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我幼年时期的故事,一直在我心中耿耿于怀,如今我已身为人母,但那段记忆任然定格了舅舅在我心目中的位置。对舅舅的感情超越给我生育之恩养育之情的父母。或许这就是在我幼年和童年的时候,他们给予我爱的方式不同而不同。
我想把此真实故事分想给大家,也想释怀我心里的一段阴霾,希望在下一个相聚的日子,能够敞开心扉与父母彻夜长谈,能大声讲出我对他们的爱。
上学之前我被寄养在舅舅家,幼年的记忆中没有父母的温暖。唯一的记忆就是母亲,那是让我在中学时,想起还能蒙头盖被任泪流的故事。
一天,外祖父带着我看夕阳。我从过往的人群中,捕捉到母亲的身影,我呼喊着奔过去,母亲和外祖父叽咕几句,头也不回的逃离。任凭我哭喊追赶,摔倒了又爬起,直到母亲逃的无影无踪。我才一头倒在地上,又滚又撞,哭得撕心裂肺、肝肝肠寸断也没换回母亲一个温暖的拥抱。最后还是舅舅放下手里的活,牵着我去捕蜻蜓、追蝴蝶、陪着我在余光反照的小河里,放水鸭子。看着扁竹根的花儿,被舅舅赶着左摇右摆,我才笑着收场。
舅舅成了我记忆中最慈祥、最温暖的面孔,舅舅离开我们已十六个年头,每当想起舅舅,想起和舅舅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的心就会紧紧收起,两腮直发酸,泪水就会情不自禁哗然流淌。
每次我回故乡,母亲都会陪我去看看舅舅,看着坟上草青青。和舅舅在一起的情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一遍遍回旋,我就跪在墓前泣不成声,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母亲在一旁安慰我:“傻孩子哭什么,舅舅都走了这么多年了,人死如灯灭,何必还掉泪”我会哭得更伤心,一屁股坐在地上,抱着头哭得地动山摇,母亲怎能体会我对舅舅的感情,又怎么能理解舅舅在我生命中的意义。
我孤独无处的幼年,是舅舅陪我度过,小学时我脑袋不开窍。父亲总是咬着牙,瞪着眼说我:“你怎么这么笨”母亲总是一脸愁容,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我对父母产生了恐惧,面对他们我很压抑。在我遇到难题时舅舅会举十个,八个的例子给我讲解,直到我完全领悟,再向我竖起大拇指:“你真棒,咱艳儿又进步了”
我对不喜欢的东西说不时,父母会怒目圆瞪,大怒斥喝,以命令的口吻让我不得不含泪接受,怨恨和委屈一点一点地在心里堆积,舅舅不一样,他会征求我的意见,他会尊重我的选择。
我犯错时父母总是不听解释,又打又骂,舅舅不会,他会帮我分析原因,告诉我将造成的最坏后果,该怎样去做,怎样去预防,让我认识错误,心服口服接受批评和处罚。我真正进步时,父母从不夸奖,连一丝喜悦的笑容都没有,舅舅却向我竖起大拇指,然后扛着我转圈,心甘情愿当我的小马,驼着我,打着火把去很远很远的地方看电视,在回家的路上,舅舅会和我一起分享故事情节,对感人的故事情节,对剧情里表现好的地方、优良的言谈举止,舅舅会重复提醒,特别夸奖,从那时起我就学会了揣摸别人,取长补短,舅舅总是让我觉得温暖、亲切,和舅舅能像朋友一样相处。
母亲又怎么知道,我学习、工作中的动力,是舅舅留给我的最后回忆。想到舅舅我就觉得特别温暖,特别有干劲。
六年级那年,我一脸愁容,捧着小脸,看着夕阳发呆,舅舅无力的摸着我的头说:“艳儿,不要想太多,你只管好好学习,女孩子和男孩儿一样,一样要上学,一样干大事,一样出人头地。你放心,舅舅一定会想办法让你上学,等艳儿有出息了,带舅舅出去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舅舅鼓励我,引导我树立了走出大山的理想。
清晨,舅舅陪我吃早餐时又语重心肠的告诉我:“艳儿,人要有理想,但不要太多,树立了目标,一定要坚持不懈去努力,才会实现”我一直记在心上,在困难面前,我就用恒心去和它抗争。临别时舅舅又告诉我:“艳儿,要想出人头地,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对人要有上下之分,为人要和善,宽容,学习和工作要刻苦,勤奋,带人接物要诚恳。只有书面知识和社会交际知识,两者兼并才能有所作为。那时侯我听得蒙蒙胧胧,不知其意,舅舅穿着红汗衫,青色中山服送我出家门口,露出最慈祥的笑容,向我挥手,没想到挥一挥手竟成了永别。