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份的一个傍晚,路过小城里的高中,正巧碰见结束高考的孩子们如潮水般从校门里涌出来,有的脸上还未褪去考试时候的紧张,有的已和家人抱成了一团,看着这熟悉的一幕,我想起了我那还不算遥远的高三。回家后,翻找出2005年央视播放过的记录片《高三》,再看一遍,我又哭了。
因为它拍摄的是曾经我们都走过的日子,因为它拍摄的就是我们从小生长的乡土,熟悉的乡音,相识的少年,朗朗的书声,或明或暗的未来。它,把悠悠岁月定格在了斐林里,沉淀下了那少年最真的眼泪和笑脸。那年,我们象打了场漫长的战役,青春的战场里,没有人选择作逃兵。
还记得这样两句话,在这部记录片中也被反复提及——
“此去人生,我们都将一步步走向衰老,但我不相信只有衰老”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是呀,高三那年,好像什么也不想,好像什么也不需要你去想。老师说,你就是一门心思读书,什么也别管,一直不断地付出就可以,等六月时间一到,就是收获的季节。那时候也真就是很听老师的话,卯足了干劲,一本一本的做习题,一份一份的写考卷,把书翻得都起了毛边,他们戏谑说“都有发熟的味道 ”;卷子上也是,密密麻麻地用红笔、蓝笔、黑笔写上注释,打上重点,标出书上相应的页数,那样的卷子,是你把它翻到背面,可以看到一个一个字迹透过了纸,你把手指轻轻的擦过它们,有一种满足而心安的幸福。
上课的时间总显得那么的短,课间又是那么的宝贵,讲台上的老师总被同学团团围住,我们早早忘记了夕阳的模样。最美好的时候,是全班四五十个孩子济济一堂在下午的自习课上,沙沙的奋笔疾书,刷刷的翻书翻卷子,偶尔抬头看得见前排同学放在桌角蓝色脉动的水瓶,转头就撞上同桌的一脸专注。
这么多人,为了一个梦,攒足了劲往前拼。
友谊、信任、分享构成了最美的点缀,这个年岁,我们懵懂地知道竞争的残酷,但却纯真地爱着身边的“战友”,记得妈妈说过,再过几年,出了社会你就知道曾经最好的朋友就是和你一道并肩作战的同学。
因为,我们曾肩并肩,手牵手,共同面对十七八岁的困难与迷惑,在彼此的眼中见证了信仰和坚持。
那是多么单纯而又执着的年华啊。未来就一直捏在自己的手上,它具体得可以幻化成习题集里的一道选择一篇作文,它真实得只要拿汗水就能换来,它是质感也是朴实的,只要你的付出,不问结果的付出。
长大后,还能有几次这样的公平?
我还记得我的高中,满道的玉兰花,干净的教室,永远欢腾热闹的篮球场,我还有我高中老师的照片,那个刚毕业的男孩不许我们叫他“老师”;那个上课没有讲义只带本《古兰经》的历史老师;还有那个在二楼讲课声音却能传到了三楼,导致楼上的老师课上到一半跑下来央求他讲课小声些的化学怪人。呵呵,这些人啊,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就像校园里三月的细雨,无声无息滋养我们长大成人。
我们却来不及说声谢谢。
读书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好长,现在快结束学生生涯了,才发现回想往事总是那么的短暂,那时候一次考试没考好,一次年段名次落后,就闷闷不乐,就愁眉不展,就毫不保留的“自我批判”,忐忑地想着别人是如何的大步大步前进,而自己是不进反退,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担忧,但是想得再多再忧虑,却从来没想过放弃。
仿佛年轻的字典里,从来不曾有过放弃的字眼。
很喜欢这部记录片的刚开始不久配上《那些花儿》的背景乐,那刻的影像里是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他们一个一个按顺序做到红色幕布前来拍一寸照,他们或笑或皱眉,或开心或拘谨,他们有的在说话有的在发呆,镜头这边的照相师示意他们把衣领整整,把头往左再偏偏,对,再偏些,再一点,好,好,就这样,拍了,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