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个小时的车程,三千多公里的距离,五个省的跨越,这就是我回家的代价。
我也是诸多北上求学孩子中的一员,或许因为梦想,或许因为天真,或许因为其他各种各样的理由,给自己找了一条漫长的回家路。
听人说,要是一个孩子老长不大,让他坐几次长途火车就好了。我也是在几次尝试之后,深深的体会了这句话,也是在几经辗转之后,觉得自己长大了。在学校往家里打电话,抱怨和调皮没了,更多的是安慰和寒暄;从学校回到家里,懒惰和叛逆没了,更多的是倾听与分担。我也说不清楚,是什么让自己长大了。可是我很感谢这些漫长的回家经历,觉得它们功不可没。
对于回家方式这个问题,我比较衷情于火车。其实也尝试过坐飞机,但是,三个半小时就到家的快感似乎并没有给我任何满足,那种回家的来之不易,那种期待与盼望的心情,以及在火车上的各种人情,是三个半小时无法渗透的。
小时候看电影,大多数女主角离开一个城市或一段感情,她总会选择火车,选择一个靠窗的位置,选择一个没人的方向,迷茫的看着窗外,眼前浮现着关于这座城、关于这个人的种种,然后忧伤,然后泛滥……我也喜欢看,喜欢想。但我看的,我想的,是人,是发生在人身边的事。
我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人,喜欢猜想他们的故事。看他们寒暄,看他们睡觉,看他们嬉闹,看他们沉默。有时候还会想,会不会有人像我一样,也在不远处,默默的观察着着正在观察别人的我,他会怎么想,他会怎样猜测我的故事。
我喜欢看人们的行走,它让我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流动。无论是上火车还是下火车,人们总是行色匆匆,我知道,他们总是在期待或者被期待。所以,无论睡得多熟,每到一个小站,我总会醒来,看看那些拉着行李箱,匆匆忙忙下火车的人们和他们脸上的幸福,恩,他们快到家了。
我也喜欢看人们谈话,看那些和我们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的生活。尤其是到北京打工的农民工,我有遇到过年轻的修车工,年老的面粉工,还有去看望建筑工的家属。和他们的每一次谈话,我都觉得是一次思想的煎熬。是的,我会想很多。就是每次和他们的谈话,给了我勇气,要像他们一样,让这个城市留住你,用你自己的力量。也是每次和他们的谈话,让我学会了珍惜,知道有些幸福不是免费的,更不是别人应给的,要去争取,要会感激。
我喜欢就这样看着,就这样没边际的想着。然后,看着看着,我也就可以到家了。三十八个小时的期待与思考,领悟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该下车整理整理,卸载一下我的思念。其实,所谓的乡愁,应该不是我这个年纪的忧伤。虽然每次都会想,下车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见一个很想念的朋友,吃一碗垂涎很久的小吃,还是在小时候做梦的床上再美美的睡一觉?似乎最后都失效了,见到家人之后,我们想的,也就是好好陪陪他们。我想,这还上升不到乡愁。只是有点怕,怕越来越没有机会了。
因为回家不容易,所以,才会格外珍惜。因为回家路太长,才会格外思念。一路的所见所闻,一路的感人感事,一路的思绪飘飞……可以说,这条回家路,路有所值!
我喜欢这条路,喜欢这条承载无数梦想与思念的路,喜欢这路上的火车,喜欢火车上和我一样或者不一样的有故事的人,喜欢这条路带给我的惊喜与感动,喜欢这条路带我走向的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