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也有人这样说过,人越大,创作的冲动会越来越弱。我倒不觉得是什么创作能力的问题,而是表达层次的问题。因为想要表达的东西越来越贴近自己,感受到的东西越来越微妙。所以很难写下自己真正的感受,下笔总觉得不到位,想说的话就很难说的明白了。
而今天又让我莫名的产生了想表达的欲望,可能是过中秋了吧。以前的朋友会纷纷得问,“怎么了,别说见你的人了,都很少看你上线的啊”抑或是“怎么这么懒了,连个电话都不想打”每每听到这些“责备”。我的心中依然美滋滋的,知道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还没忘记自己或者偶尔得能想起自己,真是件幸福的事情!
我一直把自己定位成消极的乐观主义者。遇事从来都不怎么的主动,与人也不会特别的熟稔。活得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其实我特别特别得羡慕鸿,因为她每次放假一半多的时间是不在家待的,可想而知,她的朋友圈是多么的广。此外静也会常常去我们那,我也非常想有这么一个朋友,好到我可以有什么烦恼的事都可以和她一吐为快,好到我可以邀请她来我家,尝尝我不怎么地道的厨艺。好到我这么一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和我一路随行。妈妈不只一次的对我说,你得想鸿学习学习,女孩子就该多多外出溜达溜达,要不以后吃亏受骗的是自己。而每次我只是表面谦恭(本人一直认为不顶嘴是尊敬父母的一种表现),实际上还是没什么事情就宅在家里,懒吧,我就这么想保持着这么懒洋洋的舒服状态。
恋家吗,长大了也就不那么强烈了。只是每次失眠的时候会特别得想奶奶,小时候的我大多数的时间是跟着奶奶的,那时候眼里所能碰到的大人就只有奶奶和爷爷,也不是很记得清爸爸妈妈,叔叔伯伯婶婶他们都哪去了,老家里,只有奶奶和爷爷坐镇,其他都是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屁孩,抑或是比我长个3,4岁的表哥堂姐。那时候的家真是小孩子人满为患的。但我也是混的很得体,一方面把自己和弟弟照料的很好,另一方面,也会帮家里干些家务活,像扫扫地啊,灌灌水啊,还有就是洗碗。谁能想象一个个子只有1。2米左右的小女生怎么对付1。4的灶台呢,其实小孩子是很不简单的,她会搬来凳子,然后站在上面,垫着小脚丫一丝不苟的洗了起来。想想那小背影肯定是很招人疼的吧。真想用一下小叮当的任意门,回到那个时候,把当时的我狠狠的亲一个。由于我的“早熟",我在大人眼中一直是个楷模孩子,乖巧,懂事,聪明一直是我成长的标签。奶奶也一直这么看我,就算我长大后懒得一塌糊涂,可在她眼里我好像一直是那个乖乖聪明的漂亮宝宝要。这样的小孩是很能得到大人的喜欢,奶奶疼每一个孙辈,但尤为疼我。以后,住校了,和爸爸偶尔回去看奶奶,她会拿出不知道的是某某某在某某时送来酸奶,大兴八宝粥给我吃,好几次递过来的酸奶都是已经快过期了。在她面前我就这么拿着,也不喝。听她絮絮叨叨的说说我小时候的趣事。然后我们就反反复复得叮嘱她,有什么东西记得自己吃,别老惦记着我们。可每次都不奏效,慢慢的我们也就习惯了。
对于奶奶的早逝,我一直耿耿于怀。看着遗照上的奶奶,眉目慈祥,面容和善,姑姑说奶奶年轻的时候很漂亮,我想也是。因为姑姑很像奶奶,而姑姑很漂亮。如果奶奶当初少生几个娃,那她可能也就不用这么累,拉扯大自己的孩子,还得照顾好一个又一个孙子。积劳成疾可能是造成奶奶过早离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有天堂,如果有来世,奶奶,你就少生娃娃吧,多享享晚年的福。善良如你,勤奋如你,你应该过这样的生活啊!
之所以对奶奶这么怀念,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自己一直忘不掉过去。奶奶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面童年的镜子。镜子里有一群小屁孩闹哄哄捉迷藏的情景,镜子里有一群小屁孩挤在一个小床上,仰着头齐涮涮地盯着20寸的黑白电视机看,镜子里还有,我搬过家家时,摔坏手臂落下一个疤的痕迹,镜子里有一群小娃娃帮着大堂姐赶活的时光,镜子里有奶奶精心调制的香喷喷红嫩嫩的番薯饭……奶奶的离去就像是镜子的破碎只留下残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