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文・分享心情・感悟人生・www.yafu.me】
当前位置: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青年文摘 > 正文

青年文摘:磨难是笔“外财”

作者:刘维宇
来源:网络 时间:2012-02-29 21:12 阅读:711次   我要投稿   作品点评

老话讲:“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 人们总认为外财都是金银或者珠宝,其实经历的磨难也是一笔不小的“外财”。

近日,看了《季羡林文集》,多是季先生在耄耋之年的散文作品,从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季先生赴清华求学的艰苦历程,赴德留学的峥嵘岁月,在文化革命期间的斗争经历都是他没齿难忘的,在许多作品中反复出现。而关于其研修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学史料,以及担任学部委员、副校长或研究所所长期间的行政生涯却很少猎及,这是什么原因呢?也许经历的磨难更能使人产生心灵的震动和持久的回忆吧。

我们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逢年过节也都有祈福求鸿运的民俗。然而,一些磨难并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该经历的磨难早晚还是会经历的,重要的经历磨难后学会些什么,改变了什么,提高了什么。譬如说,家长教育小孩子要远离烟火,而偏偏有的孩子不信这个邪,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英勇气魄以身相试,当被烫、被烧甚至烫出水泡、留下伤疤后才懂得了规避风险,也明白家长不让接触火源的良苦用心。再譬如说,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波浪式地前进,螺旋式地上升,有些人偏要违背规律而行之,到头来是要交巨额学费的,经历过磨难后才会珍惜现有的,才会走上一条趋于正确的发展道路。

无论是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还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其核心思想就是先经历磨难而后达成目标。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终成正果并修身为佛,这也应了那句古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当然了,经历磨难的人不一定都能成为人上人,有的人苦了一辈子,当撒手人寰时仅换来苦命的一生。同时,成为人上人,就没有磨难了吗?近日热播的穿越剧《宫锁珠帘》中,虽然皇帝威仪天下、万众景仰,但仍经历了幼时失母之痛,混乱的后宫纷争,国忧民患之艰难,连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都没有,这些都是人上人所经历的磨难。所以,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关键是正确认识磨难,把磨难当作一份外财,当作重塑自我,修正自我的良药。

人力资源方面喜欢引入智商、情商、逆商等一些概念,以此判断人的素质的优劣。譬如说,IQ指智商,如果断定智商高的人便是优秀的人也不尽然。当年仲永3岁写诗,可谓智商极高,然而其父亲便利用这点带着仲永出入名流商贾中卖文赚钱,当仲永30岁时与常人无二;EQ指情商,是指认识、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曾提出成功方程式:20%IQ+80%EQ=成功,情商高的人思维缜密,情感丰富,但情商高的人往往举棋不定错失时机。AQ指的是逆商,指的就是逆境中的反应方式,是面对挫折,摆脱困境,超越困难的能力。当年的拿破仑带领其铁骑部队雄霸欧洲,但遭遇滑铁卢之役后便一蹶不振。中国的西楚霸王项羽虽然力拔山兮气概世,最终也是落得被迫自刎的结局,这就是逆商不足的结果。然而,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也曾经历过人生中的低谷,他的“三落三起”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人生真谛,也正是因为他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才能承受住各种压力,成为成功的典范。

磨难,是份天赐的礼物,是一笔外财,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区分我们成熟与否的PH试纸。如果逃避不了,那就学会享受它带来的一切吧,关键是面对磨难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磨难的身后往往跟随着成功、财富和荣誉,顶住压力、乘势而上。也许,下一个成功的就是你!

相关专题:文摘 青年 经历 人生

    阅读感言

    所有关于青年文摘:磨难是笔“外财”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