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以后,老师就很少让写日记了,自己也就没有写的必要和劲头了。所以,很多记忆中的砂石和贝壳也便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淡漠。但是那些值得回忆的人及其往事却不经意间在脑海中萦绕。初中毕业也已经七年了,时光荏苒,岁月就象一首轻音乐在不惊起一丝会意的注视下悄然离去。
事事也总是不如人愿,也许是自己期望的过高,超出了现有的实力情况。即便是能用‘多数在期望,可真正的能达到金字塔尖的毕竟是少数,事实又怎么会让大多数人如愿以尝呢!’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但已经习惯了那种失败中的失落和在痛苦中摸索救命稻草的生活状态。一时间也不愿改变,况且谁又能说哪种生活状态是好是坏呢!
其实,自己在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真有想写本书的冲动和激情——下定决心要把那些在记忆的河面上击起过浪花的人们一一记下。但静静想来,每个人都受过别人的帮助,同时,也帮助着别人。如果在得到时,是欣然地,那么在付出时,也应是欣然加坦然地。例如,在自己的幼年时代,无形中得到了不少长辈的关爱和呵护。但由于过多原因,自己不能及时地一一对映地将那份给予化成所得。也只好将自己对后来者的那份给予作为对前人的感恩和在整个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一种顺接吧!那么,当人们在享受着那份所得和付出的快乐时,也便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前者来的欣然很是自然地,而后者的做到又显得稀罕不那么容易了。其实,人在世间生活,也只有两个角色可以扮演——一个是给予者,另一个就是所得者。而上帝就是前者,他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却在时常地帮助着别人,难道还有人不愿意扮演这样一个强者,偏偏挑选个小角色的弱者来扮演吗?
至此, 那种给予和所得的顺承关系也便入情入理了。这也算是我对前人的不及时和无奈的一种感恩及交代吧!所以, 又何必将自己的次次感动凝结于笔尖,文达于读者呢!就让那本献给前人的书继续在头脑中酝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