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苏轼,人们很自然就想到豪放、不羁、纵横上下,如行云流水般的洒脱等等。由此,我们很自然地想象到他的人生处世或许是那么地风流潇洒与游刃有余。然而,与其文章与风度相反的,却是荣辱不定、沉浮凄惨的人生仕途,踉跄奔走、扼腕无奈的悲凉境遇,并且一直持续到生命的尽头!这种贯穿终生的命运悲剧被他那旷世才华所掩盖,不为人所留意,甚至淡化。
苏轼,眉山人。生于1037年。
嘉祐二年(1057)--考中进士。
熙宁初年(1071)--因政见不同于王安石变法,请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入狱。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三年(1080)--连削两个官职,贬谪黄州。他带着家人到达贬所,在黄州城东的山坡上开荒种地,自食其力。因此,他起号"东坡居士"。
四年后--改贬汝州。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
元祐元年(1086)--旧党得势,被召回朝,位极人臣。但他并不因受到旧党的重用而隐瞒和改变自己的政治观点。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招致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他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旧两党的夹击和陷害之中。因此,他又再度自求外调,到了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元祐六年(1091)--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把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作为旧党要员处理,贬知英州,流放到当时为瘴疠之乡的岭南。
四年(1097)--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儋县),迫使苏轼垂老投荒,携幼子苏过告别家人,渡海抵达当年荒僻异常的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元符三年(1101)--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始得内迁。可是,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24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享年六十四岁。
就在他病逝前的两个月,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对自己的后半生作了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浮浮沉沉,坎坎坷坷!这些读来,犹见当年瘴疠之乡的岭南和满目苍荑的儋州。我不想说凄凉之感,但心中感慨复杂。和苏轼并称的辛弃疾,这里不谈他们的文风和气格,仅谈在人生仕途及理想追求的坎坷上,他们也极其地相似!辛弃疾毕生都在致力于挽救国家民族免于异族的侵踏蹂躏,但宋王朝想方设法不给他效力的机会!直到开禧二年(1206)年,宁宗才正式下诏重新起用辛弃疾北伐。当时辛弃疾心潮澎湃,立即充满了老当益壮的抗金激情!然而,这时的辛弃疾都已66高龄了,到任不久就患病回家休养。同年,开禧北伐失败,辛弃疾也含愤去世了!而这一点又与死于小人之手的岳飞、“僵卧孤村不自哀”的陆游等有些许相似之处,等等等等……他们都是英雄。然而,无数的英雄留给后人最多的,不是激发,而是无限的感慨!
我不禁又血脉喷张了,心中堵塞无以抒发…也就不怕人笑话了:
少来英壮晚悲秋,
社稷风流总炭涂。
千古史册皆如此,
大江还东天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