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处在孩童时代,记忆中的故乡同江南广大乡村一样,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村庄西面的池塘,每年夏天,满塘荷花盛开,池塘周边山坡坟地,绿草成茵;村旁大树上,鸟语蝉鸣。夜晚,劳作一天的乡民去荷塘洗浴,亲身体验朱自清《荷塘月色》的意境会使人忘记疲劳。乡民生活在那质朴原生态环境之中,的确是一种享受,她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愉和醉人的芳馨。
故乡荷塘,记忆犹新。碧绿如玉的荷叶象千万把小绿伞随风摇摆,发出沙沙响声。飘浮在水面的荷叶上,幼小的青蛙,欢呼跳跃,时而入水,时而落叶,享受着水风的清凉;水中,三五成群的小鱼,在荷枝间穿梭来往,自由自在;雨后,在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的水珠在荷叶上轻轻滚动,象宝石般泛着奇异的光彩;一枝枝粉红色的荷花竞相绽放,花蕊中金黄色莲须伴随着莲蓬苞慢慢成长。荷花象靓女般在人群中亭亭玉立,显得高贵妖艳。随着阵阵夏风,不时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成熟的莲蓬脱去艳装,露出真容,绿皮裹籽,吸引着孩童的目光。中午,当大人们午睡时,我和小伙伴偷偷溜进荷塘,偷摘莲蓬或踩取藕带。偶尔,发现过路大人,便潜入水中,嘴里咬着藕带呼吸。尔后,趁没人机会,躲入坟包山间,津津有味品尝果实。回到家中,大人发现我们手脚被藕茎刺伤的痕迹,便会教训一顿。为了缓和矛盾,我们主动上交藕带用于做菜,莲籽偷偷吃掉。从此,荷花、莲藕在我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从有关资料获悉,荷花,又名莲花,亦称芙蓉,是我国民间十大名花之一。早在一亿三千五百多万年之前,在亚洲和大洋洲的许多水域,就有莲属植物发生,是祖先维持生命的重要食物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闹灾荒,莲藕救了不少人的性命。那时,社会上流传“工人一只手表,值不了农民一担藕”的歌谣。荷花,早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祖先引入到人工栽培植物之一。如今,成为人们喜爱的花卉植物。
荷花,自古以美著称,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称赞杭州荷花,在诗中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西湖荷花盛开时的美景。如今,城市中湖塘基本上都种上了荷花,供游客和市民观赏,拍照留影。
荷莲受世人喜爱,不仅因为荷花美丽,而且莲藕有着实用价值。莲藕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可以制作美味佳肴,如清炒藕丝,清脆可口;莲藕煨排骨,汤味鲜美。莲藕还可制成藕丸、藕饼。藕粉是幼儿和老人滋补食品,莲籽、白木耳羹是消夏佳品。此外荷花、莲藕还具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荷花、莲籽、莲衣、莲房、莲须、莲心、荷叶、荷梗、藕节等均可入药。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解热解毒。可见,荷花莲藕全身是宝。
此外,荷莲具有高雅脱俗的优良品质。北宋理学家周敦頣名著《爱莲说》赞叹荷莲“出菸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脍炙人口,永垂史册的诗句,深刻印在中华儿女的心中。许多文化人,以此为“座右铭”,用以教诫自己、鞭策自己,保持清正廉洁,为民谋福祉。但也有些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经不起金钱、美女、权力诱惑,断送自己前程。何去何从,贵在自己约束。
然而,深受人们喜爱和崇敬的莲花、莲藕,却在故乡池塘里消失了,实在令人痛失。每当我和老伴回故乡祭祖时,眼见光秃的山坡坟包,面积缩小且浑浊之水的池塘,心中情不自禁产生悲凉之感。心想:乡民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为什么就不能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呢?但我又坚信:随着“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发展,故乡生态环境会得到改善,树木成荫,鸟语花香,青草复盖,荷花盛开的原生态还会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