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孩子们给我们送自己叠的花,想起孩子们缠着我们给讲故事,想起一起做游戏等,他们其实很单纯,他们就想要老师喜欢他多一点,想要老师多表扬他一点,回顾我每次给一二年级小朋友奖小红花时,全班同学那般热切的眼神;回想起我找一个害羞的小女孩进行交谈,鼓励她去跳舞,鼓励她自信,相较而其他队员,她对我就格外亲昵;想起那些中途回去的孩子,我们家访,他们眼神中透出的不自信,因为他们不受关注,收获不到他们想要的那种成长快乐。
我们只知道有些孩子听话,我们只偏重于去奖励这群听话的孩子,总是在无形当中落下那群不闹事,但又没冒尖的孩子们,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伤害啊!
有时候我笑过自己。我希望能够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种下过挫败的种子,最终,当我们匆匆离去,我们会不会就像是小丑登上过他们的人生舞台,演了几场闹剧,让他们开怀笑了几场,然后谢幕,还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是免费演出,只要笑了就行,我们才不关心是哭着笑,还是乐着笑呢?”
有关于支教目标与形式的思考
出发前,支教队在进行前期筹划的过程中时,我就总感觉这仿佛不是去支教,我总感觉缺少一种心灵的东西。
后来,我细想在很多事情上面的立场问题,我想我们是不是又有些本末倒置了呢?我们无形当中,或者说潜意识里,把借助于支教这个平台到艰苦的环境中对自己进行锻炼了首要位置,而把为学生带去新知识、新观念放在次要位置,因为我们经常提及的团队目标仅仅为能够在师大2011年暑假一百多支队伍当中脱颖而出获奖而已;因为我们在支教过程中大体上是按照各项支教调研队评分标准来定计划程序化的完成教学工作,而不是完全根据当地的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
若说我们应该完全站在学生的立场、当地教育机构的立场来进行这次支教,我想我们不可能会伟大到如此程度,而且那样一个立场也未尝见得就好。但我想我们应该侧重在带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来锻炼自身,我们应该称得上是一个教学工作的主动者,那我们应该可以尝试脱离开支教传统而来的基本模式开展一场适合当地基础教育状况且带有我们团队特色的支教活动。
因为有前人走过同样的路,我们从未想过去开辟属于我们自己的路。我们照着阳光的模式在进行整场支教活动,从前期体育器材的捐赠到最后的文艺汇演,一条龙的整套。不能批判,我想只能说我们都是一群有些思维惰性的小青年,不想跳出那个理想的圈圈,走着很安全,但缺乏精彩!
论孩子们“不劳而获”心理
风风火火地混了半个月,然后风风光光地吃了一顿,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松一口气,准备踏上归途。我们带过来一些东西,我们还留下一些东西。孩子们对这些小物什的渴望,让我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我们一行人,有绝大部分也是农村里面的孩子,可到那边,我们最泛滥的是同情心。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那同情心被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也许因为贫穷,促使大多数中小学生对于物质的渴望更加强烈,也许因为有过原先第一师范支教队的甜头,大多数学生有过高的期待心理。
“老师,这些铅笔给我!”“老师,这些信封都给我!”“老师,你要走了,送些东西给我吧!” 这是一种“不劳而获”心理,一个10岁或者说8岁的孩子就想要占些蝇头小利,我能够理解他们的不懂事,也能够理解他们的这种离别时的纪念需求,但我理解却不能纵容,我是一个支教老师,我在他们心底肯定有一个高大的形象,我满足他们的虚荣心,把他们的要求都满足,也许他们会说“这个老师真好!”可世界上的东西并不是说一张口就能够获得的啊,我们需要给他们饿是一种去获取这种东西的动力,就类似于我们要授之以渔,而不是直接授之以鱼。所以我们集体把所有遗留下来的物品放置在了学校,也许以后能够给他们当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