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美文・分享心情・感悟人生・www.yafu.me】
当前位置: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杂文精选 > 正文

楚汉之争

作者:子宸
来源:网络 时间:2011-11-18 21:01 阅读:1523次   我要投稿   作品点评

谁说放弃就一定是失败者的选择了,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难。而放弃恰恰又是那些有远见的人才敢作的抉择。

当年的楚汉之争,若不是先前刘邦几次以弃降于项羽作为权宜之计,恐怕也不会有历史上的大汉天下了吧!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项羽作为楚国贵族后羿,无论从号召力,还是兵力,都是刘邦这一介平民所远远不及的,而楚汉之争却是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项羽身经百战,有勇有谋,从未打过败丈,却在垓下四面楚歌,乌江自刎。刘邦生平惟一的胜丈,却让他扭转了历史,开拓了大汉王朝。对于他们的成王败寇,也是众说纷云。就像司马千所说的项羽乃“末路君子”,刘邦是“伪君子”,更多的人欣赏的是项羽的豪情义气。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项羽终究是败了。就如刘邦所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运输军粮,我不如萧何;统帅大军攻城掠地,我不如韩信”,刘邦获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能够善拔人才。凡是有才之人,不论其出生,都能为刘邦所用。所以刘邦手下有各式各样的人才为他出谋划策。反观项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范增不知好好用,曾经投靠于他的韩信,也是因为没有得到他的重用而投身于刘邦的。其次,刘邦的赏罚分明也是项羽所不及的。刘邦每打一仗会给将士们论功行赏,这样以来自然可以激发士气。而这一点是被项羽所忽略的。另外,我认为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刘邦的能屈能伸。新丰鸿门,刘邦自知以自己那区区十万大军难敌项羽的四十万楚军,选择了投降,于是有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项庄起舞,意在沛公”,然而却由于项羽的优柔寡断使刘邦有逃脱。刘邦确实可以说是个“伪君子”,他行为粗鲁,贪婪好色、狡黠多疑、不守信用。可也就是因为他能放得下面子,放得下身段,放得下尊严,甘愿作一个“小人”,(我投降就投降,有什么的,只要保住性命,总有机会东山再起的),所以他有机会蓄积力量,东山再起。而项羽则不同了。他觉得自己无颜以对江东父老,所以毅然选择了自刎于乌江之上。其实,他大可以保全性命,卷土重来的。就如杜牧所作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向来只打胜仗的、“骄傲”的项羽,却放不下尊严,宁愿一死以示壮气,也不肯“包羞忍辱”。他的死,确实壮志凌云,可歌可泣,甚至为人们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的英雄楷模,成就了一代英雄的佳话,然更多的是让人为之惋惜。我不得不说,在这方面,项羽不若刘邦那般目光深远。楚河汉界的划定,也是因为刘邦放下了身段,迟迟不肯应战,宁愿作个“缩头乌龟”,用缓兵之计托住楚军以赢得他的“汉界”的。再者,不管是褒是贬,刘邦的老谋深算也是一方面。他抓住了“天下苦秦久矣”的机遇,率先打入咸阳,且以“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 及 盗抵罪)博得了一定的民心。且不管这个“约法三章”是否出自他的真心,但这确实使他顺利进入了关中。另外,前面提到的“楚河汉界”的争斗中,刘邦自知不敌项羽,迟迟不肯迎战,项羽气极,一箭射入刘邦胸口,然刘邦为防军心涣散,硬撑着大声说“谁这么缺德,把箭射到了我脚趾上!”,且亲自去军营巡视。包括前面说的赏罚分明,也可以说是拉拢军心。这几点都是项羽所不重视的,可恰又是关键的几点。

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关于刘邦项羽的评论,也都是各有其辞。不过,他们留下的历史是可以为后人汲取经验和教训的。

相关专题:刘邦 项羽 历史 君子

    阅读感言

    所有关于楚汉之争的感言
    • 游客 2014-09-1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