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操场边的桂花谢了又开了,淡黄的花朵,娇小玲珑,深藏在绿叶之中,就像羞煞的姑娘。四片花瓣对开着,宛如热恋的情侣,相视而笑。杏黄的花蕊像刚长出的谷芽,娇小玲珑。芬芳的花朵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沁人肺腑。此时,若你从她身边走过,就会沾染一身的馨香。
每天上学放学,我都要从她身边走过,观赏一番。这是一株不大的桂花树。树高不足两米半,树干大约碗口粗,树皮皱巴巴的,像老人的脸,树枝盘曲错节地向四周伸展,叶子碧绿碧绿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树叶密密麻麻的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看上去就像一顶蘑菇。与她并排的还有一株八月桂,树冠略高于她头顶,只因这棵桂树花不四季常开,因而在人们眼里就多了一份缺憾,少了几分妩媚。
我爱桂花自小已有。小时候,我爱听故事,教书的父亲常给我讲起“吴刚伐桂”的故事。吴刚只因和嫦娥偷偷相好,却被玉皇大帝责罚到月宫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树,吴刚没日没夜地砍,也始终砍不倒这棵月桂。千万年过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如旧,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从此,我对那棵不屈的“大树”产生了由衷的敬佩。渐渐地就爱上了桂花。
桂花只是一种普通的树木,她没有牡丹的雍容华丽,没有菊花的艳丽多姿,没有玫瑰的大红大紫,但她芬芳幽远,博得众多人的喜爱和青睐。那些文人雅客喜欢为她吟诗赋曲,盛赞其神韵。
宋代诗人吕声写过一首《桂花》诗:“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夸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秋,果若飘来天际香。”他称桂花是三秋期间的领衔花木,有着不凡的渊源(月中秋)和异乎寻常的奇香(天际香)。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也写过一首很有名气的咏桂诗:“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诗作语言自然朴实,短短二十个字,就把桂花的生态习性、物候表现以及挺拔的主干、层叠的枝叶和稠密的花朵,描绘得淋漓尽致。
由于桂花不浓不淡,不俗不刺,不浊不沉,高雅飘逸,开在深秋寒霜,或四季飘香的季节,有着不屈的质地与高雅的品位,因此常令那些骚人墨客借桂花来歌咏抒怀,表达心志。
宋代名相李纲犹爱桂花,他曾写《采桑子》二首题“桂花”:“幽芳不为春光发,直待秋风,直待秋风,香比余花分外浓。步摇金翠人如玉,吹动珑璁,吹动珑璁,恰似瑶台月下逢。枝头万点妆金芯,十里清香,十里清香,解引幽人雅思长。玉壶贮水花难老,净几门窗,净几门窗,褪下残英簌簌黄。”
李纲晚年,壮志未酬,与南宋腐朽的朝廷格格不入。他便借桂花来自况,以排遣这种心情。不仅如此,他退居福州时,还亲手种植桂花以明志。
宋朝诗人朱淑贞也爱桂花,她的《桂花》诗十分出色:“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在诗人眼里,桂花是秋天的花王。诗人托物寄情,以表达自己的坚强和对高贵的向往。
桂花小小的朵儿,一束一束,密密的,满满的布在枝条叶下。花儿开着时,四个瓣儿,细小却厚重,淡黄的颜色,离开树儿四五米,就只见叶儿不见花儿,这花儿有如大家闺秀,含蓄、高贵。难怪,古往今来,人们对她赞赏不绝。
我生在秋天,我是秋的孩子,秋是我的季节。秋日里有月中桂子来相伴,则是我一生的荣幸。
喜欢桂子,最是喜欢她的品格,清新淡雅,不争宠斗艳,不事张扬,不以媚态示人,却是此花开尽便无花,香比余花分外浓。那一股清香旷日持久,淡淡的飘散于人间,悄然地净化了人们的心田。秋日里,因为有了月中桂子,才清新了这个世界,让万物生灵将在春夏里积淀的燥热,得以释放,得以清火解毒。
拈一朵微笑的桂花,在属于自己的浪漫世界里,任由美丽的花色、怡人的花香点缀你快乐的心情。你会发现,生命因鲜花而美丽,就让我们留住这难忘的美丽时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