坷,屡遭不幸,若无《史记》,则埋没而不复见。
为了某种道义和原则而死
(代表人物:屈原、侯嬴)
易中天在《品人录》中曾评价春秋战国:“这年头,君王就像破鞋一样,不喜欢就扔掉,朝秦暮楚成了常事。”但是屈原,却为了忠义和理想,伏清白而死直,以身殉道,不仕二主。这样的人,莫说是顷襄和子兰,天奈其何?
还有侯嬴,信陵君相邀,他故意傲慢折辱,可一旦被引为知己,便设计窃符救赵,信陵君出发之日,他面赵自刎,一生相报。真正做到了“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他们的悲剧命运,是一种士大夫精神的代表,他们有自己的理念和生存方式,忠于君王,感恩戴德。我认为:这种“忠”,介乎于君臣和友情,才真正做到了至死不渝。可他们的君王却只是把他们当做自己进取天下的工具,利用他们成王霸之业,这也是中国的士大夫们永远的悲剧。
vb 好
精辟,大赞
顶一下,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