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睡觉之前,外面的雨只是淅淅沥沥的几点,打落在窗前的雨幕上,伴随着这檐前轻轻的雨声轻轻入眠。早上的时候,则是完全被雨声吵醒,便没了睡意,索性起床搬把椅子坐在门前。外面是一片雨的滂沱世界,静静地坐于此,听着这檐前雨,我抬头看着檐上的雨水在瓦片上跳跃、滚落下来,落在窗户的雨搭上。很安静地做在这儿,在这滴滴嗒嗒的雨声中,寻找着一丝节奏,手指与腿也禁不住随之晃悠起来。刚刚雨下的大一些的时候,雨落在雨搭上,再淌下来,好像一道雨帘,砸在地上的雨的声响与檐上、雨幕上的雨声相和着,此时仿佛整个世界只有这雨与雨声了。
在门前檐下,看着雨并且还躲着雨,而邻居家两三岁的小孩似乎比我更钟情于此时的雨。在大人的怀里早已安分不起来,非得往雨地里闯,于是大人们的呵斥声,小孩们成功闯进这滂沱世界的激动的叫喊声,没有得逞被强拉回来的蛮横的哭声是此刻檐下的另一种声音。乡下的雨的节奏很慢,雨可以一整天地落,而在乡间的路上却很难看到行色匆匆的行人。若是到各家各户的门前看看,会发现大多的人都如同我一样,静静地坐在檐下,也许并非是为了什么诗意的人生吧,他们大多只是在思度着这一场雨将要带来的喜或忧。夏天的雨与春雨秋雨不一样,有点无常的味道,刚刚以为要停的雨,忽然又会变本加厉起来,好像只是在停下来喘口气而已。“下吧下吧,也不知道何时是个头?”只好很无奈地想,可是忽然雨又停了下来,雨过天晴。
不论是小时候开还是现在都非常讨厌那种阴沉沉的天气,虽说那样阴沉沉的天气也会给夏天带来了几分清爽,可是还是盼望着天要么放晴,或者索性来一场大雨。不过还是比较偏爱下雨的味道,说“下雨的味道”,其实一点也没错。在记忆当中下雨的确给我留下了很多的味道。小时候,也只有在下雨的时候父母才会有大把的空闲,于是便张罗着给我们这些嘴谗的孩子做些吃的,顺便也打发下突然闲下来的枯燥。而我和姐姐则会打着伞,爬到屋顶上在屋顶上的凹凸不平之处做着我们的“排水工程”,此刻的雨中家家都升起了炊烟袅袅,家家的屋顶上也都出现了孩子们各式各样的“工程杰作”。
想起了有一首诗: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坐在桃树上,一不小心睡着了。风在树梢鸟在叫,梦里花落知多少。长大了,成人了,总以为自己应该做些正经的重要的事情,即使没有正经的事情可做也得学得正经一些,所以宁愿从早晨一直坐到晚上,听这檐前的雨,直到耳朵聒噪到发酸。在我的记忆当中的雨,只是一场场雨而已,没有人为地掺进去任何的所谓的诗意在其中。那个时候可以在雨中的泥泞中疯跑,那个时候可以在雨中拿着虾杆再大的雨也直挺挺地在那里吊龙虾,那个时候趁着下雨挖几团湿泥巴揉捏成各种奇形怪状,也会选一块空地,打着把伞在上面挖沟筑堤引渠,进行着“浩浩翰翰”的工程……“只是当时年纪小”……而如今只是坐在这门口,听着这檐前雨声,也许能够默默感受到一种诗意,可是这种雨却少了一份真实。
檐前听雨,说来也只不过是那些文人们早已腻烦的事情而已,从古至今檐前听雨也是文人笔下的常事。在这一类的诗词之中最喜欢的赵师秀的那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此时虽不值黄梅时节,但是不乏青草池塘,也不乏蛙声一片,当然若不嫌麻烦往高处站站,远处的稻田之中烟雨蒙蒙一片,也会有带着草帽,披着蓑衣的草人,幸运的话还会看到一两头水牛。忽然很想走进这一场雨之中,便攀上屋顶,此刻四周一片吹烟袅袅……
长大其实是一种习惯,习惯了静静地坐在檐下听着雨落的声音,却不能像小的时候那个样子,在雨中听听一场檐前听雨了。在这坐久了,也有些困了,伴着这檐前雨声去做一场梦,在梦里去寻觅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只是梦里花落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