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已有数日,熟悉的村落依旧熟悉的运作,冬天严寒的气流挡不住流窜的人群,等初晓的光亮触摸过熟睡的小城,一天的红火就开始了。
最近忙不休止的就是村庄多家闺女、小子的嫁娶问题。最朴实的农家人一向把孩子的婚姻大事看的如此重要,父母倾尽力气也要奉献给子女一场隆重的成人礼。
这个冬天这样的热闹,红绸、锦绣、金丝灯笼,碗筷、蒸笼、四角方桌,翻滚着喜庆的音符跟老匠手中摆弄的电子琴串联成恢宏的门楼院景。在新娘接临新房的前几日,迎客的主家是必须对院落清整一新的,可繁忙的准备活计让老父老母挤弄哪些时间理会呢?不妨事,在村中邻家亲友会前来应这不成文的农俗,甚至不沾亲带故的闲人也会前来冲冲喜的,一盒纸烟散发着就将事情稳妥的操办了。庭院中会架起五、六口大锅,里面蒸炒着美味,为成木桌上的佳肴还在做着“火眼金睛”的历练。
我问母亲,为什么多家的婚庆都挑选冬季的日子筹办呢?母亲说,腊月婚庆,土话叫做“闯乱岁”,是好日子,因此即便新娘套上厚重的棉衣显露不出苗条的身段,也想踏着腊月尚未入年的阶段,跟自己心爱的人登上通向幸福殿堂的婚车。
城市的婚礼是在教堂神父的祷告下,通过新人互换戒指,加上耶稣大人冥冥之中的观看共同见证高雅的。但是南方的“咖啡”与北方的“蒜头”呈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情调,就像小资与无产阶级的情调,不能以咖啡厅的文明反衬土屋石梯的“野蛮”,江南水乡的小家碧玉无需硬比崇山峻岭的粗狂豪迈,两种不同的风格是地域文化作用的产物,所以这样看来北方农村的婚礼也颇有几番风趣了。
农村的婚礼看不得细节,作为农家院折腾长大的孩子,我怎能嘲笑农村婚礼的“土气”呢?它却实实在在呈现给我一种别样的风味,就像一壶浊酒,加上酱酱的烧鸡。婚礼当天主家人会安排男方亲友一次大型的“席礼”,说白了就是大家坐到一起大吃一顿,这天会来很多人,方桌长凳早早置办好已摆放整齐,每桌的“软性规矩”就是坐满八人,寓意吉利。凑红火的“帮忙人”会提前分配好瓜子糖果、筷子、酒水的发放,最重要的就是安排下酒菜肴,有凉有热,以及压轴“硬菜”。
大人划着拳,叫嚷着“哥俩好”,妇女叨叨会儿一年的光景、家庭的琐碎,小孩儿穿插着坐进大人的怀抱、板凳的缝隙,不住往嘴里扒着冒热气的肉菜。菜一盘接一盘的上,几乎每一盘都会被“抢”的精光,“斯文人”是万万上不得这种台面的。你看吧,每一个端着酒杯的汉子单挑出来都是撑起家庭的脊梁,他们也许不会把三字经背的那么滚瓜烂熟,也说不出方程的解法,但是你去山里攥一把黄土,哪个里面没有他们的血汗?他们是比黄土还要“土气”的庄稼汉!是顶着天,踩着地的庄稼汉!
农村的婚庆嫁娶,“白菜帮炖土豆,大片五花肉”,清香芬芳,好一股“乡味”。粘稠的是酒,还有庄稼人的感情,我爱我的家乡,爱进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