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一个分离的季节。四年前的夏天把我送到了这里,而四年后的夏天,我结束了自己的大学生涯。分离的日子注定是沉默的,只因分离太早还等不到夏虫的喧嚣。相伴四年的好友已经分散在天涯海角。每个人都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辛勤耕耘。他们当中的大多已经成为了一名平凡而又不平庸的语文教师了。而我也会,不过在将来,现在的我仍然留在原地,继续着自己戏称的“后大学时代”。
四年不算长却也不短,可如今早已找不到记忆中校园了。木兰仍在,玉兰驻立,人已离分。依旧拥挤的道路如今又多了拥挤的车辆,被我们抱怨了许久的旧宿舍已在假期中悄然变成了一堆废墟,心中有一丝的惊喜和叫好。四年前还是新生的我站在这栋楼面前,我仍能清晰地记得自己心底的那份的不可置信与绝望。或许那时候的我们大致意气风发,把大学想象的过于完美。太多新的建筑代替了那些古旧的房屋,而太多新的记忆也在不断地覆盖着从前的回忆。在人来人往的校园中举目四望尽换上了陌生脸孔。除了偶然复习,大多零碎的记忆也随着那些消逝的风景消融在这个城市的喧嚣中。或许,当一切都已经不复存在了,才会觉得原来那被我们嫌弃,埋怨的老旧宿舍楼也是可亲的?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留在了我们青春的足迹。而当它轰然倒塌之后,在我们记忆模糊之时,我们又该在何处寻访我们旧日的足迹?
从大四开始的闲散生活一直延续到现在生活。因为太熟悉的环境和人以致于不需要过渡就已习惯。翻起了大学时期的班刊,看着那一篇篇充满着文学气息的文字让我再次感慨原来我们曾经离文学是这么的近,我们漫谈文学,大话人生,胡话乱侃,我们都是那么肆意地享受着用文字来表达和渲染点滴的感悟与平淡生活。大四时当了三个月的小学英语代课老师,只是在正式的职场里试了试水,可仅仅三个月却让我完全放下了书本。用三年的时间培养了睡前半个小时看书的习惯却只用三个月打破了。除了一些只言片语的教学反思,连一篇正式的文字都不曾写过。总以忙碌作为借口,懒得动笔,懒得去写,现在想拾回丢弃的文字时才发觉自己已经文思枯竭。试着打开自己从前喜爱的文学网站却发现已经忘记了密码。而现在大都忙碌的你们,还仍然保留着用文字记录生活,表达心情的习惯吗?
“十年后的我,皮肤开始松弛,脸上褪去年轻的容颜,忙于挤公车,穿梭在办公室和回家的路上,早已忘了海子与顾城。”这是班刊“漫话十年”版块上晓霞的留言。当时看了这段话只觉才大三的我们大都是憧憬着,希冀着未来的生活,心境何至于这般苍凉?十年的时光可能带去了青春的容颜却也给我们留下了成熟的印记,这就算成长的代价,值得。可是还没有十年,仅仅只是一年的时间却让我彻底地读懂了字里行间的无奈与悲伤。失去青春,甘于平凡,在日益平淡的生活中匆忙着,忘记了海子与顾城。我似乎在这里文字中分明看到自己未来的身影。于是又那么一瞬间我变得惶恐了。我们可以老去,我们也可以平凡,可是我最怕在时光中忘记了当初对文学的热忱。上次晓霞放假回到了学校,聊了下近况,感觉她还是她,在备课与教学的轮回中循环,清亮的嗓音沙哑之后并不见好转。只是那个有着几分洒脱和叛逆的她已经不怎么写文章了,因为不想写领导交待的应和之作,也不想写为完成任务的敷衍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