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因为看书或者看电视节目有启发或感同身受。业余的爱好偶或纯属自娱自乐,有时会收到系列的“链式反应”。
记得有段时间比较推崇这句话“被需要胜过被感激”。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这个专题的作文,写的也恰到好处。1929-1933年美国遭受经济危机,在罗斯福上任期间推出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借此挽救经济的衰退,但当危机有所缓和后以很多大企业为首联合起来推翻罗斯福,其实“新政”期间受益最大的而是那些大企业。文章借此典故启示人们"被需要胜过被感激“,与其让对方感激你,不如让他有求于你。
此句意义可以引申到好多方面来体会。话说至此又有了新的论点。被人需要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一直的被需要,永远的被需要,这种人起码是不平凡的,这种现在与将来的进行时,务必也让此类人不断的自我增值从而维系的状态。第二个层面的论点:被人需要可能只是一些个人方面、个人优势、或某些问题上等。如果他人完全可以胜任,何来对别人的感激呢,还有被需要还有没有重要性?这种被需要是具有偶然性的。第三层面论点:被人需要是一种姿态,个人的勉励,修为。这是一种深藏价值的最高体现。
我不喜欢断章取义,也不人云亦云,读死书亦不如无书。书教给人们知识,其实是教人们思考、判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已过去,现代社会评价人才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已是能力,所谓的宁为干将,不为才子的说法越来越多,在职场里干将远比才子受青睐而富有实际价值。年轻时,正因为我们一无所有,无所羁绊,我们敢于拿出一切,竭尽所能去打拼,去闯荡。有失意,有失败,但从来都没有怕过,就是那样一种信念。当后来我们拥有了金钱、名利、地位或家庭,却开始变得患得患失,不再去搏那几率小的成功机会,开始不以为然,开始有所怀疑,很多时候只是想维持所拥有的。我们虽然理智了、冷静了、成熟了,却又常常优柔寡断起来。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而难以跳出这样的牢笼,开始的那些满怀激情的奋斗不也就是为了未来更好、更稳定的生活吗?也许这也是很好的生活心态吧,平平静静,真真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